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第二、三十二、三十三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与学1)

2022-09-14 03:44:5217:07 77
声音简介

《论语·述而》第二、三十二、三十三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默而识之”和第三十三章“若圣与仁”,我们一起朗读一遍这两则文字: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不出声叫“默”,这里是默默地。“识”是记住。“厌”是满足的意思。“倦”就是倦怠。“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对我来说有什么呢?”“何”是疑问代词,后面可以根据文意添加适当的内容。这则语录可以这样翻译: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文”是指文献,主要是夏、商、周三代的文献,还包括尧、舜的事迹。“莫”是“不”或“不能”表示否定的副词,而不是“大概”,许多书上理解成大概是错误的。“躬行”就是修心、修行和践行。这则语录可以这样翻译:

孔子说:“就‘文’而言,我不能比别人更优秀。至于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抑”表示轻微转折,可译为“可是”“不过”。“正唯”的“唯”,副词,加强语气,形成判断,相当于“是”。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倦怠,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这三则文字都反映孔子教与学方面的问题,我们从孔子身上要学的很多,我觉得最突出的有二个方面:

一是谦虚的态度。水总流向低洼的地方,风总削减突出砂砾以填补低洼的地方,“谦受益,满招损”,这些都是在讲《易经》中谦卦的道理,谦卦六爻皆吉,这是在六十四卦中绝无仅有的一卦。

二是坚韧的毅力。《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易经》第一卦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都是讲无论做学问、做事,还是做人贵坚持,贵在有毅力,贵在有意志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论语讲记-述而篇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by:道外无物

论语 述而第七

《论语》是以语录体方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汇编,它集中体现了孔老夫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千百年来,众多学...

by:林氏包子

述而第七

熟读成诵,乐在其中矣

by:颖姑娘197705

《论语 · 述而第七》研习报告

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

by:MJ明静

声音主播

1874397

简介:孙希锋,男,1968年生于山东省梁山县。现任威海环翠国际中学教师。曾任中国写作研讨会黑龙江分会会员,省级重点高中语文教师,曾在国家省市各级报刊发表文章1000余篇。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育志愿者”称号。孙老师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尤其是对“四书”等国学经典的精细探索,对先秦儒家学说既注重原本经义的探索,又有自己独到的现实见解。为更好的普及和传播国学知识,发挥国学经典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2019年3月日,开办“国学班列”进行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