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1.5让员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2020-01-14 21:19:0908:01 70
声音简介

■ 让员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有些管理者虽然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对员工的关心,但认为关心员工就是为了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的潜能发挥到极限,终极目的是为了企业的效益。如果对员工的关怀措施仅仅是对员工的心理进行调节,使员工更加符合经营和效率的需要,希望员工为了企业效益“无私奉献”,不断地加班加点,甚至超过人的生理、心理负荷为企业创造效益,让员工为此而透支了自己健康。这种做法在特殊情况下无可厚非,但如果长此以往就有问题了。这本质上是一种“母牛社会学”——给牛吃饱了,母牛就会产奶,并不是真正关心员工,也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道。

企业要想做到真正关心员工,就必须发挥自身广泛联系员工的优势,融入员工之中,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想,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办事,才能被员工看成“知心人”、“贴心人”,赢得员工信赖,使其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管理者对员工的冷暖麻木不仁,对员工的需求视而不见,对员工的利益漠不关心,企业就会被员工抛弃。管理者一定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自愿自觉地、实心实意地为员工服务。

在丰田集团,高层管理者大力提倡社团活动,如车间娱乐部、女子部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丰田对社团活动所寄予的另一个莫大期望,是培养管理者能力。因为不管社团的规模大小,要管理下去就需要计划能力、宣传能力、管理者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另外,整个丰田企业的活动也很多,综合运动大会、长距离接力赛、游泳大会等,每月总要举行某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总经理、董事等管理者只要时间允许都会参加,与员工一起联欢。所有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增进了员工对企业以及管理者的感情。

追求人文关怀、强化人文关怀是社会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文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企业内部,人不仅是企业行为的主体,也是企业行为的主要客体。企业提供给员工的不仅仅是生存手段,更是生活方式。如果不对企业的效益进行伦理追问,那么企业的社会价值就值得疑问了。国际社会制定了SA8000体系,对企业的人文关怀作出了严格的规范。我们国家的劳动法规对员工的劳动时间做了规定,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

要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就得提高员工的情绪,并激励这种情绪维持下去。关爱应是员工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关心关爱,这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表现在:开展培训、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为员工展示自己才华提供舞台,帮助员工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为员工排忧解难,关心员工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让员工感受亲情,感受到安全、温暖的“家”的感觉;努力维护员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权益,敢于表达,善于维护员工的合理合法的权益。那么,管理者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有一种方法——经常制造一些令人兴奋的事情,可以让管理者如愿。

美国的凯姆朗起初是一家为住宅的草坪施肥、喷药的小企业。凯姆朗的管理者杜克对员工的关心是出于内心的感情,而不是装腔作势或沽名钓誉。一次,杜克提出购买莱尼湖畔的废船坞,把它改建为企业员工的免费度假村。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杜克放弃了这项超过企业能力的计划。但是,杜克关心自己员工的热情并没有停止,不久,他又想在佛罗里达的沙滩上修建企业的员工度假村,但这项计划的开支也大大超过了企业的能力,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不得不再次劝阻他。杜克并不是不知道企业的财力,他明白,这些超过承受能力的计划结果将会是什么,但为了让他那些辛勤劳动的员工们过上好的生活,他可以抛开这一切。

后来,杜克瞒着企业的财务人员,买下了一条豪华游轮,让员工度假,又包租了一架大型客机,让员工去华盛顿旅游。这一切耗费了企业的大量资金,但杜克对此却毫不在乎,他的心中只有他的员工。正是他这种强调“爱的精神”的思想方式和经营模式,使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凯姆朗企业已拥有了上万名员工,营业额高达几亿美元。

人是社会的主体,物不过是人类活动的对象和手段,终归要以人身心的发展为目的。经济上的损失是可以弥补的,而人的生命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人第一时间赶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要求对被掩埋在废墟底下的生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作出百倍的努力去抢救,并不惜一切代价从全国调集千军万马,夜以继日地抢救那些被掩埋的生命,这说明生命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马克思曾说过,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是超越“人对人的奴役”与“物对人的奴役”以及脱离“资本对人的异化”。企业的一切制度、措施都必须首先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安全、健康和发展,着眼于人性的开发和完善。

在企业内部,企业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与员工虽然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彼此存在着一种利益上的依存关系。企业是全体员工的“生命共同体”,这不仅是企业内聚力的根基,也是共建“心理契约”的基础之所在;企业应是员工温暖的家,是员工实现自我、成就自我的舞台,企业的目标是企业成长和员工安全、健康发展双重目标的统一。在注重企业效益的同时,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充分尊重员工的安全权、健康权、生命权以及发展权,使员工在工作中人性得到完善,人格得到升华,这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总之,创造关爱员工的企业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同时也能够给员工提供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法国企业界有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爱你的企业。”国外有远见的企业家从劳资矛盾中悟出了“爱员工,企业才会被员工所爱”的道理,因此,采取软管理办法,让员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的确可以创造出若干员工与管理者“家庭式团结”的神话。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

【内容简介】对80后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管理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帮助80后管理者轻松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使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帮助80后尽快成为企业真正的中流...

by:欢喜传媒

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

80后在目前的社会各个层面中已担任起中流砥柱的角色,成为了企业的中坚力量。对于80后这批管理生力军,他们有自身的优势。但由于阅历和经验的问题,他们往往又不是很成...

by:小易_my

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

本书在讲述印后管理者可能面对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的同时,通过实际案例为读者提供真实场景再现,并指出80后管理者应该掌握的相关管理技能。为消除“80后管理者”的能力恐...

by:末白_w

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

80后在目前的社会各个层面中已担任起中流砥柱的角色。成为了企业的中坚力量。对于80后这批管理生力军,他们有自身的优势,但由于阅历和经验的问题,他们往往又不是很成...

by:惬意A

称职的80后管理者

80后在目前的社会层面中已担任起中流砥柱的角色。成为了企业的中坚力量。对于80后这批管理生力军,他们有自身的优势,但由于阅历和经验的问题,他们往往是心有余力不足...

by:多彩的秋

经营与管理 做一个称职的80后管理者

《孙子兵法》说:“克敌,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管理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by:易拉得得

称职父母必读的15本进阶好书

吃的饱,穿的暖孩子就能拥有完美童年吗?答案是未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在成长中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吃饱穿暖的生理需要,仅仅是第一步,其他方面更重要。对孩...

by:商业进化论

反穿之我家太子不称职|穿越|爱情|AI专辑

【作品介绍】第一次结婚,新郎和姐姐在一起,第二次结婚,只是一场交易,第三次结婚,只是试婚他说我尊重你的决定,而她却说,我已经结过三次婚了,不想三次的洞房花烛都...

by:高甜团宠小剧场

轻管理:和90后员工做朋友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新生代轻管理方法论,意在帮助管理者解决90后等新生代员工难管理的问题,从90...

by:电子工业_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