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2)

2019-12-01 17:58:0504:16 110
声音简介
我们这几天的主题是“关系,即命运”,今天是第一讲“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
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概括性表达。
客体关系理论指的是精神分析发展的第二阶段,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这三句话中的性格,就是自我、人格等词汇的同义词,也可以是“问题”的同义词。理解了这三句话,就可以看到,命运是如何轮回和破解的。
与客体相对应的词语是主体或自体。“自体”是我们作为人的基本体验,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主要的组织,从超级纵向整合的角度讲,它囊括了包括自我在内的所有心理构成。自体 Self ,自我 Ego ,这样翻译的话,可以把我们有点混乱的术语体系都统一起来,“自体”就成了通常理解的“我”,而“自我”就只是“意识层面的自我”。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对任何人而言,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你自己。当你发起一个动力时,你这个动力必然要指向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客体。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不过比较多的是指向一些所渴望的人,也就是你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最初的重要客体,首先是有三个:妈妈的乳房、妈妈和爸爸。其他在你小时候出现的重要人和物,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宠物和一直陪伴你的公仔等,也都可能成为你的重要客体。弗洛伊德认为,对婴儿而言,第一个存在的客体是妈妈的乳房,然后是妈妈,最后是使婴儿满足的其他人或事情。
一个人的重要客体很多,但正常养育下,父母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所以内在关系模式可以视为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之间的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这两个概念,是由此而来,可以视为是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通俗化表达。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最初的时间是多久?客体关系理论特别重视三岁前。而完整的考量,是可以放到6岁前。所以可以说,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性格,是在6岁前定型的。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他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这样就意味着,父母等养育者如何对你,会导致你不断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这就构成了命运。
不过,在新的关系中,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对方也想重复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两个人会持续地进行较量。这就意味着,新的关系,会提供改变的可能性。所以有了第三句话——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如果一位精神分析师,对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动力特别清楚,并且也通过长期的被分析,而充分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那么,他就可以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走向疗愈。所以,第三句话还可以这样表达:性格,在关系中疗愈。
去年北京一位英国的精神分析师讲了她的一个治疗故事:
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有极强的破坏欲,他在幼儿园和家中会大肆破坏,也会攻击小朋友,于是被送来治疗。

在治疗室里,他也一样把房间里的建筑模型弄塌,把东西丢了一地,还弄坏了一些东西。

除此之外,他有一个不断重复的仪式化行为。他会把纸巾撕得粉碎,然后再将碎末塞进一个电风扇里,很自然的,电风扇的风,会将碎末吹开。

一次,看着小男孩再这么做时,分析师问他:你不断地把纸巾撕碎再放到电风扇,让风把它们吹散,这是你的感觉吗?你靠近妈妈的时候,是不是也常常觉得,妈妈身上像有一股冷风,会把你吹得粉碎?

这个小男孩说是。他的破坏性行为因此被理解了,之后,把纸巾碎末塞进电风扇的仪式化行为就消失了,其他破坏性行为也基本得以控制。
这位分析师是怎么理解了小男孩的行为的呢?因为她看到,电风扇圆圆的,很像乳房的形状,而且中间有一块凸起,这也像是乳头的象征。最重要的是分析师还了解到,小男孩的妈妈患有抑郁症,虽然很有意愿照顾孩子,但情感总是冷冷的。
一切都是一切的隐喻,把这些信息串到了一起后,分析师联想到,小男孩将纸巾碎末塞进电风扇的行为,可能就是他在生命最初靠近妈妈乳房时感觉到的隐喻,他对妈妈热情的渴望,像是被一股冷风给吹散撕碎。
之所以能这样联想,也是因为她的客体关系理论的素养,从理论和体验上都知道,妈妈的乳房对孩子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有些特别,可能你会想,这和我有什么联系?我们可以举一些普通的例子。
有时候,我们在饭桌上玩识人游戏,说某某某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这个游戏中的准确度,常常准得有点可怕。这种识人的准确度,是怎么来的呢?
我认为来源有两点:一个是我们的直觉,一个就是我们有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素养。
这个概念最简单的理解是这样的:你当下的关系模式,反映了你内心的关系模式,也就是你童年时和父母等养育者的关系模式。
这有很强的对应性。比如在吃这件事上,就会变成:你当下和食物建立的关系模式,重复着你童年时和原初食物的关系模式,也就是你怎么吃饭,反映着你曾经怎么吃奶。对于吃货而言,这句话很要命。
这还有更普遍的对应性。比如,你现在怎么和女人打交道,这源自于,你小时候怎么和女性家人打交道;你现在怎么和男人打交道,也常源自于,你小时候怎么和男性家人打交道。
我们今天主要讲了理论,明天和后天会深化理论,讲更多例子,来帮大家形成一个意识:通过一个人想在当下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你可以看到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真有了这个意识,你就有了一双精神分析师的眼睛。
今日得到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去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他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在新的关系中,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对方也想重复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两个人会持续地进行较量。这就意味着,新的关系,会提供改变的可能性。
如果一位精神分析师,对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动力特别清楚,并且也通过长期的被分析,而充分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那么,他就可以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走向疗愈。于是,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表达: 性格,在关系中疗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塑造你的性格

【内容简介】良好的性格特征,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怎样形成的?成功需要怎样的性格特征?怎样塑造自己走向成功必备的性格?在本书中我们将一起探...

by:中广影音_知识频道

畅聊关系识性格

节目主题:从出生到坟墓,生命只有这么一条路,各种“关系”伴随着每个人的全程,所以才精彩!让我们一起唠明白这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关系”中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性格...

by:如沐春风3

停止你的内在战争

《停止你的内在战争》是一本关于心灵平静和内在和谐的启示性读物。本书通过深入探讨内在冲突和矛盾,引导读者学会如何停止自己内心的战争,迈向更加和谐与平静的生活。

by:青谷_若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亲密关系的疗愈之道

在关系中,自我觉察、疗愈、成长。适合普通人、心理咨询师,等等。

by:刘榆红

找回你的内在力量

张德芬倾情推荐!每个人都拥有“被禁锢的女性能量”疗愈释放这些能量从心而行,绽放生命!

by:融儿_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有创伤的内在小孩要发展成一个自信的、健康的、阳光的、能够自我认同的内在小孩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拥抱内在小孩,就是拥抱最真实的自己。

by:烂漫生长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只有学会不断看见他ta,疗愈ta,让ta与我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自我才会完整,才能真实地感受快乐!

by:心理咨询师沈山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当我们遭遇伤害,我们的自我就会停留在当下的年龄,变成一个“内在小孩”。内在小孩会记录下当时的感受,渴望爱的、不甘心的、...

by:美辰star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内容简介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当我们遭遇伤害我们的事情,我们的自我就会停留在当下的年龄,变成一个“内在小孩”。内在小孩会记录下当时的感受,渴...

by:白云ymx

性格心理学:别让性格毁了你|你的性格怎么改

每一种性格的人都应该认真地审视自己,在努力发挥性格优势的同时,也要尽力抑制性格中的负面的东西,以提升个人魅力。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85%归于性格,...

by:有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