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孝之道,不违父志

2020-06-28 06:08:4806:49 87
声音简介
劝谏细行,不违不怨;孝悌大者,继志述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唐老师讲论语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唐老师讲论语

★【翻译】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唐老师讲论语

★父母如果有善行,理应承顺。父母善良的心志,我们理应继承。如果父母有不善行?是不是我们也要事事顺从父母?孔老夫子不这么认为。《论语》里面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们侍奉父母要学会「几谏」,这个几是微小的意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当然也有过失的时候,当这个过失刚刚萌芽,很微细的时候,为人子就应该有这种警觉性,立即能够察觉,立即能够向父母劝谏。

唐老师讲论语

★《弟子规》里讲到父母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讲的道理跟《论语》上讲的是一样。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要尽力的想方设法,用柔和的方式来劝谏,使到父母能够在欢喜当中纳谏。如果父母不欢喜,甚至会怒斥我们,我们也要不辞劳苦,不能怨父母,而应该始终保持孝敬心,谏之不已「悦复谏」,等到他欢喜的时候我们再劝谏,一次又一次的劝谏,使到父母能够终于有一天改过回头。

唐老师讲论语

★所以孔老夫子讲到的孝顺,这个意思不是说只是顺从父母的意思,不管父母的意思是善还是恶,一味的迁就顺从,这不是孝,这是《孝经》里面讲陷父母于不义。所以《孝经》里专门有一章「谏诤章第十五」就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明白。所以孝顺的「顺」不是顺父母之情,而是顺的是义,顺的是道德,顺的是纯善的本性,使父母也能够回归纯善的本性,也能够最终成圣成贤,这是大孝。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不惑之道

作者郝正文在《不惑之道》一书中,以自己的故事以及职业历程中的痛与觉为线索,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年危机现象作了深度的剖析,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告诉有焦虑感和困惑感...

by:内在的明亮

狼之道

要想成功,我们不但要学习狼的品性,更要学习狼的智慧。从狼身上,我们能找到人在世界上生活、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素质,比如坚韧、顽强、耐心战斗、牺牲精神等等。通过对狼群...

by:铛铃个铛郭小刚

兽之道

继续坏女人系列

by:JunJun讲故事

驾之道

咱们开车在路上面对的危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少雍经常提醒大家要珍爱生命,不出事,才是最节约时间,最利人利己的方式,安全才是最好的驾驶之道啊!

by:梁少雍

生之道

“起居有常”,仅此中医养生之道一条,不知已难倒多少英雄好汉了……我们自然无法对现代人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等做出评判。白天工作压力大,晚上夜生活解放...

by:冰瑶_2s

谋权之道

【内容简介】刘邦:大阴大阳,无形无色;杨广:重重设局,机关算尽;李世民:蓄养实力,反击制胜;朱元璋:刚猛治国,铁腕治人;雍正:做事做绝,不留后路;武则天:争狠斗...

by:听米有声

名记之道

在《名记之道》这档节目中,我们会在这里分享那些新闻名记们背后的故事,通过这些名记故事让听众更加了解“记者这一职业和新闻背后所需要的职业技巧和精神。

by:建桥时光

圣学之道

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梦

by:子易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