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亲子共读的三个重点

2022-05-19 22:33:0211:41 213
声音简介

共读童书,是最幸福的相遇。


你好,欢迎来到“爱心树”出品的音频节目,“童书可以 这样读”。我是童书编辑小爱。


每一次发布新书,我们都会收到不少爸爸妈妈的提问:


比如“童书越来越多了,眼睛都花了,到底怎样为孩子挑选读物呢?”


也有人问:“都在说亲子阅读,可是我们给孩子读,他也不爱听啊。”


还有些朋友说:“我们也知道阅读重要,但是现在学习压力真的很大,读童书对语文成绩 要是有帮助就好了。”

 

作为专业的童书编辑,我们觉得有必要集中解决一下这些问题,所以 就有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音频节目。每期五到十分钟,以经典的童书作为例子,带你发现书中的细节,陪孩子一起精读童书。

 

第一期节目,我们先聊聊刚才提到的三个问题:童书怎样选;陪孩子读书,什么最重要;以及读童书对提高语文成绩有哪些帮助。

 

选童书,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阅读特点。


孩子,和大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尤其是学龄前的小朋友,和大人相比,他们逻辑思维还在发育。这也是他们金句最多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是诗人、段子手。比如,有一位朋友的儿子看着他们的结婚照说,“原来你们俩已经结婚了,怎么都不带我?” 朋友哭笑不得,只好说:“因为当时你不在啊。”结果孩子说:“那下次结婚一定要记得带上我啊!”  你身边肯定也有很多类似的段子。


好的童书,也和孩子的思维一样,天马行空。不求合理,但求有趣。


孩子读童书的重点是什么呢?是感受。感受比理解更重要。感受每一个字读出来的音韵,感受每一张图的画面、色彩。所以读童书是一种综合感受、体验的过程。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和味觉,都要发挥作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2019年“爱心树”出版的绘本《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就是讲一个小男孩回到家,看到桌上有一个苹果,但他没有着急去吃,而是展开了对这个苹果的一系列观察和想象。用大人的思维看这个故事,可能觉得真啰嗦,是不是苹果,咬一口不就知道了吗;但孩子的感受力,会让他们在每一张图里都有新乐趣。至于,到底是不是苹果,也许并不重要。


所以一本优质的童书,无论是绘本,还是文字,都要能尽可能激发孩子的感受力。这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感受越丰富、越深入,大脑开发得越深。


一本书是不是能带来有用的知识,有没有讲深刻的道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这些在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之后,都是很容易获得。第一步,还是要看重感受力。


其实孩子感受童书的过程,有点像正念训练。你可能听说过,正念,就是有意识地、不加批判地对当下保持专注。


比如一个最常见的正念练习,导师会给你发一粒葡萄干,让你调动全身的注意力,感受它的独一无二,想象它是怎样经历各种过程到你手里的, 然后拿起它,观察它的颜色、形状、是不是柔软、有什么纹路,再放上舌尖,感受唾液分泌的变化,然后咬成两半,感觉甜味的变化,等等等等。感受一粒葡萄干,就用了半小时。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大人会觉得童书读起来好无聊,太平淡了,觉得 “这就完了呀?这也没讲什么呀!”  如果你也有过这种感觉,试着放下思考,像孩子一样去感受,可能就会发现一个新世界,发现一本好书。

 

说到这儿,就要提到第二个问题:怎给孩子读童书?


童书需要爸爸妈妈  读给孩子听。读童书的时候,你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就像演一场小话剧一样,在孩子面前塑造一个人物,展开一个故事。


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大人看着童书感到不耐烦、无聊,声音自然也是干巴巴的,没有感染力的,孩子就不会被吸引。只有讲故事的人 自己沉浸其中,孩子才会被调动起来。他会记得爸爸妈妈的声音, 怀抱的温暖,感觉到和你“在一起”,感到被爱。


拥有这样体验、记忆的孩子,会有更充足的安全感。这样的亲子时光,对大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休息。而且可以大大锻炼你的创造力。可不要把陪孩子读书,当成任务呀,其实孩子也在陪伴我们。


读书的时候还要引导孩子发现细节。很多大人读童书的时候,习惯先读字,容易忽视图。绘本类的童书,图画本身就是讲故事的重点,和文字一样重要。所以不仅要读字,还要读图。图中藏着大量细节,要和孩子一起去发现。这一点在之后的节目里,我们会详细举例说明。

 

最后我们来看比较实用的问题,就是读童书怎样提高语文成绩


其实人类的语言发展,都是先有听和说,再有读和写的。只有在听和说中感到乐趣,才会主动探索读和写。孩子上小学之后阅读不专心、写作文难,导致语文成绩不好,根源可能都是小时候疏离语言,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没有建立起阅读兴趣。


如果孩子从小就在父母的陪伴下,在阅读中 体验过很多乐趣,那他就不会怕读书。他会很自然地觉得,书籍是他的好朋友。如果父母一直能为他挑选好书,那么书里好的表达、有趣的词汇,自然就会在他的大脑里积累、沉淀。这些可都是写作的好素材。


另一方面,读童书可以提高专注力。我们都知道,学习任何技能,专注力是必须的。不管是课内的语文、数学、英语,课外的钢琴、舞蹈、画画,刚开始学的时候,都很枯燥。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有效练习,才能有个好基础。我们总是批评孩子坐不住,不专心,以为这是孩子怕吃苦,不够勤奋。但却很少去想,怎样才能帮他们提高专注力。


一开始我们重点介绍了感受力,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感受力和专注力是相辅相成的。心浮气躁、三心二意的时候我们什么也感受不到。相对的,一点儿意思也没有,自然就会焦虑、心烦,想要逃离。所以感受力增强了,专注力自然会提高,学习的时候更踏实。


读童书,还能让孩子会观察。比如一个苹果,不善于观察的人只能看到它的颜色、形状,最多加上气味;但是感受力强、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可能会观察到苹果表皮的疤痕,进而想到这些疤痕可能是怎么来的呢,是采摘苹果的人划到的吗?这个人会是什么样呢?是一位老伯伯,还是小姐姐呢?


这些观察、联想、想象,都会帮孩子写作的时候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不至于绞尽脑汁还凑不够字数。孩子在边想边写的过程中,创造出他觉得有意思的画面,自然也就会更专注去写,更有成就感。

 

以上的解答有没有帮到你呢?欢迎留言和我们讨论。


在接下来的节目里,我们会挑选经典的童书,陪你和孩子一起读,一起提高孩子的感受力、观察力、想象力。帮你和孩子在每一次练习中,爱上读童书。

 

我是小爱,我们下期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亲子共读

X是个五岁都小孩他喜欢爱书,听故事。他认识很多字,也可以自己读故事。但他最最喜欢的是和妈妈一起看书,读故事。

by:蓉初2020

亲子共读

不思不议,与圣贤对话,是幸福人生的开始,弘扬传统文化,我立志做圣贤文化的践行者,印证者,传承者,用心将圣贤文化传播全世界。提升心灵品质,至诚至善,成圣成贤,为中...

by:甘苦相依_A0

亲子共读

亲子每日共读

by:离璃原上草

亲子共读

声律启蒙,朗朗上口,适合幼儿园小朋友学习

by:小阿翡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