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准备“孩子大了就离婚”的女人,后来怎么样了?

2022-09-11 23:10:4920:35 68
所属专辑:幸福伴读
声音简介

作者 | 刘盈Kathy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江西萍乡




幸福君说

我是幸福君,又到了每周五的幸福伴读时光。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来自一位教师,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她曾经一度心里暗下决心:等孩子大了就离婚。是什么让她对自己的婚姻如此绝望?又是什么让她最终拥抱了自己渴望已久的幸福?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美无瑕的,我们都经历着或大或小的挑战,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陷入抱怨、逃避却没有行动起来改善现状。

童年成长波折、婚后生活黯淡的她,是如何把一手不太好的牌,打出幸福和温暖?快跟幸福君一起看看吧!


我不想做老大!


我出生在农村,在我们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爸爸妈妈为了生活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靠一双勤劳的双手创造我们全家的温饱生活。


天生质朴、不善于表达又严厉的父亲,眼里看不到孩子一丝优点,天天打击我们,一点事情没做好,就会迎来一顿批评甚至是挨打。


记忆中最深的一次是,父亲需要我帮他送个东西,我不小心把物品打碎了,事后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打骂。


如果我跑开,他会更生气地打,所以每次挨训我就会一动不动,待他气消。


作为家中老大的我,只要弟弟妹妹有点什么状况,爸妈都会先训我,说我没有带好他们。


我很委屈,我特别不想当这个老大!


爸妈还总是拿我们跟别家孩子比较,年幼的我,能想到唯一得到爸妈夸奖的方式,就是——好好读书。


可是,最后当我考上大学,爸爸脸上有一丝喜悦,但终究还是没有一句夸赞的话。


渴望多年 ,却从未得到过爸爸一句夸赞的我,心里的苦,只有我自己知道。


得不到父母点赞的孩子,骨子里都逃不了自卑,我也是这样,参加工作多年的我,永远都是不敢争抢,错失了很多机会。




爸爸是有话不会表达的人,明明心里是这个意思,但话一出口就变了,脾气易怒。


再加上同款的爷爷,所以爸爸和爷爷两个人,总有吵不完的架。


每每这时,妈妈都是习惯性的隐忍。


一边是吵得不可开交的爷爷和爸爸,另一边是隐忍逃避的妈妈,常常引来村里人来看笑话。


那时候的我,感觉特别无地自容,进入青春期之后,我特别叛逆,什么都跟爸妈反着来。


上大学时,我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遥远的外地的大学,远到我的高中同学没有一个人选择这所大学。


大学里,没有高中同学,我开始尽情绽放,大家觉得我阳光开朗,只有我知道自己内心的不自信、空洞和绝望。


孩子长大就离婚!


大学毕业之后,我回到家乡的城市工作,恋爱。


老公高大帅气,愿意为我下厨,也不打牌,我们很快结婚,这样我终于可以逃离自己的家了。


结婚后,我们陆续有了两个孩子。


二宝出生后,老公开始创业,很少能帮忙带孩子,回到家逗逗孩子倒头就睡,再加上创业初期的不顺,他越来越消沉,更无暇顾及一对儿女了。


我每天下班回家,感觉力不从心,还要面对孩子老师的各种“投诉”。


女儿成绩下降得厉害,也越来越内向了,爱拿起手机玩游戏了;


儿子,严重自信心不足,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不爱运动,不爱交友……


那时候的我,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习惯性地用自己教的优秀的学生作为标准,回家套在孩子身上,看看他们距离优秀的距离有多远。


一对比,我就开启说教模式,苦口婆心地希望孩子变成我期待的优秀的样子。


那时候,我不懂什么叫心门开放,不懂什么叫可教时刻,亲手把孩子们推得越来越远。


我想和老公聊聊,他只是敷衍地回复我“嗯,哦!”


每当深夜,我望着熟睡的孩子们,听着老公的呼噜声,内心没有力量,感觉无所适从。


在学校能应对自如的我,怎么到家里面对自己的孩子,就没有能量了呢?


我当时有一个执念,就是婚姻里不可以吵架,吵架会伤害到孩子。


所以我只会闷在心里,与老公冷战,后来我还得了多发性的乳腺增生,其实就是情绪积累的结果。


我内心希望得到老公的关注,但老公猜不出我的心思。


那个时候,我都快抑郁了,夜深人静时,动不动就流泪,在校的状态也极度不佳,我辞去了班主任的工作。


万般无奈之下,我开始看各种育儿类书籍,关注各种公众号,听了无数讲座,熬过了那段日子。


但是,我和老公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爸爸妈妈跟爷爷的关系不好,导致我跟公婆的关系,表面上比较和谐,但心底里我从未接纳过他们,也曾出现过情绪失控大摔东西的时候。


我们夫妻之间的交流变少,我们与长辈关系也一般,孩子渐渐长大,这些他们都是感知到了。


回头想想,那时的他们,内心是多么的没有安全感啊!


虽然,我还是强打精神每晚给他们讲故事,独自带他们去旅游,但每次看到别人家都是有爸爸陪同,我心里充满绝望。


要强的我,坚决不肯主动告诉老公——我需要你跟我一起陪伴孩子,只是心里想着:等孩子大了就离婚!


父母的关系不再稳定,孩子的自信、安全感、专注力,又从何谈起呢?


修复我原生家庭的创伤什么的,就更是奢望。


学习的真正意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开启了幸福双翼的学习,我才慢慢醒悟:

父母已经把他们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给了我。

他们没有的,或者没有能力做到的,自然就无法给我——比如父亲的不会表达,妈妈的隐忍逃避、公公婆婆的固有认知。


无论上一代给了我什么,我真正要思考的是:

我要直接复制上一代的东西,传递给我的孩子吗?

如果不想复制,我就只有改变自己,让自己成长起来,内心充满力量,我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引领。


当我开始聚焦自己,把工作和照顾孩子之外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之后,我对老公的抱怨越来越少,对公婆的不满越来越淡。


当我学会看见自己的需求,并且聚焦自己的行为,我整个人豁然开朗了,当我跟自己和解,我跟其他人的关系也自然和解了。


前面提到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不够自信的问题,学习了《学习的身心基础》《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课程,我才明白:孩子如今的情况,都是我的无知造成的。


孩子们小的时候,我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爬、去抓东西,导致他们核心肌肉没有力量,手指的灵活度不够,所以他们握笔写字很费劲,坐姿也不对,经常躺在沙发上。


每次孩子们做作业,我就嫌他们这没做好,那没做好,不允许他们犯错。


我着急地给他们报了书法班,但效果有限。


好在课程里提供了很多跟孩子玩的游戏,现在每次孩子写作业前后,我都跟他们一起玩游戏。


游戏不仅打开了他们的身体,为学习做好准备,也拉近了我们的亲子关系。




我时常会想,要是早点知道这些知识该多好,就不会给孩子挖下这么多坑了。


我把学到的游戏和健脑操的动作,也用到学生的教学中,我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也改善了很多。


之前我因为情绪不稳定,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长期累积后,又容易爆发,把生活搞得一团糟,事业也进入瓶颈期,停滞不前。


我一度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内心更加委屈。


我和老公也由最初的相亲相爱,到后来的相看两生厌,从以前的互不干涉,到后来的相互争斗。


为了自救,我从几十块到几千块的课程都买过,大大小小的讲座,各种育儿类书籍我都看,我知道了一大堆道理,能用起来的却很少。


直到在《学习的身心基础》课程中,看到海英老师关于学习的定义,我才恍然大悟:

如果,你很爱学习,啥书都愿意看,啥课都愿意上,哪有微课堂都落不下你,听完就拉倒,你是个很好的知识采购员。

如果你非常热爱搜集知识,博览群书,背诵诗文,我看到的是一个仓库管理员,说的再高雅些,你是一个知识收藏家。

如果你不仅爱学习,还十分喜欢分享,天文地理、社会人文,百事通,你是一个很不错的信息交换器,再牛叉些:管你叫信息搜索引擎。

我想问你——这一切都和你的生命有啥关系呢?毫无疑问,大脑很有用,但是你的生命不仅仅是你的头脑,你幸福与否和你大脑里储存多少知识没有什么必然关系。

学习的真正意义,是拓宽生命的可能性,让你的每一个学习都在生活中带来改变,这样你学到的知识就是在成全你的生命。


我以前的学习,就是知识采购员或者知识收藏家,空有知识而没有形成能力。


我学习的第一门课程是《教育升级2030》,刷新了作为教师的我的高度,让我懂得了很多:兴趣和习惯,归属感和成就感,这些东西,不仅学生需要,我的孩子需要,我自己和家人都需要。


我渴望已久的幸福


就这样,我一边工作,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遇到问题就找同学,找老师,他们帮我出主意,想办法,第二天我再去努力的践行。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课程中,我惭愧地发现:催眠、催减、催毁孩子自信心的行为,我几乎全占还毫无知觉。


我发誓,一定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的自信心,我坚持把培养自信心的三大法宝用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孩子点滴的进步我都及时看见和肯定。


我自己和孩子的自信心都在噌噌往上升。


以前的我,只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尝试,不敢迎接有挑战的工作,现在我更乐于尝试不同挑战,能轻松自如地切换自己的状态。


我是2019年5月开始系统学习,目前还没学完所有的课程,不过,我自己、家人和学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发动全家,一起建立“一个手势,一个提醒,一个转盘”的支持系统,来互帮互助。


老公跟孩子一起做的情绪转盘




启发式提问、情绪来临时的“三不原则”,我也坚持用在跟家人和学生的沟通上。


以前,发现学生情绪失控时,我只知道提醒他“注意你的情绪”,让他把不舒适的情绪强压下去,现在我会如实反馈、正向表达了:我看见你双手紧握,你很生气是吗?可以做些什么让你舒服一些?


以前,面对家人我习惯隐忍逃避,忍不了就爆发出来,殃及池鱼。


现在,我会觉察到情绪后,积极暂停,平静后再重新沟通,再加上约定好的支持系统,我们的家庭氛围越来越好了。


从家人的眼睛里,我重新看到了生命的光芒。


孩子们变了,他们对爸爸开始“不讲道理”,要求爸爸陪伴,要求爸爸不要加班,要求爸爸一起去看电影。


此刻,我才明白,因为我和老公的疏远,孩子小心翼翼地藏起来对于爸爸的那份期盼。


当我柔软下来之后,孩子们才敢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幸好,一切还来得及。


于是,爸爸开始参与我们的活动,看电影,包饺子,他和客户、朋友吃饭,也带着我们一起去。


爸爸和我们之间的话题也渐渐增多,原本高冷的爸爸,也对家庭教育重视起来。


经常会跟我们一起头脑风暴,当我说想做个情绪转盘时,他二话不说地就带孩子们动起手来。




这样的家庭氛围,是我渴望许久的幸福。  



我因为学习了家庭教育,也多次被孩子的班级邀请做讲座,我成了孩子班里最受欢迎的家长。


遇到孩子们放学,每个孩子都和我打招呼:阿姨好,老师好,还有孩子调皮的喊姐姐好。


很多家长也喜欢和我探讨问题。


我还参加了孩子学校的研学活动,如果是以前我会以太忙为理由拒绝,但现在我知道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教育铁三角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我需要给孩子坚定的支持。


如今,孩子当着我的面对老师说:“我妈妈一有空就学习家庭教育的课程,她还要让好多个妈妈一起学习呢!”


当时我感觉有点难为情,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哈哈!


但是孩子语文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触动很深,她说:“我从没在我儿子的眼睛里,感受过涵涵说起你的那种光彩。”


听到老师这句话,我感觉一切都值得了。


从前几年心里想着“孩子大了就离婚”,到现在我跟老公相互支持,陪伴两个孩子快乐成长,我心底无限感恩。


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印证一句名言:孩子喜欢你,还需要教育吗?孩子不喜欢你,你能教育好吗?

教育的本质是:

我们不断成长和改变,不断走进孩子的心,哪怕我们依然有不少问题,但孩子也会喜欢我们的。

当孩子喜欢我们的时候,他们的心门打开,所有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反之,孩子讨厌我们,我们再苦口婆心,也是枉然。


同理,夫妻关系和其他关系上,也是一致的——有“关系”(良好情感连接 )就什么都没关系;没“关系”就什么都有关系。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准备·我们必须让孩子做好准备

什么是准备?是所有的学生都准备好了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是所有的老师都准备好了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是所有的家长都准备好了迎接这样一个信念: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by:畅意遨游读书

为孩子们准备的范读辑

“别人家孩子”的经验——1.每一天都利用在家里晚餐、睡觉前的时间段,反复听老师的范读;[爱心]2.鼓励孩子每天都大声模仿老师的范读、多次练习。[奋斗]增强孩子的...

by:方慧主持口才艺术

准备

书籍信息:这是比尔·盖茨年度荐书,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李一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联名向全国老师,家长,...

by:荣君翼

准备丨我们必须要让孩子做好准备,不能让运气或环境决定他们的未来丨为孩子步入成人世界做好准备

2001年,高中老师塔文纳发现,社会需要一个系统来筛选出谁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于是学校便成为这样的平台。而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高中毕业意味着什么,除了拼学业成绩之外...

by:中信书院

《准备》

【比尔盖茨、樊登倾情推荐】值得老师、家长学习的教育成长课○塔文纳老师是美国新型教育理念的开拓者,她创办的萨米特中学已有十五所分校,荣获众多奖项和赞誉,被评为全美...

by:非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