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常见疾病从六经入手(下)

2019-09-26 11:05:2126:17 2912
声音简介
肾脏常见疾病治从六经入手(下)

太阴病期
急性肾炎失治误治,日久不愈,易发展为慢性肾炎。此时病情可能由三阳转入三阴,标志着邪气的深入发展。肺属太阴之脏,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脾亦属太明,居中焦,主运化水湿。病至太阴,肺脾气虚,水湿不运,常有水肿反复发作;中气下陷,统摄无权,则精微下漏而见大量蛋白尿。同时,尚伴有体倦乏力,纳差,食后腹胀,舌淡胖有齿痕,脉弱无力等症。治当补脾益肺,桂枝人参汤化裁。
党参15克,白术12克,黄芪30克,茯苓15克,桂枝 6克,炙甘草3克,陈皮6克。

方以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合茯苓利湿散邪。黄芪一味,既能补脾,又能补肺。肺之气机一转,水湿自散,肺气宣发,水津四布。桂枝通阳化气,合茯苓通利膀胱,使湿自小便去。更合陈皮,一辛一苦,升清降浊。桂枝之辛,能开能宣,开则脾气得以升散而行运化之能。陈皮之苦能降能泄,降泄则胃气能得通畅而无胀闷之苦。脾升胃降,中焦气机枢纽灵活,四方气机调畅,则水湿之患自除。亦可选用理 中汤、参苓白术散等。

少阴病期
(1)少阴寒化证
各种肾脏病日久不愈,进一步耗伤正 气,皆可传人少阴。病至此期,肾阳亏虚,温化无权,水液 泛溢则颜面及肢体水肿;肾虚不能藏精致精微下泄,尿蛋白日久不消;肾阳不足机体失于温养,则畏寒怕冷;腰为肾之府,失于肾阳温煦,则腰膝酸软而冷痛。同时还可见到小便不利或小便清长,夜尿量多。治当温阳利水,若水肿较轻微有肾阴虚表现者,可用金匮肾气丸化裁。若水肿较重者,拟用真武汤加川断、桑寄生、山萸肉,去生姜。

生地16克,山萸肉9克,山药15克,泽泻10克,桂枝6克,附子9克(先煎),猪苓15克,白术12克,生姜3 片,白芍12克,川断15克,桑寄生18克,党参15克,丹 参15克。

前方以肾气丸温阳化气,阴阳双补,自有“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之意。从治本入手。配猪苓以淡渗利湿,消水于下,丹参活血祛瘀,以防水湿郁久血脉凝滞。后方则标本齐治,以附子温肾壮阳,肾阳一振,气化自复,前后二 关,开合有度。配党参、白术、茯苓健脾培中,利水渗湿; 川断、寄生,壮肾气,化瘀血,助附子以行气化;山萸肉补肝肾、收精微,以防蛋白流失;白芍补肝潜阳,合山萸肉之酸,敛阴收精,既可防诸药辛温伤阴,又能收纳浮阳。全方辛热壮阳而无伤阴之弊,走窜不居而无耗散正气之忧。

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若肾阳不足,复感外邪,水肿加 重者,证属太少两感,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化裁。


(2)少阴热化证
肾脏病日久,除损伤肾阳外,亦有不少病人以肾阴不足为主要表现。究其原因,或素体阴亏,或过服辛燥渗利之品,特别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日久,皆可损伤真阴,从而水气内停,真阴不足,成为少阴热化证。此类病人多水肿不甚,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耳鸣耳聋,舌红少苔,尿检验有蛋白及红细胞等。当育阴利水,治宜猪苓汤合二至丸(肾炎II号)化裁。

猪苓15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滑石12克,生地 12克,旱莲草10克,女贞子15克,怀牛膝12克,山萸肉 9克。

水煎服,每日1剂。
猪苓汤原方用阿胶,本人常将阿胶以生地易之,因生地 既能养阴,又能清热,尤其可凉血止血,更切合慢性肾炎之病机。方以茯苓、猪苓、泽泻,渗利水湿;以滑石清热利湿,清解下焦湿热;二至丸滋补肝肾,加入怀牛膝、山萸肉等以增强滋补之力,滋肾阴以治其本。全方淡渗与滋润相合,药虽相反,但其效归一,补中有散,滋中有渗,补而不滞,滋阴而不助湿,利尿而不伤阴,对慢性肾炎阴虚水停, 水热互结之证,颇为合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现阶段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本型患者更为常见,肾炎II号,用之多效。


厥阴病期
肾脏疾病后期,除肾功能不全外,还常累及心脏、血管、胃肠、神经、血液、骨骼以及皮肤等。其病情往往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病机复杂多变,其病邪已深入厥阴,预后不良。慢性肾炎后期,多肝肾亏虚,肝阳偏亢,肝风内动, 则血压持续偏高,日久不降,甚或伴见四肢抽搐。当在详辨阴阳虚实的基础上灵活施治,可适当加用柔润及镇肝熄风之品。

对于尿毒症病人,因真阳衰败,浊毒内留,影响脾胃, 致呕吐不止。此时,当以大黄附子汤加味保留灌肠,亦可内服真武汤,以温阳泄浊。至于阴虚失摄,热毒交迫,水瘀互结,瘀阻脉络所出现的大便色黑,或吐血、咯血等,则当以桃仁承气汤合大黄附子汤化裁,并酌加槐花、三七、旱莲草等清热养阴,止血化瘀之品。

总之,邪陷厥阴,病机复杂多变,非一方一法可贯穿始终。临证当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辨 证,恰当用药,庶可逆转病机,促其向愈。

运用六经理论指导肾脏病的临床治疗,应当看到,六经分期虽有一定的阶段性,但肾脏病在临床上往往形成合病并病等,应据证立法选方遣药,以应病机。兹举例如下:


案例一:肾病综合征
张某,女,42岁,工人。1969年9月14日初诊。患肾病综合征6年,加重半年。1963年患者不明原因出现浮肿、 高血压等,即行就医,初诊为肾病综合征。6年来,病情时轻时重,近半年来,病情加重,全身浮肿,面肢尤甚,按之深陷不起,胸满微喘,恶风无汗,小便不利。曾用多种西药利尿剂及中药利水消肿、温阳利水之品,效果不显,证情不变,特来求诊。査其症如前述,脉沉细,舌质淡红而胖嫩,苔薄白,手及足胫不温。分析此病,乃是太阳少阴合病之 证。肾阳亏于内,风寒束于外,水气泛滥,弥漫表里,脾、肺、三焦之机为之壅遏,其阳气不得宣通,宗气不能运行,水不行散,故仅用利水、逐水、温阳等法实难奏效。治当温宣并施,既温在里之少阴肾阳,又宣主表和通调水道之肺 气,如此则表里上下皆达,气化得行,水道自利,宜宗《金匮》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化裁。

处方:桂枝9克,生姜12克,大枣5克,麻黄6克,炙甘草3 克,附片9克,细辛3克,桑皮12克,猪苓15克,冬瓜皮 30克,车前子9克,茯苓12克。

服上方首剂尿量增加,2剂得微汗,尿更利,3剂尽,水肿已消去大半,脉细,但较前明显有力,舌淡红,苔薄白。原方又进6剂,水肿消退,仅足踝轻微肿胀,余症基本消除,精神转佳。改用金匮肾气丸调理善后。随访二年,可操持家务,未再出现过明显水肿。

【按】肾病之发生发展,若单纯表现为六经典型证候者,医者易辨,治法不难。难就难在证候兼挟,出现合病、并 病。

此例辨证要点有二:一是全身水肿,小便不利,手足厥寒,脉沉细;一是恶风无汗,苔薄而白。前者为少阴阳虚,气化不行,水邪泛滥之征,医者易辨;而后者则是风寒束表,营卫郁闭,易被忽略。因肾病综合征以“三高”为突出表现,故除非患者病程中不慎感冒,出现明显的发热、恶寒、咳嗽、鼻塞等症状,往往不易考虑到表邪存在。常常被误认为阳虚不温所致。此亦即前医投利水消肿,温阳利水诸药不效的原因。本人接诊后,不依日期定传经,参考以往,直取当前,从分析患者刻下表现入手,而辨为太阳少阴合病,药进9剂,水肿消退,表邪散解,唯肾阳未能全复。病机转变,治当紧随,故以金匮肾气丸阴阳双调,补益肾气,终收全功。

以上方子仅供学习参考,倘若使用,建议咨询当地中药师,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周元辉1399990xxx

请问老师微信号多少

张医生 回复 @周元辉1399990xxx

每一节课讲课内容里面都有,也是我的手机号

猜你喜欢
常见疾病及联合

跟名师学习,全面掌握常见疾病及联合用药,提升业绩!欧婷老师介绍:药店大学高级讲师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连锁药店行业资深讲师连锁药店行业赋能顾问药店...

by:润德小狮

药店常见疾病及应对

药店专业宝典,全心全意为您赋能!...

by:恒昌研究院

儿童常见疾病防治

成都天使儿童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儿童医院,为省、市社保定点医院,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在确保软、硬件方面前沿性,科学性、合理化的同时,以“儿童乐园”式的布局设...

by:成都天使儿童医院

常见疾病的中医疗法!

常常感叹于中医的朴实无华,因为它源于生活,与人们的饮食起居息息相关,就像风过无痕,雁过无影,朴实到近乎让你感觉不到。想想平素喝碗姜汤,蒸个雪梨,煮点绿豆汤,喝点...

by:经方学苑

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的防治

主讲专家杨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中华儿童口腔医学专科会员。在儿童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儿童牙外伤、儿童错合畸形早期矫治和牙齿发育异常等方面具有丰...

by:寒江渔舟子

常见疾病预防丨食补大全

自古至今,人类不断面临着各类疾病的困扰,三高、鼻炎、近视、肥胖、神经衰弱、睡眠质量不足等问题。这里将通过分类介绍的方式,去传播亚健康、疾病等预防措施。这里通过分...

by:偷懒的河狸

新生儿常见疾病识别及护理

01课程介绍孕妈妈都盼着“卸货”其实“卸货”之后才迎来真正的挑战:宝宝黄疸高需要治疗干预吗?肠绞痛了怎么办?这个是湿疹、婴儿痤疮还是荨麻疹呢?什么情况下需要就...

by:广州和睦家医院

《中医儿科学》儿童常见疾病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

by:袁教授讲经典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小儿推拿辩证

新生儿的一些常见疾病及预防知识,作为新手妈妈必须知道的,通过认识新生儿疾病判断宝宝是否为正常状态。中医望诊,辩证,小儿推拿按摩等。

by:趣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