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道德经》分享—第二章1

2022-10-13 10:36:1203:55 142
声音简介

大家早上好。努力学习,提升自我, 成就同事和合作伙伴创造更大价值。


今天是周六。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道德经》第二篇前半段的感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前半段讲述的正是哲学所说的辩证法,“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的发展是由它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推动的。”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有对立的两面组成的,有黑就有白,有正必有反,这些都是相比较才存在的,相辅相生。比如生活中冬天你感到寒冷,那么晒太阳感受温暖使你舒服;饿了吃饱就觉得舒服;工作疲劳了休息使身体觉得舒服……这些都是你平常没有注意,但是有了比较才会感受到。如果大家都说这事是美的那一定有不美的地方,美与不美是相对的。譬如现在以廋苗条为美,称为骨感美,但过廋瘦骨嶙峋那是病态了,而我们唐代以胖丰满为美现在的骨感美到唐代就不美了,当然如果太胖那在唐代也是美了是病态了。


学国学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老祖宗表现形式真的很讲究意境,不说明白,点到为止,就是让大家自己去想去悟,玄之又玄。比如我们中国古典诗词、国画有个常见的描绘手法“虚实相生”。相信大家都读过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前两句写诗人春日想要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该是失望遗憾的,但是后两句诗人由眼前看得到的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而联想到了墙内看不到的满园春意,这不就是无中生有里边延伸出来的景致吗?还能令人由失望的情绪转为欣喜,甚至给人以精神上的启示和鼓舞,使得诗歌景中寓理,更富有情趣,因此才能经久流传。以及可以从很多古典作品中感受到我国园林的设计,不光是实景更多的是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雨打芭蕉、月满西楼……这些风声、雨声、花影、月影也给了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还有我们的国画,讲究留白。正是因为画面中的实景和无相的留白相结合才会让人觉得诗情画意,浑然天成,风雅自在其中。譬如我们公司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有许多问题,从另外个角度来看,那是好事,我们只有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就能把坏的一面转换成好的一面。譬如我们现在的电热毯,市场占有率和整体销售都做的比较好,但一定要居安思危如果没有上涨空间那就一定会下滑。


“对立的双方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这是我理解的《道德经》第二篇部分心得,下周我继续分享第二篇后面的心得。谢谢大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诵读|老子道德经解读|道德经速记|道德经背诵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力大师娅娅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道德经

《道德经》原名《老子》,汉代的河上公所著《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为《道经》37章,《德经》44章,故有《道德经》之名。《道德经》作者为老子(又名老聃,名李耳...

by:清泉顺心如意

道德经

最是经典值得学习

by:晓静_艾多美跨境电商

道德经

主播寄语:喜欢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by:芳云碧草

道德经

《道德经》一书中蕴藏了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综合了古代仙人阴阳对立和对立统一的观念,并加以发展和创造,在中国...

by:如梦_r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