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谁都无法逃出天地间的因果定律,那有没有趋吉避凶的好办法呢?治理国家要有大纲,人生要活得正确而精彩、不迷失于名利,同样有章可循。


尽心下·第七章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尽心下·第八章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尽心下·第九章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尽心下·第十章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尽心下·第十一章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尽心下·第十二章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下一段。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说,我今天开始就知道,原来杀了人家的亲人的因果报应是非常重的。

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说,杀了人家的父亲,人家会杀你的父亲报仇;你杀了人家的兄弟,人家会杀了你的兄弟去报仇,所以你杀了人最后还是回到你身上。

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可是你却会说,你的父母兄弟不是你杀的,是别人杀的,其实是一样,“一间耳”,一点点的差异而已。怎么说呢?因为你先杀了人,最后人家报仇就杀了你的人,对不对?你杀了人家的父兄,最后人家报仇杀了你的父兄,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说,是你借着别人的手杀你的父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而事实这样说应该比较相近,这叫做“一间耳”,一点点差异而已,你只是没有亲手拿着刀而已呀!

这在说什么事情?这是在说因果报应昭昭不爽,这个争权斗势的人是多么愚蠢,放出去的鸽子最后总会飞回老巢,对不对?江湖上有一句话说“出来混就得还”,不是这样吗?所以你做的事情最后回到你的身上。行仁的人则可以免祸,残暴的人自遭咎由,这是势之必然,所以看得远的君子永远是好生而恶杀。古代有这样的理,就是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共戴天什么意思啊?不跟他共居于一个天下。如果他杀你的父是合义理的,在古圣先贤的眼中是不能报仇的;如果他杀你的父,父是你天下最大的恩人,他把他杀了,儿子要替父亲报仇的,报仇到什么情况可以不报呢?他如果逃出了这个天下之外,我可以不报,在天下之内我还要不断追索他,古人是这样的。因为这样,所以没有人敢随意杀人。因为他随意杀人,他就知道那个果报回来是很重的。

各位你看,事情也很奇特,学佛不是教你放宽心量原谅人嘛?原谅是对的,如果他杀人是合于义理,是一点不计较的。我父亲犯罪本来该被判死刑,我能够怪谁吗?我的父亲杀了人,后来他又被杀,我能够怪谁吗?但是如果我的亲人被杀,是不义而杀的,这个人那我要去救助,救助不了要去复仇。古人是这样的,因为有这样,这个社会其实不会更乱,其实是会更安定的,它是有道理的。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说,古时候设关卡是为了要抵御坏人、盗匪等等。万一进来怎么办呢?我们就设个关卡检查,只是为了这样而已;“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现在设关卡的人是干嘛呢?本身就是要暴虐人民用的。怎么说呢?出入的每一个人都要征一点税,有没有?给他为难,你不留下钱,留下买路财的话别走。像这样的情况,就是政府自己设一个关来为暴了,这是反其道而行了,所以久而久之,上下的民心就背离了。

这一段是孟子在思念上古时期政治的纯真,到了战国时侯样样都已经不成人形了,在感叹的意思。

下一段。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孟子说,本身你不去行这个道德,“不行于妻子”,那么这个道德你要去推广,就连身旁的妻子也推行不了,那别人还用说吗?是这个意思。

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如果你使用人、使唤人不合义理,“不能行于妻子”,你连妻子也使唤不了,更何况别人。这意思是说,凡事要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去落实。

讲简单一点,好比说,一个公司的老板他私生活很奢华,他却告诉他的员工说要节俭,这样就有点困难了。对不对?讲到在公司用电要节俭、用东西要节俭,连用卫生纸也要节俭,可是你看老板的私生活非常浮华、海派,有没有?那这个要求做不到的,别人是不会听他的。所以《论语》里面不是有一句话吗?说“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说学问做起,怎么做?从自身来,先别要求别人,别人怎么样是别人的事,他的德性他承担,你的德性是你承受。先从自己身上来,不怪别人的。

 下一段。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这个“周”就是很充足、很周全。对于货财、财利很充足,“凶年不能杀”,即使碰到饥荒的年也饿不死的,因为你有很多钱你可以买东西,你平常有储蓄。“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对于你的德非常充足,养得非常饱满,邪世不能够乱你的志向。这个德就是一种深层长养的思想、行为、举止这些都算是德。德性平常就要累积,在邪世的时候才不会无所适从,这样的意思。像现在就可以说是一个邪世,大道、小道、邪说四起参差不齐。我们对于“德”这个字如果没有一点认识,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正道,你并不了解,你就会开始哗众取宠,你会尚玄好奇,就不在正路上。

下一段。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孟子说,好名的人、想要求不朽之名的人,“能让千乘之国”,好名的人只要名,其他什么都肯让的。然而他让什么,目的都是为了求一个名。让到什么东西最大?历史以来让国的也有啊。燕国的国君叫做哙,让国给子之,结果被软禁,闹成一个国破家亡了,他就是为了什么?为了求一个尧舜之名,尧舜是真心的让而且是求贤人,这个燕王哙不是,让给一个昏昧的人、野心的人,然后想要跟尧舜一样齐名,这怎么可能呢?所以好名之人看起来像个大善人,其实是以最廉洁的手段行最贪执的一个事实,这种人是有的。“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如果不是好名的人,叫“苟非其人”。不是好名的人是怎样的呢,便是好利的人。孟子的意思就是说,哎呀,看一看社会只有两种人,一个人不是好名就是好利。在黄河边有好多的船,千帆齐发,好多船,那个智者说没有好多船只有两艘船,怎么只有两艘船呢?一艘为了名,一艘为了利,其他没有了。你看起来几千艘船,其实就是两艘船而已。真的是这样,人世间就是这么一回事,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不是好名的人便是好利。“箪食豆羹见于色”,他会为了一点点的箪食豆羹,“箪食”就是用一小小的竹篓装的饭,“豆羹”就是用一小小的碗装的汤,为了一点点的饭,一点点的汤,意思就是说一丁点财利,就争得面红耳赤,叫做“箪食豆羹现于色”。这两种人都是不对的,但是要论起说哪一个的恶比较大呢?是前者不是后者。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的,虚伪比较大;至于这个好利之人,他们在争夺利的时候他们都承认他们在争利,明明白白的,所以这个恶,前者为大。

在《菜根谭》里面有这么一小段,它说心就象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物欲就是财利,贪这个贪那个,当它发生的时候,就好像明珠被埋在泥沙里面。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但如果我们是贪名,我这样做所以我很廉洁;我这样做所以很伟大,以这个情识贴进你心的时候就好像明珠喷上了油漆,或镀上别的东西了。泥沙洗涤犹易,银黄除去最难。反正作恶的人他都知道他的错,所以你说你错了,他说:“哦,对,我错了。”叫他改,他说:“哦,我应该改。”可是那个好名的人却不是这样。他做的事情沽名钓誉,他做的事情看起来都是善事,你叫他除去,除不去,为什么?因为他做的都是对的,不过他内心里有一丁点不净的心思,是贪名的,那个要除去很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所以,求学不患垢病,我有一点嫉妒什么的,这个容易去除,为什么?因为容易指正也容易知道。“而患洁病之难治”,我们常常会有一句话原谅自己,哎!我呢,就是太过完美主义,有没有?然后讲这个话还有一点沾沾自喜,所以这个病一辈子除不去,这就是“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事情错了很容易指正,这个道理只要被净相一攀附上来,一辈子都很难除的。《菜根谭》这段的意思,大略也就是《孟子》的“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这整段的意思是相同的。

下一段。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说,你不亲信有仁有义的贤人,那么这个国家看起来就空虚的,为什么?因为人才都去了,国家没有人才就无以为宝。这个国家看起来没有文化,层次很低,没有德性,叫做空虚。并不是你很多高楼,社会很繁荣,你的地铁很多,然后就叫做国家繁荣吗?不是。在古圣先贤眼中,没有贤人,没有高瞻远瞩的人,叫“国空虚”。

无礼义,则上下乱。礼是定上下之份位,义是辨所当为的志向。一个事情要分辨怎么该为,大小先后先排定好,激起一个人要顺着这个次序去办的志向,叫做礼义。没有礼义这些规矩,上下份位就乱,天下就大乱。像现在的天下就大乱,这个自由世界就常常有这个事情发生,有时候还不如那些古代的夷狄之邦比较好。古代为什么夷狄之邦比较好?古代的夷狄之邦大头目讲一句话,下面的小喽罗鸦雀无声的,讲一句大家就一起走,你看他还产生出一点力量。

无政事,则财用不足。什么是政事?激励人民做有益的事、养民的事,就叫做政事。匡正国家,使我们的民生乐力、百姓富足,就叫做政事。如果你没有去注意政事,你却违背了百姓农忙的时间,你看得不够远,没有做适度的安排,“则财用不足”,因为税收就不够了。你生之无道、取之无度,那么财用就会不足。

这段在讲什么呢?是说,治国说起来难吗?治国说起来大纲就是这样而已。怎么样?亲贤、礼义、政事,政事是在最后面的。各位,你记得,因为政事该办什么事,很简单!不外乎交通、国防、教育,不外乎这些事,还有什么事?政事简单,难就难在哪里?礼义。而礼义出自哪里?贤人。贤人贤在哪里?不是只有政事,重要的是礼义。那我们现在回过来看我们现在的世界,各位,礼义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连尊敬老人都说为什么我要尊敬老人?小学生爬起来跟七十岁的老人打架,打成一团,你有看过这事吗?好可悲。这个社会上常常都会有的。员工骂老板是猪的一大堆;臣下骂他的国君为昏君的一大堆,没那么昏也骂得那么昏,所以君也昏、臣也昏,举国昏昏沉沉,你有没有发现?电视打开,真是不能看。其实世界还不错,但是他们骂来骂去,感觉不忧郁也很难。这个就是治国大纲,最重要的现在我们不重视;最不重要的,而我们现在也没办好。

不要讲治国,回过头来人生也是这样,要活得正确而精彩也不过如此,亲近贤人,施行礼义。至于事情该怎么办,那一些你个人的琐事,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黄庭禅官网 https://www.htz.org.cn,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黄庭禅小树苗内心成长营,添加交流群请加志工微信号htzchina

潇凡666

精彩

回复@潇凡666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酒醒何处3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这应该是指一个人为名可以让千乘之国,但是若要让给的不是特定的人,就让他让出一筐饭一碗汤,也会露出不高兴的神色来。

笨笨的素素 回复 @酒醒何处3

箪食豆羹现于色,按照您的这个说法讲不太通能

笨笨的素素

箪食豆羹现于色—为蝇头小利争的面红耳赤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0825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30316

张闳程

感恩张讲师

枣健康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