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学习_颂赞02

2019-05-22 21:17:3610:10 82
声音简介
二、
原夫颂惟典雅1,辞必清铄2。敷写似赋3,而不入华侈之区4;敬慎如铭5,而异乎规戒之域。揄扬以发藻6,汪洋以树义7。唯纤曲巧致8,与情而变9。其大体所底10,如斯而已。
〔译文〕
“颂”的写作,本来是要求内容典雅,文辞明丽。描写虽然近似赋,但不流于过分华靡的境地;严肃庄重有如“铭”,但又和“铭”的规劝警戒意义不同。颂是本着颂扬的基本要求来敷陈文采,从广义的意义上来确立内容。至于细致巧妙的描写,那就随作品的内容而变化。颂的写作,大概情况就是这样了。
〔注释〕
1典雅:文有根柢而不鄙俗。
2清:明洁。铄(shuó朔):光采。
3敷:散布,陈述。
4华侈(chǐ耻):过分华丽。侈:太多。
5铭:以警戒为主的一种文体。本书第十一篇《铭箴》对这种文体有专门论述。
6揄扬:引举称赞。藻:文辞。
7汪洋:广阔。这里是着眼于广阔事物的意思。
8纤(xiān先)曲:细微。致:到。
9与:随着。
10大体:指颂的主要情况。底:唐写本作“宏”,《通变》篇有“宜宏大体”的说法。宏。发扬。
三、
赞者,明也,助也1。昔虞舜之祀,乐正重赞2,盖唱发之辞也3。及益赞于禹4,伊陟赞于巫咸5,并飏言以明事6,嗟叹以助辞也7。故汉置鸿胪8,以唱拜为赞,即古之遗语也9。至相如属笔10,始赞荆轲11。及迁《史》固《书》12,托赞褒贬13;约文以总录14,颂体以论辞,又纪传后评15,亦同其名16。而仲洽《流别》17,谬称为“述”18,失之远矣。及景纯注《雅》19,动植必赞20,义兼美恶,亦犹颂之变耳。
〔译文〕
“赞”的意思就是说明,就是辅助。相传从前虞舜时的祭祀,很重视乐官的赞辞,那就是歌唱之前要作说明的辞句。至于益帮助禹的话,伊陟向巫咸所作的说明,都是用突出的话来说明事理,加强语气来帮助言辞。所以。汉代设置鸿胪官,他在各种典礼上呼喊礼拜的话就是“赞”:这些都是古代留传下来口头上讲的“赞”。到司马相如进行写作,才在《荆轲论》中对荆轲进行了赞美。后来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便借赞辞来进行褒扬或批评:那是用简要的文辞加以总结,用颂的体裁而加以议论;《史记》和《汉书》的最后,又各有一篇《太史公自序》和《叙传》作一总评,它和“赞”的名称是相同的。可是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却把这种“赞”误称为“述”,那就差得很远了。后来郭璞注《尔雅》,在《尔雅图赞》中,无论是动物植物都写了“赞”,内容兼有褒扬和贬抑。这和上面所说魏晋以后的颂一样,也是赞体发生变化之后的作品。
〔注释〕
1助:这里是辅助说明的意思。
2乐正:古代乐官。
3唱发之辞:指“赞”是歌唱之前所作有关说明。《尚书大传》卷一中说,虞舜禅位给夏禹时,先由“乐正进赞”,然后唱《卿云》歌。
4益赞于禹:《尚书·大禹谟》中说:“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益为帮助禹征讨苗人说,只有修德能感动上天,那是没有远而不至的;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受到益处,这是天的常道。益:舜的臣子。赞:这里是助的意思。
5伊陟(zhì至)赞于巫咸:《尚书序》中说:“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yì义)》四篇。”这是因伊陟见到桑、谷(gǔ古)并生,认为是不祥之兆,便告诉巫咸。伊陟、巫咸:相传都是殷帝大戊的臣子。赞:这里是告诉、说明的意思。
6飏(yáng羊)言:指鲜明突出的言辞。《尚书·益稷》注:“大言而疾曰飏。”
7嗟叹:《礼记·乐记》中说:“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毛诗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两种说法虽有不同。但都说明古代的“嗟叹”是一种富有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
8鸿胪(lú卢):官名,掌朝贺庆吊的司仪者。
9遗语:指以上所举为古代留传下来口头上讲的赞语。
10相如:司马相如。属笔:指写作。
11赞荆轲:《汉书·艺文志》中说,司马相如等人有《荆轲论》五篇,今不存。《荆轲论》中可能有称赞荆轲的话。
12迁《史》:司马迁的《史记》。固《书》:班固的《汉书》。
13托赞褒贬:《史记》各篇之后,大都有“太史公曰”;《汉书》各篇之后,大都有“赞曰”。其中有褒扬,也有批评,和过去的“赞”只是赞扬不同。
14总:总结,录:记录。
15纪传后评:指《史记》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和《汉书》最后一篇《叙传》,都是用来说明各书各篇写作之意。
16亦同其名:和“赞”的名称相同。
17仲洽:挚虞的字。《流别》:挚虞有《文章流别集》三十卷,今存《文章流别论》是其中分论文体的一部分。
18谬称为“述”:挚虞称“述”的原文已佚。唐代颜师古在《汉书·叙传》的注中说,挚虞曾称《汉书·叙传》中的赞词为“汉书述”。
19景纯:晋代作家郭璞的字。《雅》:指《尔雅》。
20动植必赞:鸟兽鱼虫,树木花果,都各有赞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至二年(501—502)间。《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包...

by:今晚打老虎LMC

文心雕龙

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结构性关系,便是沟通。沟通大致可以划分为语音性沟通和文字性沟通——文字性沟通的基本工具是文章。文章当然要有文章的写作章法——研究文章写作之...

by:龙元富律师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

by:故磊溪边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全书用骈文撰写,各篇末均缀四言八句“赞”一首。除最末的第五十篇《序志》为全书序例,自述撰著动机、宗旨及全书结...

by:境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