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原文:

上上妙谛章第十三

        今之称道学先生者,莫不记得先贤语录、古圣经文,遂高谈性命,群推理学之儒,而问性命之在身心究是如何光景、如何模样,未有不咋舌而不能道者;又况既无下学,则基址无本,到头来,书是书,人是人,所述皆其唾余,而微言大义一毫不能有于身心,虽高谈阔论,一若博大通儒,而施之于日用事为,无有半点如人意者,此无本之学,不足道也。

       吾师望诸子为吾传道,最深切矣。至于命工虽不一等,顾其要领,总不外一双眼目。夫人一身之中,虽是神气为之运用,要不若两目之神光,炯炯不昧,惺惺长存。故昔人谓“一身皆是阴,惟有目光独属阳。”须常常收摄,微微下照,则精气神自会合一家。到得丹田气壮,直上泥丸,遍九宫,注黄庭,自然阴气消尽,而阳气常存,犹之太空日照,云雾自消归无有。

       诸子近时用工,不可专顾下田。虽下田气壮,自能升至泥丸,销铄上田渣滓;若神气犹懦,未至圆明,须久久顾諟,不妨以真心发真意,回顾上田,则泥丸阴气被阳气一照,自当悉化,而头目不至昏晕也。故古人谓“顶上圆光”者,此也。又观绘画之工,塑一泥木神像,必画一圆光于上者,就是此神光也。所谓“毫光照彻世界,照开地狱”者,就是此元神之光。若单守下田,则神光一时不能自整,未免多昏沉散乱。其昏沉散乱者,即真阳不上升,真阴不下降之故。今欲升降得宜,不可过急,亦不可太缓。比如半夜忽然阳生,此是一派寒冬,忽有阳气生于地下深深之处,若不知提摄神气,转眼之间又昏睡不知矣。

        尔等此时起,即依吾前法修持,尤要知稍用意思将神气摄之至上,庶几天清地朗,霎时间即三阳开泰,乐不可及矣。不但此也,平日守中,若神气沉于海底,头目昏晕,亦不妨提摄而上。夫玄工别无妙法,只在升降上下、往来运度而已。亦非教诸子专将神气升散于外,而不收敛也。夫以神气不运于周身,则周身阴气不化,无非死肉一团,终是无用,且日积一日,不免疾病纠缠。

       故吾教修命,是教人以水火周身运动,使血肉之躯化为活活泼泼,随人所用,无有阻碍,到得一身毛窍晶莹、肌肤细腻得矣。又不可贪神气之周于一身、苏软快乐,流荡忘返,还要收之回宫,不准外泄,却不要死死执著一个穴道,认为黄庭。须知收之至极处,无非与太虚同体,浑不知其所在;时而动也,亦与电光同用,一动即觉,一觉即灭,前无所来,后无所去,仍是一杳冥光景,还于无极焉耳。

       工夫至此,身外有身。若未到此,不过有相之灵神,不可以云仙也。我喜生自幼至老皆知从日用事积功累行修起,但以前省察存养似稍疏虞,未能十分著紧,今兹工用已深,吾师特来指点,自下等初迹寻出上上妙谛出来,庶几近道矣。 

微信登录555

昔人已乘黄鹤去........................... 而大道的种子在后学心中发芽...............................

回复@微信登录555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红枣山药粥

道友播音很好,不疾不徐。中正平和。今天跟道友共同学习一个成语读音,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

张辛钰 回复 @红枣山药粥

谢谢您的支持!我的发音很多都不对,还在慢慢练习!😊

牧雲的人

主播先生您好此章所言中宫黄庭具体在哪里?

张辛钰 回复 @牧雲的人

中丹田区域

牧雲的人 回复 @张辛钰

哦,是这样!谢谢张老师

听友121730717

听先生讲课真是享受,条理清晰,字字分明,语调平和,感恩您

张辛钰 回复 @听友121730717

谢谢您的支持

听友117207652

这个道场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到现场去听吗?

张辛钰 回复 @听友117207652

我也想知道,怎么才能去到现场聆听接受黄真人指导!

微信登录555 回复 @听友117207652

昔人已乘黄鹤去........................... 而大道的种子在后学心中发芽...............................

凉白开zZ

这里的“半夜里突然阳生”,应是指子时一阳生,是指静坐中的活子时也就是一阳来复,不知道对照的哪句原文,翻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