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法治思想研究》(2/2)【廖名春】

2020-02-19 17:30:1809:09 263
所属专辑:荀子的智慧
声音简介
《荀子法治思想研究》(2/2)

作者:廖名春

他(荀子)既反对“以世举贤”,又反对“以族论罪”。反对“以世举贤”是战国时期的时代潮流,其中反对最力的是法家。但法家又以酷法严刑治民,他们不但没有否定“以族论罪”,反而主张族诛连坐,如商鞅的“造参夷之法”(夷三族)和秦始皇李斯的“以古非今者族”等都是明证。可见荀子这一严格的法制精神,就是法家也远远不及。

由此出发,荀子在《正论》篇中,对“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之说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这是世俗之见,并非古之治世真有象刑。
因为如果用象征性的刑罚,就是重罪轻判,其结果必然是“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罪(恶wù)矣,乱莫大焉”。
他说:“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徵(惩chéng)其未也。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非恶恶也。”
认为用刑罚处治犯人的目的,就在禁止暴行,反对作恶,并且警戒以後发生的罪行。如果杀人的人不被处死,伤人的人不被判刑,这就叫做纵容暴行,宽容犯罪的人,这就不能反对作恶了。
于是,他甚至提出了“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的主张,认为社会安定是由于刑罚重,社会混乱是由于刑罚轻。
但这是在“刑称(chèn)罪则治,不称罪则乱”的前提下提出的,并不是说要加重轻罪的刑罚,与法家的“以刑去刑”的观点还是有所不同。

“人治”,抑或“法治”,是先秦儒法两家争论最烈的一个重要问题。儒家首倡“人治”,法家则力主“法治”。荀子虽然是先秦儒家中最重法的一个,但在这一争论上,却仍然坚持“人治”,因而屡屡被今人所诟病。“人治”、“法治”之争的核心是指在治国中起决定作用的究竟是“人”还是“法”,荀子从法理学的高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首先,他提出了“有治人,无治法。”(《君道》)的观点,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人而不是法,必须有好的统治者才能治理好国家。他虽然也承认“法者,治之端也”,但在他眼中,法毕竟是作为统治者的“人”制定的。
所以他又说:“君子者,法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君道》)
既然“人”与“法”是源与流的关系,因此他的结论是法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作为统治者的“人”的好坏。

其次,他认为即使有了“良法”,还得靠人来掌握和实施,否则,法再好也只是一纸空文。
他说:“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zhòng);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君道》)
后羿的射箭方法没有失掉,但不是代代都有后羿那样的神箭手;禹的法律仍然存在,但夏朝不是世世都有象禹那样的圣王。所以说,法是不能自己发生作用的,依法类推也不能自动进行。有了善于治理国家的人,那么法就能起作用,否则有法也如同无法。

第三,他认为国家大事非常复杂而又经常变化,法律既不能概括无遗,又不能随机应变,得依靠人的灵活运用和当机立断。“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君道》)
总之,他通过对法的起源、法的实施、法的局限性的探讨,归结为人决定法、法取决于人。

荀子人治胜于法治的这一思想在理论上有重大的失误。
第一,他将“治人”与“治法”相对立,本身就不科学。法为人而立,为治而设,它是“治人”治国的凭借和工具,和“治人”并不存在矛盾关系。法只是将“治人”之“治”固定化、长期化,本身就应是“治人”的产物。
第二,法律是可以不断完善和补充的,荀子只看到其不足的一面,忽视了其发展的一面。
第三,有法不依并非法之过,而是其所谓“治人”不“治”之过。

荀子为什么对“治法”缺乏好感?
除了其受儒家传统的礼治观、德治观的影响外,最大的原因当是对法家严刑苛法、反人民性的反感。不可讳言,现实世界的“法”,不完全是“良法”,“恶法”也不少。
《荀子 • 王霸》称“无国而不有乱法”,又称有“霸者之法”、“亡国之法”。以“乱法”、以“霸者之法”、以“亡国之法”治国,从古以来,屡见不鲜。所以,一般性地讲“法治”,荀子自然就不感兴趣了。

荀子引法入礼,以礼为本,以法为用,这给儒家传统的礼治观、德治观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就是在强调“以法治国”的今天,也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 本文作者:廖名春 廖名春教授为中国先秦史学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坚持研究传播荀子思想,为中国乃至世界荀子思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权威人士,深受广大荀子思想文化爱好者的推崇,著有《荀子新探》等著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

by:扎西德吾

荀子

义工介绍:大家好,我是姜莹莹,一名在校大二学生。我热爱公益活动,曾多次参加社区、学校的志愿活动。希望通过朗读帮助更多的人了解阅读、爱上阅读。音频类别:m4a录制...

by:了凡积善之家FM

荀子

百家争鸣之集大成者

by:善德巨在

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by:故磊溪边

《荀子》

天道自然,人之性恶~

by:且听风吟的精神乐园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by:小柒沙

荀子学院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荀子学院》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