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万章下》第1章

2020-04-25 19:27:2304:44 32
所属专辑:《孟子》
声音简介
《孟子•万章下》
第1章
10·1 孟子曰:“伯夷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②,横民之所止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④,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⑤。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⑥,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 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⑦,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⑧,阨穷而不悯⑨。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⑩。‘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11),尔焉能浼我哉(12)?’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13),薄夫敦(14)。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15);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16)。金声也者,始条理也(17);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18),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注释〕 ①伯夷:商末孤竹国君的长子。孤竹国君去世后,伯夷与其弟叔齐互相谦让,双双逃往周国。他们极力反对伐纣,后武王得天下,二人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中。②横(hèng)政:暴政。③横(hèng)民:暴民。④乡人:乡下人,这里应该指乡下的暴民。⑤涂炭:涂,泥泞之地。炭,炭灰。⑥顽夫:贪婪的人。顽,贪。⑦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大夫。⑧遗佚:被君王遗弃不用。⑨悯:忧愁。⑩由由然:悠然自适的样子。(11)袒裼(tǎn xī)裸裎(chéng):赤身露体。(12)浼(měi):污染。(13)鄙夫:心胸狭隘之人。(14)薄夫:性情刻薄之人。(15)接淅:捞起正在淘的米。(16)金声而玉振:金,指钟类乐器。玉,指磬类乐器。古时奏乐以钟声起音,以磬声收尾。(17)条理:节奏次第。(18)由:同“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孟子·万章下

孟子·万章下

by:向荣诵数

孟子 万章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万章》这一篇最短,但却最引人入胜;原因是孟子与万章师生二人,问答犀利,又充满禅机,内容所涉及的,有些更是数千年来炎黄子孙心中的疑问。《万...

by:菩提雅舍

《孟子》梁惠王~万章

宝贝们,你读书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

by:简小惠于老师

南怀瑾|孟子与万章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在《孟子》书中所记述的,不仅是为政的原理准...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五篇萬章

萬章上篇凡九章萬章下篇凡九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前一篇離婁篇主題談王者修為養成,由於王者是統領天下的領導人,事業規模恢弘浩瀚...

by:大師兄文山不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