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一册一单元《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

2024-03-20 22:26:0006:08 4517
声音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fán)南。

佚()之狐 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 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越 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阙(quē)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zhì);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fán)水的南面。

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详解: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1]

[1]烛之武,郑国大夫。

晋侯秦伯围郑[2][2]晋侯,指晋文公。秦伯,指秦穆公。

  以其无礼于晋[3],且贰于楚也[4][3]以,因为。其,人称代词,代郑。晋文公重耳为公子时逃亡在外,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以礼待他。

  [4]贰,两属,指同时依附晋和楚。

  晋军函陵,秦军(fán)[5][5]军,用如动词,屯兵。函陵,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县北。(fán)水名,指东,今已湮,故道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之狐言于郑伯曰[6][6]佚之狐,郑大夫。郑伯,指郑文公。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7],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8]"“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7]若,如果。使,派遣,以……为使。辞,推辞壮,壮年,年轻时

  [8]也已,略等于""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9]这是我的过错。是,指示代词,作句子主语,“这”,指上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然郑亡[10],子亦有不利焉!"许之[11][10]然,连词,表转折,等於说"然而"

[11]许之,[烛之武]答应了郑文公。

 

夜缒zhuì而出[1][1](zhuì),用绳子吊着重东西,这里指用绳子缚住烛之武从城墙上送下来。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2]。(见到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2]既,已经。如:既往不咎。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3]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敢,表谦敬的副词。烦,麻烦。执事,办事人员。这是客气话,实际指秦伯本人。

  国以鄙远[4],君知其难也[5];(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4]越,超越。以,表目的的连词。鄙,边邑,用如动词。秦在西,郑在东,晋在二者之间,所以说秦是越过一个国家,以辽远的郑国作为边邑。

  [5]其,指"越国以鄙远"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6]?邻之厚,君之薄也。[]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6]焉用,哪里用得着。陪,增加[土地]。邻,指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7],(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郑国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7]舍,舍弃,不取(不灭掉),后来写作""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在秦东)。""字后省略了宾语("")。

行李之往来[8],共gōng其乏困[9],君亦无所害。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8]行李,外交使节。杜预注:“行李,使人。”

  [9]gōng,通供应的“供”乏困,本来行而无资叫乏,居而无食叫困,这里指使者往来时馆舍资粮的不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0],(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10]尝,曾经。赐,恩惠。为赐,等於说施恩。晋君,在这里是间接宾语。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11],君之所知也。(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11]焦、瑕,二地名,都在今河南陕县附近。济,渡河,指晋惠公(文公之弟,比文公先为晋君)渡河归国。版,打土墙用的夹版,这里指版筑的土墙,防御工事。晋惠公依靠秦力得以回国为君,曾许以焦瑕作为报答,但回国后,就不承认了。朝、夕,极言两件事距离很近。

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12],又欲肆其西封[13]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他的西边疆界(晋的西边就是秦)。

[12]厌,通“餍(yàn)”,饱、满足,以郑为东面的疆界。封,疆界,用如动词。“封”的甲骨文字形像在土堆上种树,古人植树为界以划分族地,引申为疆界、田界。

[13]肆,伸展。

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14]?(如果不削减秦国土地,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14]阙,削减;毁坏焉,哪里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15]"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15]唯,表希望的语气词。图,考虑。之,指"阙秦以利晋"

秦伯说yuè[16],与郑人盟。(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16]yuè,喜悦,高兴,后来写作""

使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17],乃还。(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17]子等三人都是秦大夫。(shù),驻扎,防守

 

子犯请击之[1]。(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1]子犯,即狐偃,晋文公的舅父。

  公曰:"不可。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2]。(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2],带有假设语气的否定副词,略同于"",等於说"假如不是"(fú),指示代词。夫人,那人,指秦穆公。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后来是靠秦穆公的力量回国的,所以这样说。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3]因,藉,借,依靠。敝,坏,这里指损害。

失其所与,不知(zhì) [4];(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4]与,联合。所与,同盟者。(zhì),通"",智慧、明智

以乱易整,不武[5]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5]这里的""和上文的"",都是上古时的抽象的道德观念。

吾其还也[6]"亦去之[7]。(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6]其,表示委婉的语气词。

[7]去,离,离开。注意:""字跟现代的意义很不相同。之,指郑。

这篇文章中佚之狐和烛之武两个人物比较突出。佚之狐不但有识人之明,而且还知道解决郑国燃眉之急的关键方法――说服秦穆公退师。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方法正确,选人很准,这是佚之狐厉害的地方。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穆公。说服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智慧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所以说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

记载佚之狐和烛之武事迹的历史典籍仅限于本文。其他如《东周列国志》等都是小说,不能称为史实,典籍并没有记载烛之武地位很低,是养马的)正。另外也有人认为佚之狐让风烛残年的烛之武承担风险,去说(shuì)服秦伯而自己不去,简直是奸诈狡猾的“一只狐”。但从文中看,佚之狐抓住了解决郑国燃眉之急的有效方法,并且坚定地推荐了正确的人选,思路清晰、眼光独到。而智勇双全的烛之武也很给力,三言两语戳中秦晋关系的要害,站在秦国的立场晓之以理,智慧化解危机。也许是佚之狐不具有烛之武的特长,也许是各有所长,正因为佚之狐和烛之武俩人完美地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智慧,才使郑国转危为安。

烛之武、佚之狐、宫之奇名字初探:可以理解为烛武、佚狐、宫奇。前面烛、佚、宫为地名或者说以地名为姓。武、狐、奇是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32926skfr

优点:有原文,译文,还有字母,有配乐。 局限:有的音读得不准,卷舌元音发得不好,如:“二”,阅读没有把握太多阅读技巧。 但是总的来说,相比其它资源,这个真的很实用

听友254680989

秦军,读错了

無言自可

jue阳平 闕

十岁读史记 回复 @無言自可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阙(quē)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原文注音

猜你喜欢
王力古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课文朗读,白云出岫录制

by:白云出岫

《古代汉语》(王力)

南粤圆梦,圆你本研梦。微信公众号:南粤圆梦

by:南粤小楠老师

古代汉语 王力 古汉语通论

读得比较匆忙,有的例句不在原文语境中就读错了,还有些繁体字不熟悉,欢迎指出!

by:小困困困困困困

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

古代汉语是跟现代汉语相对的名称:古代汉族人民说的话叫做古代汉语。但是古人已经死了,现在的人不可能听见古人说话,古人的话,只可能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字反映出来。因此...

by:light_流光

古代汉语 王力 文选

古代汉语是弱项,读错之处欢迎指正!

by:小困困困困困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