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伯根四问(2)

2020-03-22 12:59:5519:37 164
所属专辑:基因的故事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主播基因的故事,欢迎您收听新专辑《动物为什么这么做》。上期节目咱们聊了丁伯根四问的前两个问题,也就是动物行为的功能和机制。这期节目呢,咱来聊一聊剩下的另外两个问题以及相关的动物行为的例子。

首先,咱说一下动物行为研究的第三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发育。一说到发育,我们脑海中最容易浮现和联想到的是外部形态的发育,而非动物行为的发育。那是因为动物外部形态的发育是显而易见的,而动物行为的发育则是不那么明显的。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发育的例子,便是两栖纲的无尾目的一类动物了。说点通俗易懂的,就是蛙类和蟾蜍类的动物。无尾目包含了三个亚目31科,5000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他们的变态发育是我们从小到大生物学课本里最常举的一个例子,小蝌蚪找妈妈也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无尾目的动物从受精卵开始,到蝌蚪,到带有尾巴的幼蛙再到成体,简直就是动物发育的活生生的例子。因为这种变态发育实在是太明显,太显而易见了。


(矫野松, 1961年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然而,我们所观察到的,最容易注意到的是青蛙的外形的变化。那么,他们的内部器官在发育中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只不过是我们并没有察觉到而已。比如,在蝌蚪形态的发育阶段,他们是有鳃的,并且用鳃来进行呼吸。但是在发育过程中,鳃逐渐退去了。不光是鳃,其他的器官在发育过程中也会在结构和体积上都有变化。比如说,最重要的神经器官,青蛙的脑,在发育过程中,肯定发生了某些变化。而脑是控制动物行为的最重要器官,那么脑部的变化,肯定会导致青蛙在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的改变。比如说,在北方,青蛙会在夏天的充满水的池塘或者河边卖力的鸣叫,他们在在干什么呢?这是联系声乐,参加中国好声音么,当然不是。鸣叫的青蛙,是雄性的青蛙,为的是用此来吸引雌性已达到求偶的目的。虽然,我们听起来,青蛙的声音都是“呱呱呱”的同样的叫声,可是对于雌雄青蛙来说,她们却能准确的分辨出优劣,选择更优秀的郎君,以身相许。而鸣叫声越优秀的雄性越能吸引到雌雄。这说明,青蛙不是“以貌取蛙”的,而是“以声取蛙”。那么,雄性青蛙的鸣叫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肯定不会是一出生便会鸣叫啊,道理很简单,蝌蚪肯定不会呱呱呱的叫嘛。那么青蛙的鸣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育的呢?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选典型啊。因为刚才我们提到,无尾目有5000多个种,要研究它们每一种的行为,那是不可能的。马克思同志告诉我们,研究事物的时候要用辩证思维,分清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蛙类的研究,科学家们就抓了个典型,它的鼎鼎大名就是,非洲爪蟾。就像我们所熟悉的小白鼠一样,非洲爪蟾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一般偏向于发育这方面的的研究。


(非洲爪蛙,Xenopus laevis,来自维基百科)

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又名光滑爪蟾,是原产于南非的一种水生蛙类。它的成年可以长达12厘米,头部及身体扁平,没有外耳或舌头。其后脚上有3趾短爪,是用来挖泥来躲避掠食者。这家伙没有舌头,所以呢只能利用其前肢搅食水中的低等水生动物。自然条件下非洲爪蟾以小鱼、虾、蟹、昆虫为食,进食时常迫不及待地用前肢的三只长爪将食物拨进口中。用我们山东话说那就是把食物往嘴里扒拉着吃,很傻,很可爱,画面感十足。现在我国国内的宠物市场上可以买到白化的非洲爪蟾,说是白化,其实它们的皮肤有些淡淡的金黄色,有时候被称为金钱蛙。好,说回咱们这次要说的非洲爪蟾的鸣叫行为。我首次注意到非洲爪蟾鸣叫行为的研究实在两年前,犹他大学的一名女教授Ayako Yamaguchi来我们实验室访问的时候,给我们做了她的相关研究。关于非洲爪蟾的鸣叫行为的研究,不单单在行为上,在其发育和神经机制上,甚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上都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室分布在北美的一些大学里,比如说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犹他大学,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非洲爪蟾不单雄性会名叫,雌雄也会鸣叫,但是我自认为叫的没有青蛙那么好听。让我们一起听一下非洲爪蟾的鸣叫。

那么,非洲爪蟾是在哪个发育阶段开始有鸣叫行为呢?其实,我们可以猜测,肯定是在非洲爪蟾的性成熟之后,或者伴随着性成熟出现的。这是因为,鸣叫的目的是求偶,并完成交配。如果鸣叫完成了,未发育成熟,还不能交配,那不白叫唤了嘛。这只是我们的猜测,那么真实的科学研究结果是什么样的呢?说到非洲爪蟾鸣叫的研究,不得不提到哥伦比亚大学的达西·凯莉 (Darcy Kelley),是一名女教授,她在非洲爪蟾鸣叫的社交行为上做出了杰出贡献。早在30几年前,她便对非洲爪蟾的鸣叫发育有了非常详细的研究。在非洲爪蟾的发育过程中,其脑和喉部的发育对歌声的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1986年和1988年,达西·凯莉便发现从幼年到成年的发育过程中,雄性非洲爪蟾的候补肌肉收到雄性激素的调节,发生了明显变化。发育到成年阶段,伴随着性器官的成熟,雄性激素的分泌刺激雄性喉部肌肉细胞的增殖,这使得雄性非洲爪蟾的喉腔比雌雄的大三倍,喉部的肌肉纤维比雌性的大八倍(Sassoon & Kelley,1986; Kelley et al,1988)。这也就是刚才我们听到为什么雄性的声音和雌性明显不同。到了1992年,凯莉的研究发现,如果在发育过程中阉割雄性非洲爪蟾,使其在发育过程中没有雄性激素的刺激,那么不论是外形还是鸣叫行为都很类似雌雄。反过来,如果在发育过程中除去雌雄的卵巢,并注射雄性激素的话,那么她便会雄性一样鸣叫。这更加证明了雄性激素对非洲爪蟾鸣叫行为的发育的影响(Catz et al, 1992)。那么,咱要问了,你不是说脑部才是控制行为的重要器官吗?那么,其脑部的发育是如何影响行为的发育的呢?同样是在1992年,同样是凯莉的研究组发现,雄性激素不只影响了喉部肌肉的发育,还影响了脑部控制鸣叫行为的神经循环的变化(Watson et al, 1992)。总起来看,这有点类似于人类在青春期时候的变声器,男孩子一般在14-16岁,女孩子一般在13-15岁,我们人类说话的声音变化会受到发育的影响。结合非洲爪蟾鸣叫行为发育的例子,我们能看出来,个体发育中行为的变化确实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大问题。,也是丁伯根把发育列为动物行为研究的一大问题重要原因。


(雄性和雌性非洲爪蟾喉部的远轴端和横切面示意图,Schulkin etal.)

 

好了,聊完了以上三大问题,咱们说一下丁伯根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动物行为的进化了。完全的说,就是动物行为是怎么进化的?说到进化,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达尔文全名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关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咱不用多说,大家都清楚。跟发育问题一样,对于进化我们首先最容易观察到的就是动物外形的进化。比如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提到的非常有名的例子,那就是达尔文雀族,或者叫做加拉帕戈斯雀。这是一类近缘的雀鸟物种,包含了4个属18个种。我们知道,达尔文为了增加阅历,探索世界的物种,作为博物学家,达尔文在1831-1836年,乘坐小猎犬号(音译贝格尔号)军舰进行了五年的环球旅行,达尔文会在船舶靠岸补给的时候上岸考察当地的物种。1835年的9月到10月,小猎犬号军舰行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传播靠岸补给的时间里,达尔文在这里考察当地物种,由于这个到的气候多样性和火山地貌的特殊自然环境,使得不同生活习性的的动植物一起生活在这个群岛上。俗语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认为,这说法不准确,应该说林子复杂了什么鸟都有才对。即便是不大的群岛,如果气候地形多样,照样会有多种多样的鸟,或者其他动物。在这个岛上,达尔文观察的动物里,其中有两类动物引起了他的注意,其一是象龟,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龟类,成年体长可达1.8米。其二便是发现了这里的鸟类很有意思。怎么个有意思法呢?这便是达尔文高明之处,经过仔细的观察,她发现,这里的鸟在身体形态上大同小异,但是它们的喙(通俗点说也就是鸟类的嘴巴)在形态上却是明显不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达尔文发现,这些鸟分布在不同的栖息地,很可能是起源于同一祖先,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采食不同的食物,使其喙发生了变化。这项发现,知道今天仍然有科学家继续研究,并深入到了基因层面,证实了达尔文当年的推测。


(达尔文雀的嘴型,MariaAnisimova, 2003

 

这个物种进化的例子,很容易理解,在进化中动物形态为了适应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么动物行为的进化有哪些例子呢?俗话说,鼠有鼠路,蛇有蛇道。意思是鼠也好,蛇也罢,都各自有各自的活动规律,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动物行为物种间差异的粗俗理解。您可能会说了,蛇和鼠老祖宗在几亿年前就分道扬镳了,他们亲缘关系差远了。好,咱们举个近缘关系的例子,你马上就会明白我所说的动物行为在进化中的差异了。在北美,生活着许多种野鼠,它们在进化上是近缘物种,也可通俗的认为是亲戚关系。但是,他们的许多行为却差别很大,比如说田鼠打洞的行为差异。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北美田鼠的挖掘巢穴的行为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种间差异。怎么个差异法呢,哎,您听我慢慢说。咱先说所谓的北美田鼠,常见的物种有哪些呢?有加利福尼亚鼠,仙人掌鼠,高地鼠,阿兹特克鼠,白足鼠,鹿鼠,沙滩鼠等等物种,这些物种的名称都是我自己从英文直接翻译过来的,不一定准确。但是,他们都属于北美白足鼠属,也就是脚是白色的一类田鼠。他们在挖掘洞穴的时候,物种间的差异很大。


(北美白足鼠进化及挖掘巢穴多样性示意图,改编自Weber & Hoekstra2009

比如说,有的北美野鼠物种根本就不挖掘洞穴,露天而居,或者是找个树洞,或者是找个石头缝将就着就这么过了,比如说加利福尼亚鼠和仙人掌鼠。这些小家伙们既不买房,也不盖屋,正可谓天为是被子地为床,山川卷帘,星月同榻,任我大梦几时醒,浪荡不羁,无拘无束。而其余物种是挖掘洞穴的,用来作为自己的藏身之所,比如刚才所说的高地鼠,阿兹特克鼠,白足鼠,鹿鼠,沙滩鼠。虽然这几个物种的北美白足鼠都挖掘洞穴,但是他们挖出来的洞穴,也就是它们居住的窝形状大有不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鹿鼠和沙滩鼠了。它们两个物种是亲缘关系非常近的物种,但是它们挖出来的洞穴却非常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要想介绍清楚这两个方面,咱得先介绍一下北美白足鼠巢穴的结构。拿沙滩鼠来说,其洞穴共有三个部分。首先是入口通道,好比楼道走廊一般。过了通道,会有一个开阔的洞穴,是沙滩鼠生活的地方,比如睡觉和繁殖后代。除此之外,链接这个开阔的洞穴,与刚开始的通道相反的方向会有一条逃跑通道。这条逃跑通道会一致延申到洞口相反方向的接近地表的地方,但是不会把地表挖通透,从地表看,这个地方根本没有洞口。但是,当有捕食者入侵自己的洞穴时,比如说蛇,沙滩鼠会迅速跑到逃跑洞穴尽头,挖掘捅破这层地表,迅速逃生。怎么样,够聪明吧。

这里我填加了沙滩鼠在洞穴中遭到袭击,捅破地表逃跑的视频,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看一下。

而它的近亲,鹿鼠在建造巢穴时不仅入口通道比沙滩鼠要短很多,另一个重要差别是鹿鼠根本就不挖逃跑通道。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看啊,亲缘关系这么近的北美白足鼠,物种间仅就挖掘巢穴这一项行为就有这么多不同。可想而知,对于它们的其他行为,肯定也有所不同。这里先给大家透露一下,接下来的节目里,我还要介绍一下北美白足鼠其他行为的中间差异的研究,是什么研究呢?在这,咱也挖个坑,将来给您仔细讲讲,把这个坑填上。我相信,通过我刚才介绍的例子,您已经对动物行为种间差异由所了解了。那么,您可能会问,研究动物行为种间差异有什么意义呢?哎,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们通过研究动物行为的种间差异,可以了解很多问题。比如,通过研究动物行为的种间差异,我们可以知道动物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适应不同的环境的。比如刚才提到的鹿鼠和沙滩鼠洞穴形状的不同,很有可能就是沙滩鼠生活的区域有高密度的蛇为天敌。而鹿鼠的生活区域蛇比较少,但是却有猫头鹰之类的天敌,于是只挖个洞,能避一避就行了。而仙人掌鼠和高原鼠所生活区域草木茂盛,容易躲藏,根本用不着挖掘洞穴藏身。以上是我的个人推测,还没有正式的研究发表。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动物的种间的身体结构和基因表达上的差异,能让科学家更容易找到导致动物行为的原因。好了,这就是丁伯根提出的动物行为研究的第四个问题,动物行为是如何进化的。

好,到这里,丁伯根四问就给大家介绍完了。接下来,咱得正式进入动物行为研究的详细讲解了,给您一种动物一种动物的仔细的讲,聊一聊那些动物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聊一聊动物为什么这么做?本期节目到此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您喜欢我的节目,欢迎大家转发,咱们下期节目接着聊。

 

参考文献:

Dawkins M. Hierachical organization andpostural facilitation: Rules for grooming in flies[J]. Animal Behaviour, 1976,24(4): 739-755.

Yanagawa, A., Guigue, A., & Marion-Poll,F. (2014). Hygienic grooming is induced by contact chemicals in Drosophilamelanogaster.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8, 254.

Sartor, J. J., Balthazart, J., & Ball,G. F. (2005). Coordinated and dissociated effects of testosterone on singingbehavior and song control nuclei in canaries (Serinus canaria). Hormonesand behavior, 47(4), 467-476.

Schulkin J. The neuroendocrine regulation ofbehavio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Hannigan P, Kelley DB. Androgen-inducedalterations in vocalizations of female Xenopus laevis: modifiability andconstraints. J Comp Physiol [A] 1986 Apr;158(4):517-527

Sassoon, D. & Kelley, D.B. (1986) Thesexually dimorphic larynx of Xenopus laevis: development and androgenregulation. Am J Anat 177:457-72. Abstract

Kelley DB, Fenstemaker S, Hannigan P, ShihS. Sex differences in the motor nucleus of cranial nerve IX-X in Xenopuslaevis: a quantitative Golgi study. J Neurobiol 1988 Jul;19(5):413-429 Abstract

Catz D S, Fischer L M, Moschella M C, et al.Sexually dimorphic expression of a laryngeal-specific, androgen-regulatedmyosin heavy chain gene during Xenopus laevis development[J]. Developmentalbiology, 1992, 154(2): 366-376.

Watson J T, Kelley D B. Testicular masculinization of vocal behavior injuvenile female Xenopus laevis reveals sensitive periods for song duration,rate, and frequency spectr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1992,171(3): 343-350.

Weber J N, Hoekstra H E. The evolution ofburrowing behaviour in deer mice (genus Peromyscus)[J]. Animal Behaviour, 2009,77(3): 603-609.

Weber J N, Peterson B K, Hoekstra H E.Discrete genetic modules are responsible for complex burrow evolution in Peromyscusmice[J]. Nature, 2013, 493(7432): 402-405.

Callaway E. Behaviour genes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花羡人间四丁目

真的很喜欢这一对儿,所以试着读一读,希望你们也喜欢内容简介开飞机的男颜祸水孔少爷和唐家未成年二小姐不得不说的那点事儿。文案一:读者采访:读者:孔大少,作为一个终...

by:夏柠小七

一个园丁的四季

建立优质的个人阅读史,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我们用双眼看到的文字,用双手触摸过的纸张,有足够的力量变成一个无限大的世界,这个世界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既能折射出个...

by:我是鲁萍萍

诺丁汉伯爵夫人

这也是很古早的一本小说了,但是作者文笔流畅,语言活泼。莉亚穿成了一个倒霉催的被亲妈5000个金币卖掉的贵族少女,面对一个古董土著,莉亚想了想,毕竟活着还是很好滴...

by:CV彩虹云

丁丁当当·草根街

丁丁、当当是一对充满灵性的傻子兄弟,两个肉体,好似一个灵魂。他们生活在一个常人无法理解的世界里。偶然的机会,他们跨入社会,和世俗世界发生这样那样的碰撞,演绎出或...

by:中少总社

我与你 马丁.布伯著

《我与你》是20世纪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主要代表作,该著作对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已深入到哲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之中。马丁·布...

by:菲帆淘气包

《我和你》~马丁布伯

一切真实的生活,都是相遇。

by:佩云心声

豆丁爸爸讲三国第四季

栏目介绍国内首个儿童新派亲子栏目“小豆丁讲故事”倾力打造属于孩子的私房《三国演义》用传统文化丰富孩子的想象空间紧扣小学新课标大纲,语文考点一网打尽豆丁爸爸带着萌...

by:小豆丁讲故事

声音主播

112229

简介:大家好,我是一枚留学北海道大学的在读博士。现在攻读脑神经分子生物学,选用的研究物种是斑胸草雀,鹿子雀等鸣禽。我对大自然里的鸣鸟的各种叫声和美丽的羽毛颜色十分感兴趣。想借助喜马拉雅这个平台把我收集的各种鸟的叫声和图片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