1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科学吗?

2023-07-26 12:02:1416:25 1.5万
所属专辑:汪诘谈科学精神
声音简介

实际上,这几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弗洛伊德的学说。我给你举个例子,在某个电视节目中,专家让嘉宾在白板上画一间屋子、一棵树和一个人。接着这位专家就会对着画作振振有词:“你的屋子、树和人都在画面居中的位置,说明你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屋子你画的比较小,下面的地面却画得很多,说明你缺乏安全感;你的树画的很大,树干也涂黑了,说明你潜在的攻击意识较强。”说完之后,专家还会煞有介事的、显得极其高深地说,这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这个非常洋气的名字加上“精神分析”这个不明觉厉的词,瞬间就会把你征服。然而,当我对科学了解的越多,我就越是坚定地认为这是一门伪科学。


要想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都是从何而来的,我们得先走进他和他所处的时代。弗洛伊德出生于 1856 年的奥地利,17 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25 岁开始私人执业,担任神经科的专科医生,同时也收治精神病人。当时的精神科,还是一片科学的荒地。弗洛伊德由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与维也纳医学界格格不入, 1897 年的夏天,他开始对自己做心理分析: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用自由联想和释梦的方式,寻找隐藏在回忆中的童年经历,寻找隐藏在自己每天情感、口误和微小记忆错误背后的动机。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次次地接近崩溃的边缘,又一次次地绝处逢生。


1900 年,44 岁的弗洛伊德完成了自我分析。这次自我分析给他带来的收获是巨大的,不但让他摆脱了神经功能症,确证了从患者身上得到的一些结论,并且催生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同年,他出版了《梦的解析》,后来这本书被视为精神分析法创立的标志。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潜意识产生自人类的性欲本能,这个本能从儿童期就已经存在。他说:“我被一步一步引向病人的生命历程,终于回归到病人童年的第一页上。我发现,生命早期的许多印象虽然绝大部分被遗忘,却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为后来的种种精神症状埋下了种子。”


《梦的解析》尽管销量不佳,却让弗洛伊德摆脱了孤军奋战的局面。一批青年医生以他为核心,成立了“心理学星期三聚会”,形成了一个学术圈子。一位成员回忆道:“参加聚会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我们正在亲历一个伟大信仰的诞生。弗洛伊德就像一个先知,每一句话都能把衰老过时的旧理论送进坟墓。”


如果大家稍微多了解一些弗洛伊德的学说,就会发现,他几乎把所有的成人心理现象都归结为童年期对性欲的压抑。比如说他最著名的“俄狄浦斯情节”,俄狄浦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悲剧人物,他的父亲因为他会弑父恋母的预言而丢弃了他,尽管养父母对他视如己出,他却因为误会而离开了家独闯世界。那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后来,他因为意外杀死了亲生父亲,又和亲生母亲结婚有了 4 个孩子。真相被揭露后,他难掩痛苦,刺瞎了双眼,并流放了自己。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写道:“很可能我们都注定要将最初的性冲动对准我们的母亲,将最初的憎恨和暴力冲动对准我们的父亲;我们的梦让我们确信如此。”弗洛伊德1913年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提出,男孩早期的性追求对象是其母亲,他总想占据父亲的位置,与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的爱情,也就是恋母情结。如果这种情结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对父母一方的强烈妒忌反映能够产生足够的破坏力,并因此对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产生永久性的困扰和影响,再严重下去就发展成为精神病。


对弗洛伊德这一观点的批判由来已久。美国罗格斯大学人类学教授罗宾·福克斯说:“俄狄浦斯对母亲并没有‘欲望’,与母亲的乱伦纯属一个可怕的意外。”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精神病学家詹姆斯·利伯曼则认为:“该剧强调的是家庭中的关爱互助,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敌对和恐惧。俄狄浦斯在养父母家成长,很爱养父母,听到神谕说他将来会乱伦与杀亲后就离家出走。”


其实早在 1891 年,芬兰人类学家爱德华•韦斯特马克就提出,自然选择让人和其他动物在心理上无意识地避免近亲繁殖,以免后代受到遗传疾病的危害,这让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或族群的个体自然地避免性方面的接触。近亲性交的行为十分罕见,这是由自然选择所决定的心理基础,再逐渐发展出乱伦的文化与道德禁忌。目前,进化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把人类的社会行为看成是进化的结果,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对亲子矛盾的错误解读。进化的基础是自然选择,即最适合个体生存和繁衍的遗传特点被保留下来,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亲子矛盾与“乱伦欲望”无关。就连弗洛伊德的弟子也发现,硬套俄狄浦斯情结是有问题的,例如有的孩子知道父母可能要离婚,就会想方设法把父母撮合在一起。


另外,也有弗洛伊德的支持者认为,他的理论有很多象征性与比喻性的东西,不应简单地归结为单纯的生理上的性思维和性行为。比如,他写的阴茎,不单是指你胯下可能有的那块海绵体,更是指一种男权社会下被男性、父性所代表的强大的力量与权威。他写的子宫,也不单指你小腹内可能有的那个器官,同时在指一种常用来代表母性的宽容慈爱。同样,他写的性本能,也不是说你成天只想啪啪啪嘿嘿嘿,而是指一种个体生命存活与种群繁衍持续的本能。这种事后打补丁的解释与中医对五脏六腑的事后解释如出一辙,民国的中医泰斗们为了解释中医古籍对人体五脏六腑的错误认识,就发明了现在的心不是心,胃不是胃,血不是血的说法。这在我看来,就是耍流氓。


其实,在我看来,要判断一个学说是否靠谱,可以先抛开它的具体观点不谈,仅仅看他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就可以大致作出判断,它是否属于伪科学?声称自己是科学,但是又不采用科学公认的研究范式,就是伪科学。科学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可重复性和可证伪性。另外,想要找到确定的因果关系,必须通过严格条件控制下的系统实验。


首先要说的是可重复性的问题。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大多基于临床案例研究。而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基本是上流社会的、神经质的和性压抑的维也纳女性。也就是说样本本身不具有可重复性,其理论的适用范围非常窄,无法代表其他心理基础或文化背景的男性和女性。


另外,弗洛伊德理论的观测方法是自然观察法,而自然观察法本质上只能够进行简单描述,无法让我们得出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可能得出因果。其次则是这种方法提供的资料往往非常匮乏,其结果往往是个案分析所得,无法再现。再者,自然观察法无法进行有效和严格的操作性定义,这就会导致评估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有学者就指出,“如果弗洛伊德的这些做法被允许,那么个案分析可以用来证明所有理论”。


总之,临床案例是基于精神分析师对病人的研究,并不是基于实验条件的研究。因此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者更容易看到自己想要看的东西,无论是在措辞的诱导上,还是记录的选择性上,他们都更容易把现实扭曲成他们想要看的,让案例符合自己的理论。


再来说可证伪性,这也可以称为可检验性。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波普尔认为“可证伪性”是分辨科学与伪科学的一把量尺,他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作为伪科学的例子。


波普尔提出,看上去可以解释每件事的理论,实际上没有解释任何事,这样的理论无法证伪。精神分析者可以解释人为什么要谋杀,又可同样灵巧地解释为什么有人要牺牲自己的性命,去救活别人。波普尔认为真正有解释能力的理论,应该在许多可能发生的事之外做出冒险性的预测。当预测很有可能失败的时候,预测的成功才真正有份量。


当波普尔将弗洛伊德所用的方法,和爱因斯坦所用的治学方法相比,就一目了然其中的奥妙了。爱因斯坦不顾一切地以他的相对论,冒着轻易被证伪的危险,做出有悖直觉的大胆预测。如果结果与预测不相符,他的理论便会瞬间完蛋。弗洛伊德派的人则不同,他们只去寻找求证的例子,并且将理论做成可以普遍适应的东西,所以任何事都可作其证明。这一点上,与中国传统的易经相命之术非常像。


在研究方法上与佛洛依德形成鲜明对比的心理学研究也很多,例如著名的“小艾尔伯特实验”,就是弗洛伊德理论大行其道之时对它的狠狠打脸。当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华生选中了一名被遗弃在医院中的 9 个月大的孤儿小艾尔伯特,对他进行实验。他先拿给他一些动物的毛绒玩具,小艾尔伯特很喜欢,不时触摸,丝毫没有表现出害怕的情绪。接着,华生给了小艾尔伯特一只真的白鼠,他想去触摸时,华生敲击铁棒发出了一声巨响,小艾尔伯特被吓哭了。小艾尔伯特尝试了三次去接触白鼠,每次靠近华生都弄出了铁棒的巨响,小艾尔伯特也每次都大哭。之后,研究者拿走了白鼠,小艾尔伯特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一周后,同样的实验又发生了。又一周后,当华生再次将白鼠呈现在小艾尔伯特面前时,他露出了恐惧的情绪,开始躲避白鼠。随后,华生把白鼠换成了白兔、猴子、狗等其他动物,用同样的方法让小艾尔伯特分别对它们产生了恐惧。接着,动物被换成了圣诞老人面具、白色毛皮大衣等,同样的方法会让小艾尔伯特对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产生畏惧。需要说明的是,实验之前,小艾尔伯特对这些东西都是喜欢的;而实验结束的一个月后,小艾尔伯特仍然对这些动物和物件无比惊恐。


实验的结果发表在了 1920 2 月的《实验心理学期刊》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当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占据着心理学界的统治地位,华生试图通过实验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单纯的理论分析来验证猜想,这是巨大的进步。此外,小艾尔伯特的实验证明了,人对事物的特殊情绪反应是可以后天习得的,这颠覆了弗洛伊德的“人的情绪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期被压抑的内心冲突”的理论。


华生本来还希望对小艾尔伯特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以消除他的恐惧反应。但小艾尔伯特不久就被收养了,矫正实验没能进行。这个可怜的孩子 6 岁时死于脑水肿。虽然这个实验严重违反了道德伦理,但它确实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情绪行为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和控制反应手段成为条件反射。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否定弗洛伊德的学说并不代表否定佛洛依德本人,他所处的时代是一次世界大战战乱动荡的时代,这个时代对性高度压抑,战乱带来的体验导致弗洛伊德过于强调性和攻击是对个体行为的驱动。他提出的理论更偏向经验的主观知觉而非科学的客观严谨。其次,因为社会文化的原因,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论也带有较强的性别歧视。弗洛伊德认为女性的超我更弱一些,他也认为女孩在小的时候知道男孩有不同的生殖器而产生阳具嫉妒。但是佛洛依德毕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是在佛洛依德之后,心理学才慢慢地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这就好像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今天看来,他的大多数理论都是错误的,但是没有人会否定亚里士多德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所以,今天如果我们还把弗洛伊德学说奉为圭臬,那就好象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来指导发明一样,是荒唐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581219qyd

但是,弗洛伊德的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学说,以及潜意识理论仍然是心理分析的基石,对于人如何认识自我具有重大意义,怎么可以全部否定他的学说呢?这点极不认同

听友204874332

汪洁老师的讲的很好,对我而言有3个优点,1,汪洁老师知识丰富,听你的科普知识,能开阔眼界,学习到很多知识。2,看待问题的立场. 角度,比较客观,辩证,合理,能引导听者看待问题朝正确的方向思考。3,讲课条理清晰. 发音语调有特色,富有趣味性。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传

惊世骇俗的思想者、创造者、先驱者另类解读二十世纪伟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矛盾而传奇的多色人生节目主题:惊涛骇俗的思想者、创造者、先驱者适合谁听:对自我探索感兴趣的朋...

by:安冉心理

弗洛伊德传

弗洛伊德学说接触了传统心理学较为忽视的潜意识,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领域

by:WAP达

导读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著作,可谓渗透了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乃至当代文化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导读弗洛伊德》的作者帕梅拉•瑟齐韦尔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及其之于现代思想的意...

by:拉康回到弗洛伊德

寻找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案例

by:陈辰心理在线

成为弗洛伊德

如果谁想在今后三百年里写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

by:鱼宝和宝乐的读书

师从弗洛伊德

莎乐美的私人笔记

by:语落花开黄强

弗洛伊德自传

一摸索、研究与催眠术二从催眠术到性因素三俄狄浦斯和精神分析四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五精神分析的历史演进六游刃于医学之外七后记/1935年...

by:精神分析有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