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安身取誉之道

2023-07-15 00:28:4011:19 2707
声音简介

安身就是踏稳脚步,不被奸小所害;取誉就是得到众生的信任,这是为官之难。怎样可以做到呢?孔子说需要“六做”、“六不做”来保证。

入官第二十一

子张问入官于孔子。

孔子曰:“安身取誉为难。”

子张曰:“为之如何?”

孔子曰:“己有善勿专,教不能勿怠,已过勿发,失言勿掎,不善勿遂,行事勿留。君子入官,有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

“且夫忿数者,官狱所由生也;拒谏者,虑之所以塞也;慢易者,礼之所以失也;怠惰者,时之所以后也;奢侈者,财之所以不足也;专独者,事之所以不成也。君子入官,除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


各位听众好。现在我们讲《孔子家语》第二十一入官。入官就是入仕为官,就是踏上仕途去为众生服务,去引导众生的意思。我们看本文。


子张问入官于孔子,子张就问为官之道,来请教孔子。孔子曰:“安身取誉为难。”安身,就是踏稳脚步。怎么样叫踏稳脚步呢?就是在当官的过程里面,历朝历代以来都是共同现象,君子是少部分,小人是大部分,能够一心为公的人是少部分。做官的过程中,为着是名是利,想要拘建自己的财富,贪官污吏,这种的人是大部分。


那么一来呢,那些少数的君子,如果不肯跟这些贪官污吏配合的话,那么他的生命可能有危险,或者他会在过程中接受到好多好多奸小的妒害,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些现象。所以怎么样能够当官,又当得很安全,能够好好的发挥你的所长,不被别人所妒害,这就是安身。


那么取誉是什么呢?倒不是取得名誉的意思。一个人如果当官,只是为了名或利,这些都是很不齿的。那么这个“取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得到众生的信任,当然众生要信任一个人,必定在信任他之前,就已经感受到这个长官的德泽,感受到他的德性,他的诚意。而后,自然百姓会对他有所赞誉,因而产生信任。其实这个誉是讲名誉,名誉是讲信任的意思。


孔子说,就两件事比较难,要当官哪,当官是大家都喜欢当的,但是要达成两件事比较难。一个是立稳脚跟,不被奸小人妒害,这点难;另外一个呢,就是得到众生的信任这点很难。


孔子为什么谈这两点呢?因为如果你身不安,这个政治也做不久;如果你誉不至,得不到大家的信任,那么这个政,百姓也很难顺从。那要做得久,百姓又能够顺从,而你又有德性,又有方法,那么这个为官也才有意义,才能产生出长远的效果出来,所以这两个是重点。


子张曰:“为之如何?”那么子张接着问,怎么样可以做到安身和又能够得到百姓的信任?


孔子曰:“己有善勿专”,说自己如果达成了某个事,做成了某件功劳。勿专,不要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即使这个主意是你出的,过程中也是你做的,但是世上不是一个人活着啊,对不对?做一个事情,可能很多人都会参与到,虽然是你的主意,虽然是必须有你的命令才能做成,但是帮助的人也有功德。所以做好了事情,不要自专,就把功德与下共之,跟大家共同分享。是因为他们的帮忙,你要懂得把功劳给别人。


“教不能勿怠”,教化众生的事情不能松懈。要改变风俗民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不能因为它不简单所以就怠惰;不能因为它不成功,所以就怠惰。


“已过勿发”,说人如果有一个小小的过错,过了就已经过了,不要去张扬它。这个意思是说防患于未然是比较上上策,过了之后也有分。这边说已过勿发,而不是已罪勿发,过跟罪是不同的,过是小的,而罪是大的。那么一个人犯了罪就必须要抓起来了,没有所谓勿发的事情。


但是小小的过咎,我们可以不计较,因为什么呢?因为他可能是说句话不恰当,做件事稍微不恰当,但是未危及到众生,未危及到他人的安危,也没有造成实际上的祸患,那么这种东西叫做过。过可以原谅,可以不计较,可以事后再来对他做谏诤,做补救,而不一定要小小的过呢,一定要置人于死地,穷追猛打啦,这个有失大人的气量。


当然看到这句,各位就不要误会,以后任何人犯什么过,做什么多大的错事,我们就都不说,倒不是这个意思,要分大小啦。


“失言勿掎”,这个掎是牵制的意思,就是如果有人失言,一时失言我想大家都会有的嘛,不要穷追猛打。因为偶尔讲错一句话,用错一个词,这难免也都是会有的现象,也许他的原意并没有怎么多坏,但是那个话就是稍微口直心快一点。那如果是你的对手、你的敌人,当然你就会穷追猛打,这也有失君子风范,我们要看其大纲,看其大略,而不是抓住一句话穷追猛打。


“不善勿逐”,一个事情如果考虑还未完善,不要立刻就放手去做,要经过深思熟虑。深思熟虑之后,纵然所有的办法都没有办法,只好从里面选出一个办法,那这也算是深思熟虑过的。


那对于管理众生而言,随便下一个指令,做一个命令,都是影响众生非常非常远的,没有考虑到深思熟虑的时候,不要公布。一公布大家做起来,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然后骂的狗血淋头,骂的对政府的威信尽失,这都不是很好的办法。我们在近代的施政上面会常常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个政策出去个两三天,被骂臭头了,马上改啊。这个事情也常常有的了。


“行事勿留”,做一个事情,风行雷厉,要有效率,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拖拖拉拉。


“君子入官,有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一个有德性的人,他出仕为官,把以上这六项做好,尤其是功德不要揽在自己身上,对别人要用更大的气量,不外乎是这些。然后再来最后谈到做事情要有效率。如此能够身安,能够誉至,然后时间久了,政治风范就能够被你树立起来了。


“且夫忿数者,官狱所由生也;”另外还有六件事情是要去除的,刚刚讲的六件事情是要去做的。


第一是忿数者,官狱所由生也。忿,是愤怒、怨气;数是常常。常常有怨气,怎么样一个为官的人还常常有怨气,这种人其实也很多啦。当然这是由于习气毛病使然,就是未为官之前,平常做一个小老百姓之前,碰到什么事,只要不如己意,就会愤愤不平,别人做的比较少,自己也愤愤不平,常常有很多怨言。那你对别人有很多怨言,别人自然对你有很多不满,那些斗争就要起来了。


官狱所由生也,官狱指的就是斗争,不一定是抓去关,那种官狱。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同事跟同事、同僚跟同僚之间的斗争,就由这些常常言语的数落抱怨而生出来。所以如果有在家庭里、在公司里,有一点点不如意,吃一点亏,就常常很多抱怨的人,实际上是当不了什么大主管的,人如果给他领导那是不得了的。为什么?因为上面的人会抱怨,下面的人会放大十倍,所以有这个毛病的升不了官,那也怨不得别人的。


“拒谏者,虑之所以塞也;”这个拒谏,就是拒绝别人的诤谏,拒绝别人的批评,没有雅量来接受人家一些对的批评。虑之所以塞也,那么他的思虑必不能周全,因为一个人思虑总是有一个方向,有一个限度,那如果我们集合众多人的智慧,事情往往可以想的更深远,更周全。


“慢易者,礼之所以失也;” 慢易,就是看轻小事。易,就是小事情。容易办的小事情,就一副轻蔑的眼神,轻蔑的口吻,好像这个事根本不必你来办。“办这些事情的人都是没脑袋的”,那种话一出,礼之所以失也,这个礼之所以失是因为这个人既然会看轻小事情,就是必有傲气,一个有傲气的人必然不肯弯腰,不肯弯腰的人,那个礼到那里都要失去,这个节度就没有办法像古圣先贤一样让人心悦诚服。


“怠惰者,时之所以后也;” 做事没效率,这个事情总是拖到明天,他总是没有办法跟上时候,总是慢半拍。


“奢侈者,财之所以不足也;”奢侈,花费非常的大,不该花的也在花,他的财用,给他再多的经费,也会觉得不够。


“专独者,事之所以不成也。” 做事情很专横独断,事情往往不能成功,不能成功的原因在哪里?专横独断的人就常常得罪人,常常得罪人呢,就会有人私下给你绊马脚。明明可以很轻松过关,人家却给你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很多事情会办不成。你不喜欢把功劳跟大家来分享,你喜欢表现的非常有智慧,大家都是笨蛋。那这个时候,笨蛋会给你制造问题,那就不晓得的谁是笨蛋。


“君子入官,除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一个君子,有德性的人,要出仕为官领导众生,要把以上六个毛病把它给拿下来,那么可以身安誉至而政从。那前面是讲六个德性,可以做好,那你可以身安誉至而政从,这边是讲说有六个毛病,这六个也要拿掉的。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张九川9

职场须知

淡然唯美Fy

一个有德性的人处世为官,能把“六做”“六不做”这些细节落实,就能身安誉至从政。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安身立命为人处世之道

在人的一生过程中,我们要明了世道格局,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学会做人之道,掌握做事方法,才能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好好过好这一生。学校的课程只会教你知识,重要的处世...

by:牛角尖1

安身健‖大学深处

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这是一个艰难而华丽的蜕变。本书通过南阳理工学院教授、原党委书记安身健的病榻口述,告诉我们,本科院校是怎样“练”成的。

by:玉雕龙

做人做事取舍之道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做人做事需要把握近与远的关系,需要拿捏低与高的分寸,需要懂得内与外的区别。需要注意大与小的...

by:赤尔斯文化电子书

说话办事取舍之道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在人们日常说话办事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则.有明规则.有潜规则。虽然没有人强迫你遵守...

by:赤尔斯文化电子书

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人生关怀:社会(政治)关怀、...

by:世纪文景电子书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

40岁的女人对于自我和世界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年轻时的浮躁与冲动、天真与无知都逐渐被智慧所取代。40岁女人不会抱怨年华的逝去,因为正是如水般流淌的岁月荡涤了张扬...

by:商业财经智慧

AI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安身立命

听了梁老师的课,有许多词touch到了我,附是我听课时记录的关键词。总的来说,梁老师的课是比较接地气的,他虽然年纪不小,但他的心态很年轻,并且善于观察年轻人的变...

by:混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