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详细注释

2023-12-13 10:49:4614:41 2786
声音简介



[1]烛之武,郑国大夫。


晋侯秦伯围郑[2][2]晋侯,指晋文公。秦伯,指秦穆公。


  以其无礼于晋[3],且贰于楚也[4][3]以,因为。其,人称代词,代郑。晋文公重耳为公子时逃亡在外,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以礼待他。


  [4]贰,两属,指同时依附晋和楚。


  晋军函陵,秦军(fán)[5][5]军,用如动词,屯兵。函陵,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县北。(fán)水名,指东,今已湮,故道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之狐言于郑伯曰[6][6]佚之狐,郑大夫。郑伯,指郑文公。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7],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8]"“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7]若,如果。使,派遣,以……为使。辞,推辞壮,壮年,年轻时


  [8]也已,略等于""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9]这是我的过错。是,指示代词,作句子主语,“这”,指上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然郑亡[10],子亦有不利焉!"许之[11][10]然,连词,表转折,等於说"然而"


[11]许之,[烛之武]答应了郑文公。


 


夜缒zhuì而出[1][1](zhuì),用绳子吊着重东西,这里指用绳子缚住烛之武从城墙上送下来。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2]。(见到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2]既,已经。如:既往不咎。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3]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敢,表谦敬的副词。烦,麻烦。执事,办事人员。这是客气话,实际指秦伯本人。


  国以鄙远[4],君知其难也[5];(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4]越,超越。以,表目的的连词。鄙,边邑,用如动词。秦在西,郑在东,晋在二者之间,所以说秦是越过一个国家,以辽远的郑国作为边邑。


  [5]其,指"越国以鄙远"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6]?邻之厚,君之薄也。[]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6]焉用,哪里用得着。陪,增加[土地]。邻,指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7],(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郑国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7]舍,舍弃,不取(不灭掉),后来写作""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在秦东)。""字后省略了宾语("")。


行李之往来[8],共gōng其乏困[9],君亦无所害。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8]行李,外交使节。杜预注:“行李,使人。”


  [9]gōng,通供应的“供”乏困,本来行而无资叫乏,居而无食叫困,这里指使者往来时馆舍资粮的不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0],(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10]尝,曾经。赐,恩惠。为赐,等於说施恩。晋君,在这里是间接宾语。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11],君之所知也。(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11]焦、瑕,二地名,都在今河南陕县附近。济,渡河,指晋惠公(文公之弟,比文公先为晋君)渡河归国。版,打土墙用的夹版,这里指版筑的土墙,防御工事。晋惠公依靠秦力得以回国为君,曾许以焦瑕作为报答,但回国后,就不承认了。朝、夕,极言两件事距离很近。


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12],又欲肆其西封[13]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他的西边疆界(晋的西边就是秦)。


[12]厌,通“餍(yàn)”,饱、满足,以郑为东面的疆界。封,疆界,用如动词。“封”的甲骨文字形像在土堆上种树,古人植树为界以划分族地,引申为疆界、田界。


[13]肆,伸展。


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14]?(如果不削减秦国土地,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14]阙,削减;毁坏焉,哪里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15]"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15]唯,表希望的语气词。图,考虑。之,指"阙秦以利晋"


秦伯说yuè[16],与郑人盟。(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16]yuè,喜悦,高兴,后来写作""


使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17],乃还。(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17]子等三人都是秦大夫。(shù),驻扎,防守


 


子犯请击之[1]。(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1]子犯,即狐偃,晋文公的舅父。


  公曰:"不可。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2]。(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2],带有假设语气的否定副词,略同于"",等於说"假如不是"(fú),指示代词。夫人,那人,指秦穆公。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后来是靠秦穆公的力量回国的,所以这样说。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3]因,藉,借,依靠。敝,坏,这里指损害。


失其所与,不知(zhì) [4];(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4]与,联合。所与,同盟者。(zhì),通"",智慧、明智


以乱易整,不武[5]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5]这里的""和上文的"",都是上古时的抽象的道德观念。


吾其还也[6]"亦去之[7]。(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6]其,表示委婉的语气词。


[7]去,离,离开。注意:""字跟现代的意义很不相同。之,指郑。


这篇文章中佚之狐和烛之武两个人物比较突出。佚之狐不但有识人之明,而且还知道解决郑国燃眉之急的关键方法――说服秦穆公退师。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方法正确,选人很准,这是佚之狐厉害的地方。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穆公。说服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智慧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所以说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


记载佚之狐和烛之武事迹的历史典籍仅限于本文。其他如《东周列国志》等都是小说,不能称为史实,典籍并没有记载烛之武地位很低,是养马的)正。另外也有人认为佚之狐让风烛残年的烛之武承担风险,去说(shuì)服秦伯而自己不去,简直是奸诈狡猾的“一只狐”。但从文中看,佚之狐抓住了解决郑国燃眉之急的有效方法,并且坚定地推荐了正确的人选,思路清晰、眼光独到。而智勇双全的烛之武也很给力,三言两语戳中秦晋关系的要害,站在秦国的立场晓之以理,智慧化解危机。也许是佚之狐不具有烛之武的特长,也许是各有所长,正因为佚之狐和烛之武俩人完美地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智慧,才使郑国转危为安。

烛之武、佚之狐、宫之奇名字初探:可以理解为烛武、佚狐、宫奇。前面烛、佚、宫为地名或者说以地名为姓。武、狐、奇是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378218361

受不了,嘗变成經常了!

Chen2003

没有音乐只有干干净净的读书声非常好,有音乐就影响听书了

猜你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

by:老裴背古文

退退退退下!

落魄公主被迫嫁给东厂提督?……………………………………………………

by:Starry_清黛

退

退作词:李易徽作曲:时霄峰演唱:李易徽发行日期:2022-6-8发行:杭州回声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歌曲介绍:这是一首电子国风实验音乐,未来元素和古代元素的碰...

by:华语音乐

干眼症,退退退(高中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高中生从2020·10.1的高一上学期爆发重度干眼症...

by:提灯哎

退休

退休莫言说:“退休后才发现,什么同事、同学、朋友,都是人生过客,最终都会全军覆没,什么攀比、计较、面子,都越来越没有意义,都是些折磨人的东西。”人生在世,遇见谁...

by:海霞煦时

退步集

陈丹青作品

by:薄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