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庸解读第三讲06

2023-08-29 21:25:4513:33 3390
声音简介

第二点,由夫妇而后,又再兄弟来讲,“兄弟既翕,和乐且耽”,也是非常难,我们中国文化甚至于讲,“兄弟如手足”(那么,妻子如衣服喽——一笑)。现在也有人讲,儿女是眉毛。大概老年人啊,儿女不孝,受了这个苦以后才晓得,知道儿女是眉毛,为什么?门面上好看。没有儿女,人家讲的这个孤老儿没有儿女;说我也有啊!那眉毛是没有什么用的,它又不能挡雨、又不能挡阳、又不能当牙刷用,长在脸上蛮讨厌,可是你没有它还看不惯!所以说后人讲儿女是眉毛,眉毛是装门面的。那么古人就说,兄弟“和乐”,兄弟姊妹之间古今以来几个人真做到“和乐”?我就不知道了。看看人生、查查历史,更难,尤其到了富贵的家庭、帝王世系里头看看,每个帝王世系里,简直没得办法。换句话说,六亲之间,父子、夫妇、兄弟之间,越到了有钱、有地位,和爱就很难。和爱在是最痛苦、艰难、贫穷的家庭、贫穷的社会才看出来人性善良的一面,有孝子、有兄弟的和爱、真感情。这个中间一加上富贵的形态,人性善良就污染了、就糟了、就被染污了。所以说能够修道、盘起腿来打坐,无妄想、无分别,那容易;起而行之,人与人、兄弟之间的相处,“和乐且耽”,永远是和爱的、和平的,快乐地相处,没有烦恼,没有彼此的怨恨。家不行了,“且耽”,恋恋不舍,舍不得分开。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他说一个人做到夫妇、兄弟、家庭之间,(家是家,家是个总代表,有父母兄弟父子几个族合在一起这个叫做“家”;“室”是每个人自己的房间了,大哥跟太太俩一个房间,那个他的室、家里头一个室;二哥跟二嫂俩一个房间,那是他的室。家是家,室是室。按中国字,“门”是大门,“户”是小门、小门叫做“户”,门、户是两个观念。窗是窗,牖是牖——窗上面这个梁。好像这几个字看起来一样——不一样,代表的观念不一样。等于外文一样,每个字用法、一个一个字发音观念就不一样。)说一个人能够行道、自修容易,自己个人修道容易,修至于家庭能够和乐;家庭都不能和乐,无法去团体;能够去团体,然后再谈国家。他说这个样子: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这里下了一个定义,什么叫做这个人孝顺?做到了兄弟、夫妇,一切因受这个人的影响,都能够祥和而快乐的,平安而宁静的,这个就是孝子,叫做孝,所以孝字下面加一个顺,孝顺。孝是孝,一天孝得呀天天瞪眼睛、天天吵架,那叫做“孝逆”了,就不孝顺了。孝者,顺也,这样讲孝顺。为什么他是讲到修道方面要讲到家庭问题,因为这个是你切身最近的,自己切身最近、家庭之间做不好,还说我能够使社会、使团体、要求天下国家如何如何,那只有叫做儿童的幻想事,在真正的行上是不大可能。所以儒家中国文化的道理,要求自己、要求本身做起。由此马上就推到形而上去了,第十五章讲完了,现在第十六章就推到形而上。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有人说孔子一辈子不大讲鬼神,是根据《论语》来讲,《论语》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中庸》是孔子孙子作的,否则说是后人伪造。如果是真是,孔子讲鬼神的哲学、宗教哲学、原理,它在这个地方出现了。孔子说——很简单明了,他承认有这个东西,有鬼也有神。鬼与神两个不同哦!神,要解释这个字,我们都讲过的,大家都了解,就不需要再解释吧?都知道哦!这两个字都是从“田”字部首来的,晓得吧?需要解释吗?还要啊?我好像(讲)好多次了,重复话。

中国的“鬼神”这两个字,严格地要求起来,在上古都从“田”部来的,就是一个圆圈一个十字架。这个“田”字,古文最上古的、篆字还要上,就是这样写,这个代表田。圆圈是代表这个地球、地面是圆的,上古人并没有认为地就是方的呦!十字把它划一个界限,这个字就代表田地、土地。这个田字上面中间出一点头,就是“由”,就是我们现在写“田”字上面出一点头,这就是由。“由”者,在田地里头这个草木出来一点点萌芽就是“由”。上面出头,下面根伸下去就是“申”,通上又通下,这个就是“申”字。假借这个“申”的道理,旁边加一个“人”字旁,就是“伸”,抻起来就是“伸”,这个人如果拉开来伸、伸,这个就是伸。那么“神”呢?是旁边,中国字第一字开始,“一划分天地”,这一划上面再加一划,这两个符号代表是“上”。如果这一划下面加一划代表是“下”。后来把它一划上划立起来一划,是“上”,然后再给它一个挂钩挂在上面,就变成上面的“上”多一点,古代就不是多一点,是那个圈圈那么弯起来,电线杆带一点弯形。所以这个“鬼”字,人死了,人身上生命、命有两种,魂与魄,一个精神、一个物理。物理的东西、那个“魄”是物质的、笨重的东西,就是我们现在我们营养啊、生命的能,那个精神灵魂轻灵向上走,这两个还合在身体里头现在叫活人;这两个分开了就叫做死人。那么死人那个魂魄有一部分向下走,这个“田”向下面走,就叫做“鬼”,所以这个鬼是向地下跑的,上面不通的。如果是“神”啊,是上下通的,所以“神”字上下左右都通叫做“神”。神字旁边怎么有个“示”呢?一字上面加一个天,天字下面挂下来三条,就是“示”,现在告示,上天、虚空中有个现象摆给你看得到的,“示”给你看得到。这个“示”旁不像是“衣”字旁,所以中国字的“衣”字旁啊,两点是“衣(衤)”字旁,一点就是这个“示(礻)”字旁,我们写中国字注意,有时候常常把“衤”字旁的字写成一点、一点的应该写一点写成两点,就错了,那个中国字的意义就错了。所以鬼是个阴的东西,鬼魂是向下跑,低级的;“神”呢上下四方八面都通的,那等于是雷达一样,你看这个字就像一个雷达网,上下都通的。那么鬼神两个字,我们认得了。后人写个“鬼”字,把它向下面跑,头上又给他来一根两根头发,现在写成“鬼”字就那么写,上面来根头发,鬼相、画一个鬼相。

那么孔子是直接承认鬼神。有没有那么一个东西?有这个东西。因为孔子承认了,所以宋朝后来这些儒家不承认也做不到,我们的老教主承认了的啊!至圣先师承认,那么儒家怎么样解释?“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问他哪两样二气?那他只好解释成阴阳怪气,很妙的。所以我们把鬼神先留一下,休息一下再讨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庸》解读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儒家学说经典论著,“四书”之一,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专辑按章节录制,分原文、字词释义、原文解释及解读四个部分...

by:亦鸿读书

解读《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

by:周义山

李漫博《解读中庸》

《中庸》乃儒家性命之学,内圣外王之道,是学子修行成圣的路标、修养圣心的窍诀,其揭示的是君子及圣的文化人格。《中庸》思想是对中国文化、文明认知观、生命观、价值观的...

by:千秋叶文创

《中庸》解读 │妙音播讲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

by:妙音传统文化讲堂

中庸十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

by:眉坞老农

中庸解读(带文稿)

为衔接中华文化断层而努力!南怀瑾先生作品,敬请收听~

by:菩提雅舍

中庸别讲

杨军教授的《中庸别讲》的补充片段。

by:姜老师的小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