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之任脉:女性妇科得总管

2019-07-31 10:12:2617:52 3739
声音简介
奇经八脉之任脉:掌管女性妊养的总管

任脉上有几个重要的穴位,重点刺激,可以对任脉达到保养作用。选取: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用中指指腹按揉,大概每次五分钟,微微酸胀感为宜。也可以温灸,每次十分钟。对女性生殖系统有良好的保养作用。预防早衰。共24穴。

会阴穴:专治男女性功能障得。
主治:醒神镇惊,通调二阴。主治阴痒、阴痛、便秘、闭经、昏迷。
部位:在会阴部。仰卧屈,在会阴部,取两阴连线的中点即是。
特效调理:用中指指腹揉按会阴1-3分钟,有酸胀感为宜。可调理男女性生殖器官疾病。艾灸最佳。

曲骨穴:治前列腺炎通小便。
穴在耻骨联合上缘。
主治:调经止带,通利小便。主治遗精、阳痿、前列腺炎、月经不调,痛经。
部位: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中指指腹揉按曲骨穴3~5分钟,可治疗和调理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疾病。艾灸最佳。

中极穴:解除尿频尿痛。
穴位正是在人体上下左右之中间。
主治:益肾通经。主治尿频、遗精、月经不调、痛经、前列腺炎、夜尿症。
部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1横指处即是。
特效调理:中指指腹揉按中极穴,每次1~3分钟,对男女性生殖系统有保健作用。艾灸最佳。

关元穴:第一性保健大穴。
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
主治:培賢固本,调气回阳。主治虚胖浮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不孕不育、小儿发热、白带过多、肠胃疾病、脂肪肝。
部位:在下腹部,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下4横指处即是。
特效调理:先将手掌温热,敷在穴位上,再指压关元,可增加刺激时的舒适感;常揉关元,也可益肾社阳。常言道:灸必关元,按必足三里。艾灸关元穴,是最佳保养方法。

石门穴:治疗水肿就热敷。
本穴能治下腹坚实之证。
主治理气止痛,通利水道。主治闭经、带下、小便不利。
部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对于女性来说,石门不太适宜指压,也最好不要艾灸,可能引起不孕。可用蘸上姜汁的热毛巾热敷。

气海穴:任脉之补虚要穴。
穴在脐下,为人体元气之海。
主治:益气助阳,调经固经。主治小腹疾病、肠胃疾病、虚证、遗精。
部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常按揉气海,可补气;用艾条温和灸气海,每次10~-15分钟,可治月经不调、痛经、腹泻、消化不良等。

阴交穴:腹泻不止揉阴交穴。
穴在脐下1寸,为任脉、冲脉和肾经交会处。
主治:调经固带,利水消肿。主治阴部多汗湿痒、月经不调、血崩、带下。
部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上。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下1横指处即是。
特效调理:腹泻、腹胀时,用中指指腹轻揉阴交穴3~5分钟,不适就会减轻。

神阙穴:睡前按之补亏虚。
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主治腹泻、腹胀、月经不调、崩漏、遗精、不孕、小儿腹泻。
部位:在肚脐区,肚脐中央。
特效调理:经常揉脐,可防治小儿腹泻、疳积等;突然大汗淋漓、唇舌苍白、手脚冰冷之虚脱症,马上温灸神阙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水分穴:水肿腹水常按它。
穴在脐上1寸,内应小肠,水谷至此分别清浊。
主治:通调水道,理气止痛。主治水肿、腹泻、绕脐痛、肠鸣。
部位: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水肿、腹水时用食指揉按腹部的水分穴,按至有热感为止。艾灸最佳。

下院穴:缓解胃痛促消化。
穴当胃脘之下部。
主治: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吐、打嗝、腹泻。
部位: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按摩时以手掌按揉下脘50~-100次,对缓解腹痛,治疗消化不良、呕吐十分有效。艾灸最佳。

建里穴:体虚之人的温补药。
当胃院部,有助于建立中焦里气。
主治: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肠中切痛。
部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按压揉摩建里穴,常用来治疗胃痛、食欲不振、腹痛等病。艾灸最佳。

中院穴:胃痛、呕吐有效止。
主治:和胃降逆,健脾利水。主治胃痛、小儿厌食、呕吐、高血压、急性肠胃炎、脂肪肝。
部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在上腹部,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特效调理:在中院穴或摩或按,可治疗胃痛、呕吐等症。艾灸最佳。

上院穴:増加你的胃动力。
主治:和胃降逆,化痰宁神。主治胃痛、呕吐、打嗝、納呆、痢疾。
部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引起胃胀、収吐,打嗝等症状时,用拇指指腹揉按上脘穴3-5分钟,可有效缓解不适。艾灸最佳。

巨阙穴:治疗胃下垂有良效。
此为心之募穴,如心气出入的大门。
主治:安神宁心,宽胸止痛。主治胃痛、心痛、腹胀、脚气、急性肠胃炎。
部位: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按揉巨阙穴善治胃下垂,亦可用艾灸法,每次5-10分钟。

鸠尾穴:皮肤干燥不用愁。
胸骨剑突形如鸠鸟之尾,穴在其下。
主治:安心宁神,宽胸定喘。主治咽喉肿痛、偏头痛、哮喘、呕吐、胃痛。
部位:在上腹部,胸剑结合部下1寸,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经常用四指叩击鸠尾,可使皮肤富有光泽,气色饱满,精神充沛。艾灸最佳。

中庭穴:胸满呕吐就找它。
穴在心下,犹如在官殿前的庭院之中。
主治:宽胸消胀,降逆止呕。主治心痛、胸满、噎嗝、呕吐、小儿吐乳。
部位:在胸部,胸剑结合中点处,前正中线上。在胸部,由锁骨往下数第5肋间,平第5肋间,当前正中线上即是。
特效调理:由上向下推中庭穴100次,可治疗胸腹胀满、呕吐、噎嗝等胃气上逆病症。

膻中穴:乳汁不足就灸它。
主治:理气止痛,生津増液。主治胸闷、气短、气管炎、咳喘、呕吐、更年期综合征、产妇乳少、乳房胀痛、小儿咳嗽。
部位: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每天按揉300~-500次膻中,可治疗产后乳汁不足;用艾条灸5-10分钟效果更佳。

玉堂穴:常按可増强胸腺活力。
穴在相当于心的部位,因其重要故比之为玉堂。
主治:宽胸止痛,止咳平喘。主治咳嗽、胸痛、呕吐、哮喘、气短喘息。
部位:在胸部,横平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两手中指指腹相互叠加,用力按压玉堂,有酸胀感。每次3-5分钟,可治呕吐、胸痛、乳房胀痛等气滞引起的疾病。艾灸最佳。

紫宫穴:让呼吸更加顺畅。
代表帝王所居之处。穴对心的部位,心为君主之官。
主治:宽胸理气,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气喘、胸胁支满、胸痛、食欲不振。
部位:在胸部,横平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用中间三指按揉紫宫穴5-15分钟,可治咳嗽、气喘、胸痛、支气管炎、呕吐等症,艾灸最佳。

华盖穴:咽喉的护理师。
穴位所在相当于肺脏部位;肺布心君之上,犹如心之华盖。
主治:宽胸利肺,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胁支满、胸痛。
部位:在胸部,横平第1助间隙,前正中线上。
特效调理:两手中指指腹相互叠加,用力找压华盖穴,毎次3-5分钟,可治咳嗽、气喘、扁桃体炎等疾病。艾灸最佳。

璇玑穴:定喘顺气找璇玑穴。
主治:宽胸利肺,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气喘、胸肋支满、胸痛、咽喉肿痛。
部位:在胸部,胸骨上窝下1寸,前正中线上。
仰卧,从天突穴沿前正中向下一横指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89421857

老师讲的真好

张医生 回复 @听友289421857

谢谢您的鼓励

猜你喜欢
奇经八脉

本专辑主要介绍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以及督脉和任脉的常用穴位,包括穴位定位、主治病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此外,还会适当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

by:老张说中医

奇经八脉辩证

我觉得呀,奇经八脉应该像六经辩证与脉诊,舌诊一样被单独列一章来讲,奇经八脉是12正经与任督二脉之外的一种脏腑人体间的经络学,其对有些疑难杂症的诊断上也有参考价值...

by:架构师讲中医

气功打通奇经八脉

张氏祖传金手臂,专业经络点穴气功打通奇经八脉:喜马拉雅独家音频讲解:张云飞15938707671...

by:金手臂张云飞

《奇经八脉考》原文

《奇经八脉考》中医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

by:星河人生

奇经八脉考·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奇经八脉考》较全面地考述奇经八脉,是对经络学说之一大发展。...

by:北美燕妮

传奇女性传记

曾有人问:为什么有的女人过的风生水起,我却活得焦头烂额?其实: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尽是前人的脚印,解决当前困局最好的办法,就是汲取名人...

by:王老师的物理世界

民国女性传奇

带你走近那段遥远的岁月触摸那些有温度的人物

by:海棠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