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第10——第13章

2020-04-27 20:53:5405:36 23
所属专辑:《孟子》
声音简介
《孟子•告子上》
第10——第13章
11·10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②,一豆羹③,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④,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⑤,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⑦? 乡为身死而不受⑧,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①辟:同“避”,逃避,躲避。②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③豆:古代盛食物的木制盛器。④嘑尔:指轻蔑地呵叱、吆喝。嘑,同“呼”。⑤蹴(cù):践踏。⑥万钟:指俸禄很多。钟,古代计量单位。⑦得:同“德”,动词,指感激。⑧乡:同“向”,以往,向来。

11·11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①,哀哉!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注释〕 ①放:丢失,失去。

11·12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②。”

〔注释〕 ①信:同“伸”。②不知类:朱熹注:“言不知轻重之等也。”

11·13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①,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注释〕 ①拱把:指树细小。拱,双手合握。把,一手握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孟子》告子~尽心

宝贝们,你读书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

by:简小惠于老师

孟子 滕文公/告子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本部是南师对孟子-与滕文公、告子两篇演讲记录。因“滕文公”篇讲稿遗失,故与“告子”篇合而为一。在这本书里,南师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

by:菩提雅舍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六篇告子

告子上篇凡二十章告子下篇凡十六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告子姓告,名不害。歷史上關於告子的紀錄缺乏,也未有留下理論文章,只有存在...

by:大師兄文山不泥

孟子《孟子》丨丽天念

《孟子》一书是传统文化经典之作,包含仁、义、礼、智、信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复兴和强大必不可少的经典著作。作为中国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作品之一,《孟子》对...

by:丽天念

孟子译注 白话孟子

孟子是儒门亚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他的“仁政思想”和“性善论”等对...

by:pioneer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