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因事而化”:内涵、重要性和实践要求

2018-11-13 19:52:2735:31 56
所属专辑:思政论文
声音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习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凸显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新形势下“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方法论指引作用。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这一命题做出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的内涵解析


从语义学来看,“因事而化”是个由“因”、“事”、“化”组成的组合词。


《现代汉语词典》对“因”的解释是“凭借;根据”。“事”是指“事情;职业;工作;从事”。不难看出,“事”的本义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发生在社会时空的具有一般意义的事件、事情;二是个体所从事的具体的职业而呈现的事务。“化”是“变化;感化;教化;融化”。由此可见,“化”的本义是指通过接受外在信息而使人或事的性质或者形态改变。


因事而化,即将一定的目标融入事情中,凭借相应的事情、事务使人或者事的性质或者形态发生改变。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是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融入相应的事情、事务中,凭借具体的事情、事务而实施教学活动,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符合社会要求方向的改变。对于这一概念深层次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事”与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相关联


以事为据实施教化活动,必须强调“事”的目的性。只有“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相关联,才能发挥“事”应有的教育作用,才能让大学生从静态的“事”中体验、感悟道理,在动态的事例、事情分析或者实践中,运用真知、发现新知、探索未知。如果脱离目的性,浓墨重彩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要义关系不大的历史故事、生活事迹、工作事务、社会事件等,就会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分量。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似内容充实、生动活泼,实际上与课程教学目标渐行渐远,偏离了化育人心的轨道。


2.“化”以大学生的思想引导、行为外化为旨归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入“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化”。“化”的效果最终由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改变情况来呈现。从大学生层面来看,“化”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也即通常所说的内化过程。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一系列以事为据的教化活动中,引发注意、理解、感悟、反思等复杂的心理机制交融活动过程,在观念上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在情感上逐渐接纳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外在的知识体系向内在的价值观念体系的转化。


第二,把大学生的价值体系转化为行为习惯。也即通常所说的外化过程。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具体的事情、事务中进行身与心的互动、思与行的互动、我行与他行的互动等,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事”的价值,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有用性”,从而从心底悦纳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化的过程也是对内化过程的“实际获得”进一步夯实的过程。大学生头脑中作为观念形态承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如果不落实到个体行为中,不在问题的解决和行为活动中得到激活和检验,那么它将成为“惰性知识”,无法夯实内化阶段产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和思想品德信念,难以转化为个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


3.“因事而化”是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有机统一


从宏观层面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是凭借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事情、事务而实施教化的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某一个事或某几个事传导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从微观层面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在陈述事实、分析事例时将面对不确定性的教学条件,可能会出现学生突发性的质疑、提问或其他情境行为,需要教师机智地对待。


教师不能为了整体进程的顺利推进而忽视某个环节中大学生的情境行为,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变,在脑袋中积极搜罗相关的“事”来化解,充分利用突发性的情境问题引导大学生走出思想困惑和思想误区。这里的“事”是“因事而化”教学整体过程中的具有情境性的事,是“事中事”,把“事中事”作为教学材料,利用“事中事”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化和引导,也是“因事而化”理应包括的内涵层面。总而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事而化”是宏观层面化事和微观层面化事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是一个富含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命题。“事”是“化”的基础,“化”是“事”的旨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因事而化”,必须要从“事”着手,在摆事实、彰显“事”的生动性的基础上关照“化”的目的;同时,又必须从“化”处着眼,在凸显“化”的旨趣的过程中体现“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从而实现“事”和“化”的有机统一。在“因事而化”的过程中,既要关照整体的化事进程,又要关照不确定性的教学条件、情境问题,实现宏观层面化事和微观层面化事的有机统一。




二、“因事而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


1.“因事而化”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成性


生成主要是相对“预成”而言的,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形成。预成是指在事物之外预设事物的存在和本质、预先规定事物的发展进路。在预成性思维下呈现出的教学形态是“规律性教学”,强调教学行为是由教学规律预先设定好的,较少地关注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变化性以及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生成性思维方式下呈现的教学形态与其相反,它在关注规律的同时关注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强调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事物及其发展。


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不是实体存在,而是关系存在,关系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人可能会有各种突发情况,学生可能会有教师预料不到的反应或者反馈,因此,教学过程要随时关注人的现实处境和反应状况,关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机智地对待这些问题,而非机械地按预定路线走“流程”。生成性教学超越了主客二分,是一种关注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人的现实需求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以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作用不断推进的复杂动态运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位置关系、大学生的接受情况、参与情况、需求情况等都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用固定的框架去认识教学内容、方法、载体等。关注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变化、关注大学生的接受反应、主体性发挥状况、急需解决的问题等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运演的重要方面。


因此,生成性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重要话题。“因事而化”要求教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关注“流程”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事”来化育人心,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式”来呈现“事”,更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的“事”来现身说法、现场引导,充分体现了教学行为的灵活应变、教学过程的“流”、“变”结合,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成性教学”的要求。


具体而言,“因事而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教学内容的生成。教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融入相应的事情、事例中,以具体化、形象化的事情、事例传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与大学生之间不断碰撞、大学生与面前呈现的事例、事情之间不断碰撞,这个过程有可能会引发大学生新的学习需求或者新的学习困惑,相应地就会延伸出新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根据这些新需求、新困惑调整教学方向。教学内容由此不断更新,新的教学内容不断生成。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思维碰撞而激发的新思考获得了新知识、新体悟,在参与教学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第二,促进教学方法或者教学环节的生成。对于教学过程生成的新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无疑需要新的方法和手段去破解。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先前教学设计中预设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进行调整,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随着新情境、新问题的应对需要不断生成。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完整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而教师每一次对超出预设的情境性问题的顺利解决都是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丰富,是教育教学智慧的体现。


第三,促进教学结果的生成。教学结果的生成是教学内容的生成和教学方法或教学环节的生成共同促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具体化、形象化的事情、事例传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得大学生激活思维、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现了新问题、产生了新需求,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或教学环节的生成,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将会获得超出教学预期的收获和体验,实际的教学效果也会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教师也进一步积累了解决突发问题的经验,增长了实践性知识,是师生双赢、共得的教学生成过程。但是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一路讲到底,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触角得不到延伸,新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生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实际的教学效果也仅仅局限在教案上“规划”和“预设”部分,很难提高教学的获得感。


2.“因事而化”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提高针对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十分必要。因为如果没有针对性,教师的教学会显得大而空,大学生无法体验课堂教学所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他所关心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所在,进而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含的价值意蕴,更无从把其内化为价值信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针对性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与认同。“因事而化”要求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具体的事情、事例、事务相结合,把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强调具体事例、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思想、转化学生观念,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教学的要求。


具体而言,“因事而化”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它重视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摒弃了“一个教案包天下”的做法,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随着学生差异、课堂境遇等调整改变;第二,它关注的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摒弃了“高、大、上”理想人物形象的说教,让课程内容从遥遥不可及的“天边”回到可触、可感、可学的“身边”;第三,它倡导的是把课程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进程,摒弃了“脱离对历史和现实的把握”的马克思主义教条,让大学生在把握历史脉络、现实境遇、动态前沿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总而言之,“因事而化”对具体的事、身边的事、社会的事等重视和关注,通过多样的事情、事例来传导、融化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激发其情感共鸣、价值共识,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3.“因事而化”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主要是指教学过程或结果状态所呈现出的让大学生主动趋近并积极悦纳、认可的一种吸引力。“因事而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激活大学生思维,引导大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事情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充分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教学的要求。


具体而言,“因事而化”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亲和力。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程度上。教学内容能不能被大学生吸引关键在于这些教学内容能不能在他们成长需求中做到“管用”、“解渴”。“因事而化”通过具体化、形象化的事情、事例传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大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在鲜活的事件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身成长成才的价值意义,由此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第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方法的亲和力。教学方法亲和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管用性和针对性上。一方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融入相应的事情、事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这种“化”的方法本身就避免了“我讲你听”的枯燥与无味,凸显了“化”的管用性;另一方面,“因事而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化事”方法,凸显了“化”的针对性,是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学主体的亲和力。教学主体的亲和力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凭借具体的事情、事例而实施教学活动中,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运用各种方式激活大学生的思维,针对大学生思维碰撞产生的新需求、新问题机智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环节,既展示了教师丰富阅历、完善知识结构的呈现;又展示了教师对学生需求的关注,以及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操作能力,凸显了教师的人格魅力,由此增强大学生的信服感和敬佩感。


第四,有利于提高教学环境的亲和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事而化”,摒弃的是教条化教学实录,关注的是把知识理论更好地让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有利于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的实践要求


1.掌握“需”的层次性和复杂性是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揭示了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地位。大学生在接触、体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之前,有自身对教学的预期。它直接决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感知体验。这种预期实质上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预期。


而“学生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原点”,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因事而化”,提高“化”的实际效果,首先要认识和掌握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只有把握了学生的成长需要与期待,才能更好地决定以什么样的“事”、来“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以什么样的“事”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需求问题,尽量缩小大学生实际感知到的内容与预期想要得到的内容形成的差异。


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把握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待呢?


笔者认为这几个方面至关重要:第一,认识和把握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层次性。一方面不同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等不同,在同一成长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需要,只有认识和把握不同大学生成长需要的层次性,才能在“因事而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因人制宜”。另一方面,同一大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由于阶段问题、关注的焦点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需要。对于阶段性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明确其所处的阶段和最迫切的需求,再进行“因事而化”,才有“化”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如在大学生刚入学阶段,大学生表现出的对大学生生活的迷茫的问题,最迫切的需求是消除迷茫、确立人生规划,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选择事例、创造情境的过程中关照大学生这种迫切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的信任感和参与感。


第二,认识和把握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复杂性。大学生的多样性的成长需要中难免有“真”和“伪”之分、“善”与“恶”之分、“美”与“丑”之分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进行甄别,以具体的事例、事务为中介有的放矢地引导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追求“真、善、美”,远离“伪”、“恶”、“丑”,对有着“伪”、“恶”、“丑”需求的大学生要进行重点的、持续的思想教育,直到思想得以转化为止。事实上,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理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真、善、美”的统一,是迄今人类对“真、善、美”最全面、最深刻的把握。为此,大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追求“真、善、美”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自觉追求是高度统一的。


2.把握“事”的多样性与变动性是基础


“因事而化”强调的是在具体的“事”中实施教化、化育人心,让大学生在具体事例分析和具体事实实践中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管用”、“解渴”,由此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和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事”是教化活动实施的基础,有“事”才有“化”的依托和凭借。如果脱离了对“事”的特性的把握,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法做到有的放矢、适时切入有效的事例、事实,也无法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和片面地追求教学形式的活泼,由此引入大量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无关的事例、事实,或者与它有关但各“事”之间缺乏联系,导致教学过程由事实无序堆砌,讲到哪里算哪里,没有给“化”腾出时间和空间,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分量。还有的教师对“事态”变化把握不够,较少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无法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最新问题的解释力,模糊了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理论品质。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因事而化”,必须要“心中有事”、“胸有成竹”。


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到“心中有事”、“胸有成竹”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把握“事”的多样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凭借的“事”多种多样,包括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校情等宏观层面的事,也包括与大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微观层面的事,如优秀学生事迹、学生成长故事等;既包括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相关的历史的事,也包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的现实的事;既包括由教师叙述的静态的事,也有需要大学生亲自体验的动态的事;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对多样的“事”广泛涉猎并了如指掌,熟知各“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才能运筹帷幄,知道什么样的内容选择什么样的事来化育,怎么样按照事例之间的联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点串联成一条线,方便大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第二,要把握“事”的变动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存在,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凭借的事例、事实必须要关照社会的变化、理论的变化、对象的变化以及它自身的变化来展开教育活动。也就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有洞悉“事”变的敏锐性,用变化着的实践和事实去化育学生,引领学生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学习理论、转化思想,引领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这个根本方法去解释运动变化的现实,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最新问题、新需求的解释力,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生成,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常教常新。


3.借助“式”的生活化与时代化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有铁的事实、好的道理,还要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高明的议题设置,往往都是时机、技巧、方法的最佳运用。”任何富有成效的教育效果,都离不开对“式”的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不例外。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表达方式的生活化。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准确理解事例、故事中蕴含的“道”、和“义”。作为一种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教学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生活话语表达大学生身边优秀的事迹、亲身经历的故事,以此激发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激活大学生的思维,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感,促进教学内容的生成;运用生活话语表达富含主流价值观意蕴的经典故事,促进大学生准确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自觉遵守主流价值观并践行内心的崇高信仰。


第二,注重呈现形式的时代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学的式样自然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网络化生存方式成为一种新型的生存样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场域从现实空间扩大到网络空间,这就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教学话语和教学模式。“事”的呈现只有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事”的表达只有适合大学生的碎片化、移动化的阅读习惯以及网络传播规律,才能更有效地传导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化育人心的目的。


特别是随着微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网络微社交的流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需要注重微文化元素的有机植入和适度表达,打造有用、好用的优质“微课”,把冗长的事例讲授转化为图片、漫画、视频、音乐、微电影等“微产品”,把传统的师生互动转化为以新媒体为平台的“微对话”,在传播“微产品”过程中实施“微激励”、“微动员”。


4.抓住“化”的时间节点和时间限度是关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的落脚点在于“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讲述哪种类型的事例、事实,组织大学生进行哪种类型的实践,都是为了让大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事而不化,达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教学效果,偏离了介入“事”的初衷。那么,在呈现事实、事例的教学过程中,对什么时候“化”、“化”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的思考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因事而化”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科学的时间素质”。


第一,抓住“化”的时间节点。时间节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及时,即第一时间;二是适时,不一定是第一时间,而是最适合化育的时间点。对于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给大学生造成困惑的突发事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大学生对事件的认知和态度,通过对大学生思想动态、情感态度的把握,做好化育思想、引导舆论的工作。


但并不是所有的化育工作都强调第一时间去做,对于有些事件、有些问题的分析和处理需要掌握好恰当的时机,如果强调第一时间则有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因为不同的问题性质不同,主客观条件成熟的也不同,问题解决的时机也自然不同。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因事而化”的教学过程中,仔细分析大学生产生的新问题、新需求,及其主客观条件成熟状况,抓住最好的时机进行思想引导、心灵化育,让大学生心服口服。如果主客观条件不成熟,急着做“化”的工作,则会造成大学生的无感甚至反感。


第二,把握“化”的时间限度。一是事例的选择和运用要掌握一个度,在有需要的地方适量的使用,不能为了丰富形式或个人兴趣爱好而随便使用,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否则会给大学生一种表面热闹、毫无干货之感。


二是道理的阐述要掌握一个度。即阐述要有逻辑但时间不能冗长,要在恰当的时限中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如果教师阐述时间过长,反复论述某一个道理,一方面,大学生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容易产生厌烦之感;另一方面,没有预留弹性时间给大学生回味和整理,大学生容易形成碎片化知识,以至于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激活所学知识。


查看新刊目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018年05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为人父母】体系课‖因才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

【为人父母】陪你【做到】为什么你看书听课,却依然养育不好孩子?1,没有触碰到教育的核心;2,【知道】却【做不到】(知障)。因才施教:不同性格的孩子不同养育。因时...

by:慧慧爱与边界

用人智慧点子库丨因才用人,因事用人,因性格用人,搭配用人

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地用人,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第一个必修学分是苦练内功。科学、合理、有效地用人,需要用慧眼甄选人,用利益激励人,用感情凝聚人,用培训提升人,...

by:秋水孤烟

哈佛大学思维可视化教学

书籍信息:哈佛大学思维可视化教学内容重点:为什么要思维可视化教学如何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成功的思维可视化教学有哪些主播介绍:陈怡推荐人群:校长,老师,家长,教学研...

by:陈怡的书房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河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考研自用。看了几遍课本后的总结,没有一字不落的录音,有自己的理解,可能还有个别字读错了。可以在路上、吃饭、洗澡、睡前、起床后听听,...

by:小丹妮儿呀

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2版)》内容覆盖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部内容,能够满足培养中学政治教师和在职教师进修的需要,对中学政治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具有一定的实用...

by:独梳疏

TA英语思维口语基础教学练习课

这里是Grace-TA英语思维口语基础练习课专属电台节目。我是你的好朋友Catherine,本专辑是Grace-TA英语思维口语基础课程的练习作业,happy...

by:NDYC玻璃海

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

想要培养一个“创造力十足”的孩子?首先你要具备创意教学的思维!探究“创造力”教育背后的思维方式,不仅老师能学会,家长也能学会!“创造无处不在,只是等你发现”,和...

by:陈怡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