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清雍正青花铁线描龙凤云纹罐 | 瓷器鉴定

2021-10-27 14:10:0529:31 1368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予复堂主。

今天本来是想接着上节课康熙青花五彩的内容,继续跟大家讲一下晚清五彩的内容,但是刚好看到这个罐子,以为实在太喜欢了,所以觉得为它插个队,刚好咱们之前讲青花,讲了康熙、讲了晚清,就是没讲雍正,而且咱们前面凡是讲到雍正都是一直讲雍正的粉彩,所以我担心大家忘记了雍正还有俊秀清雅的青花瓷,所以今天,我们就先带大家看一件雍正的青花瓷,然后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讲1、2件晚清的五彩瓷器。




咱们前面跟大家讲过青花的很多知识,包括青花料、青花瓷的绘画技法,以及老康和小康的一些青花瓷,那今天呢,我们就来看一件雍正时期的青花瓷,复习一下老的知识,再学习一下雍正时期新的知识。


除了青花瓷,咱们也跟大家讲过雍正时代的瓷器特点,虽然当时讲的是粉彩,但是大家一定对雍正这个皇帝的特点和审美有些许的了解。因为雍正登基的时候已经45岁了,已经是很成熟稳重的年纪了,又处于清代的鼎盛的时期,所以雍正帝的学业、文化和审美都有很高的造诣,相信看过电视剧的朋友,对雍正帝还是有很深的印象的。所以雍正一朝,不论是青花还是粉彩,整体来说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他与康熙时期青花瓷的那种挺拔、遒劲有了很大不同,我们知道康熙帝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霸气,而帝王的性格会直接体现在他们的审美上,也就体现在了他们使用的瓷器上,而官窑的审美,又会直接影响民窑,同时一个时代的强盛也会造就这个时代整体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所以到了雍正时期,随着内忧外患逐步平定,帝国蒸蒸日上,同时雍正皇帝成熟内敛勤奋,所以这个时期的青花瓷整体来说更加的柔媚、俊秀。这是感官上的体会,是两个时代气息的不同,在瓷器上有普遍的表现。



那好,我们整体了解了雍正时期瓷器的总特点之后,我们还是具体来看看这件瓷器。后面的一些列课程,如果碰到比较好的东西,我不仅仅跟大家讲鉴定知识,也会加入一些鉴赏和历史文化的内容,让大家不仅仅是看真假,而是能真正从欣赏的角度来学会收藏。



器型



首先我们来看图一,先整体看一下这件器物


图一


我们可以看到这件器物,直口、短颈、弧腹、下腹渐收、圈足。整个器型看起来还是比较张弛有力的,整体重心符合清早期瓷器特点,重心偏上,看起来比较挺拔。


因为这个罐子严格上来说属于粥罐,所以整体造型跟我们之前比较熟悉的将军罐和人头罐是不同的,因为口很大,所以看起来肩部不是很明显,就没有康熙时期人头罐和将军罐的那种丰肩的感觉了。但是整体造型特点符合这个时期的器型特点。看起来器型流畅舒服,过渡自然。




看了器型之后,我们就要来整体看一下釉面了,因为我们讲过,看瓷器要先看整体,看器型能给我们断代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从整体看看这件器物传达的感觉,那么看釉面也是一样,是看新老的重要方法,说的直白点就是看看这个器物整体的气场和器场,有没有老气。


那么我们就整体来看一下这件器物,相对来说,这件器物的釉面还是非常平整的,烧结温度应该比较高,整体呈现出釉面莹润度是非常好的,既不是有些新瓷器看起来那种玻化程度非常高,也不是有些仿品看起来浅薄浑浊。当然这种感觉只能多看真品来培养,没法用术语来形容。


同时我们看到这件瓷器的釉面是有点偏青的,我们知道康熙晚期开始,瓷器从中期的那种粉白色逐渐开始变得白中泛青了,俗称鸭蛋青,而这件瓷器的釉面颜色跟鸭蛋青也比较像,属于这个时期瓷器常见的特点。而不像晚清的一些瓷器包括现代的瓷器,呈现一种惨白色,如果您不知道什么是惨白,回家把吃饭的盘子拿出来,那种反射程度很高,白中看不出任何杂色的颜色,我一般就管它叫惨白,你说煞白煞白的也行,方言不同。


同时我们可以看一下图二、图三。这个釉面看起来很莹润,上面有一层历经岁月而形成的氧化包浆,看起来很柔和自然,很舒服,不像新瓷器那样充满火光或贼光,也就是看起来不刺眼。而感觉上面微微有一层润润的膜的感觉,这一方面是因为氧化层导致的,另一方面是瓷器日常反复使用,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磨损和浸润,导致它的表面不会直线反光,而是一种类似于物理课里面学的漫反射,导致光线看起来比较柔和舒服。


同时我们注意到,这件瓷器上有很多方向多变、深浅不一、非常自然的牛毛文,也就是软道。同时看到这些牛毛纹的边缘也很柔和,不是仿品那种划痕很生硬、很锐利的感觉,这也是老器物的特点。



图二


我上传的图片像素挺高的,但是不知道会不会被转码,您可以把图二图三放大来看,如果图像还比较清晰的话,您应可以看到我说的牛毛文,以及反光的地方那种包浆的感觉。




看了器型和釉面之后,我们马上直观上能看到,虽然是青花,但是总觉得好像哪里不一样。其实这是画法的不同。


咱们在前面其实讲过一节课,跟大家介绍了明清瓷器的绘画技法,忘记的同学点击这里  明清瓷器绘画技法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下,我们提高过明代早期用到了实笔点画,中期出现了双勾填色,晚期常见单线平涂。同时我们还提到,在万历时期,由于青花料枯竭等原因,出现了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绘画技法,就是线描法,说的通俗一点,有点类似我们画简笔画,大范围的用线条来绘画复杂的图形,而不用青花料平涂渲染。


明代的这种线描法,直接影响了清代的淡描青花,那么到了雍正时期,对线描法有所追捧,也就形成了铁线描的第二个主要高峰时期。而这个时期的线描虽然是仿照明晚,但是绘画中也难免受到雍正时期特点的影响,这个绘画会更加俊秀精致。


我们从图一上可以明显看到,上面的纹饰,无论是龙纹还是凤纹,还是云纹等其他装饰,都无一例外的是用线描的技法来绘画的。




前面我们看了器型,釉面,画法,整理来说,我们能判断,这个东西肯定是老的,上面的岁月痕迹很明显,同时从器型和画法上来看,整体让我们往雍正上判断。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继续看看纹饰画法。


我们讲了这是铁线描的画法,是清代对明代晚期的一种追捧,所以这件器物的整体绘画纹饰其实也仿照了明晚期的绘画方法。


图三


我们看上面图三的龙纹,虽然是线描的画法,但是我们依然能感觉这条龙的整体感觉跟明代的龙,尤其是明晚期嘉万时期的龙比较像,而不是常见的清早期龙纹的画法。


因为龙纹的演变也比较复杂,这里不细讲了,我们后面马上推出一门课,来跟大家讲龙纹画法的演变。这里只简单提一下。我们看这条龙,嘴类似于我们说的鳄鱼状,虽然不是明晚期另外一种常见的张嘴吐舌头,看起来一副智障的样子的那种猪鼻龙,但是这种鳄鱼嘴的龙在明代也比较常见。同时我们看龙的眼睛,都在一边,俗称比目眼,而且看起来非常卡通,有种带了眼镜的感觉,所以也叫做眼镜龙。龙的毛发也是仿照明晚期嘉万时期,毛发向上怒发冲冠的感觉,但是看起来比较呆板,有种带了个帽子的感觉。龙的身体绘画动感比较好,扭动十足,不像有些仿品可以描摹,看起来很僵硬呆板。同时龙的爪子也是明末典型的风车爪,看起来不锐利。


这里龙纹咱们不细讲了,发两张图,让大家感受一下。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四是明晚期常见的龙纹画法(张嘴吐舌头看起来智障,毛发向上看起来像带了帽子,爪子风车状,龙比较细,看起来不凶猛,有种胆小怯懦的感觉,但是扭动感比较强)


图五是明晚期另外一种典型的闭嘴的龙纹,跟咱们图三的雍正的龙比较相似,准确说雍正时期的铁线描的画法就是可以模仿明晚期的。


图六是清代早期典型的龙纹画法,鬼头龙,具体特点,我们以后介绍。


看了龙纹之后,时间关系,云纹和凤纹只能简单说一下了。


图一或者图三上面的这个云纹,也叫做“壬”字云,也是典型的在明晚期常见的云纹。关于云纹的演变也是一个值得仔细去讲的内容,这里我们知道这个“壬”字云纹非常具有时代特点就可以了,这里绘画的也比较灵动,不呆板。


图七图八


而图八的凤纹也颇具时代特点,虽然是线描画法,但是还是能看出来属于那种“鹅头”凤,画的非常灵动,动感十足。图七是明万历铁线描的凤纹,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我不细讲了。



底&胎

前面看了那么多,按照惯例,我们都知道,最后一般要看看底,一个是看看修足,另外一个是要看看露胎处的胎质,另外如果有款,也要看看款儿。


看底非常重要,很多有经验的收藏高手,一般看底,就大概知道一件器物老不老了,当然也要排除老底新接,一件器物老不老,在底上有很明显的感觉。

图九


我们首先看修足,非常的工整利落,修的很爽利,一看就是清代的修足方式,明代这样的大一点的罐子,要么是平沙底,或者浅圈足平沙底,要么修足就是不太工整,民窑一般上面都有淌釉的痕迹,胎釉交界处不是很整齐,同时器物底部还多少会淋到一些釉。而这个修足方式非常工整,胎釉交界处分明,同时还有康熙时期二层台的遗风,转折也比较生硬,基本是直角,只不过底足不完全是平切,但也不是雍正时期的那种泥鳅背。总之修足十分工整,是典型清代修足方式,与明代有很大区别



露胎出我们可以看到胎质比较细,杂质较少,虽然没有康熙糯米胎那么洁白细糯,但是整体胎质还不错,摸上去很细滑,看起来不是那种晚清瓷化程度很高的颗粒感,也不是晚清那种淘洗不干净杂质很多的感觉,整体看起来还是比较柔和舒服的,既干老,有又一层油性包浆的感觉。这是老胎的特征。



同时我们看底部反光的地方,能隐约感觉到釉下的旋纹,这个时期的瓷器,旋纹已经不是非常明显了,但是在釉面下侧着光看,还是能看到,但是多是旋纹,那种放射性的跳刀痕很少见了,拙器也不见明晚平沙底那种竹片刮削的痕迹了。整体底部釉面看起来也很莹润柔和,有一层包浆,非常舒服。



最后我们要介绍一个知识点,大家看图九底部,或者图三,感觉青白色的釉面上好像有一些更深一点的色斑。其实这个是老瓷器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俗称“尿床”现象,它其实是一种杂质浸润导致的。


其实这种尿床现象在康熙瓷器上更常见,一个是因为康熙中期的釉面呈粉白色,一点有杂质浸润就对比非常明显,看起来粉白色上有一片类似尿渍的感觉。另一方面因为康熙中期瓷器紧皮亮釉,烧的温度很高,釉面平整且不是很厚,所以出现一些缩釉点之后,杂质就容易从缩釉点浸入,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我们看图九,有很多缩釉点,同时在这些缩釉点的地方形成了类似尿床的感觉。这是老器物的重要特征,很难新仿。


口&内部



最后,按照惯例,我们简单看一下口和内部,如图十所示,口沿没有施釉,胎釉交界处非常利落,胎质跟底足一样,说明是一起烧制的,不存在老底新接的问题。器物内部可以看到明显拉胚的痕迹,釉面特点跟外部呈现的也比较一致。


图十


那好,今天的这件罐子就跟大家介绍到这里,上面有非常多的知识点,希望大家反复收听学习,是一件非常好的藏品。当然因为时间关系,有些内容没有跟大家展开讲,后面我们在其他专项课程里会详细介绍。





大家可以添加我的微信【予复堂主】的拼音,跟我直接交流



关注微信公众号【予复讲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白小喵爱吃鱼

堂主怎么不更新啦您讲的课太好了!

张一墨15

讲的通俗易懂,特别是形象的比喻,易于记忆。为堂主点赞

猜你喜欢
雍正

雍正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极具争议、极具才华、极具胆识的帝王,是一个在大清历史上备受关注的皇帝。在清朝十二个帝王之中,可以说关于他的传说最多、最乱、最奇葩莫测,也...

by:微安若素_Y

雍正朝

雍正朝历史,“胤禛”九子夺嫡的胜利者。

by:声优聊史

清世宗雍正全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千古英雄,纵横驰骋,说不完的壮怀激烈,道不尽的叱咤风云。握一把历史的刻刀,雕琢出岁月流逝的...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雍正传

还原一位帝王充满复杂情感与充满张力的人生,一开始并不被重视的四阿哥,是如何凭借自己的隐忍,自律逐渐走进康熙的视野……

by:AppleMM

【雍正王朝】雍正成长过程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

by:影视作品解说

大清王朝之雍正

爱新觉罗·胤禛(清世宗,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清朝第五位皇帝。胤禛的皇位不是篡来...

by:南京土白更堪夸

雍正十年

十八世纪,中国广州是国际贸易的中心,欧洲各国纷纷派遣外洋大船,前来广州贸易。其中瑞典东印度公司共有一百三十二船次前来中国贸易,对瑞典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起到了巨大...

by:德克听书

铁腕雍正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

by:小耳朵声音馆

铁腕雍正

他45岁登上皇位,在位仅仅十三年就暴病而亡。他整肃吏治、锐意改革、力挽大清危局,在康乾盛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却给后世留下了一连串的谜团与争议。他是否真...

by:嘿我会发光

跟着青花公子学青花

看得到的青花瓷,看不到的历史,听听青花历史,学习青花故事。跟青花公子交朋友,可以学到更多青花瓷的历史与人文~《秋日》朝代:宋代.作者:程颢闲来无事不从...

by:Andyz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