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化密码(二十三)

2022-09-14 01:28:1518:52 294
所属专辑:戏剧文化密码
声音简介

我们前面说到乾隆皇帝由于要不逾越他的爷爷康熙皇帝,因此决定他的皇帝只当到五十一年,也就是他爷爷当皇帝的年限,然后将皇位让给他的十五子永琰。由于面临改朝换代,引起了一直拖欠户部盐税的两淮盐运的官员和两淮盐商的恐慌,而作为总盐商的江春则移情别恋,索性移情别恋到要对徽调进行改造以便于徽调在京城舞台上也能有个一席之地。


但让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是,到了五十一年,乾隆皇帝并没有退位,也再也没有什么时候退位的表示。乾隆皇帝为什么又出尔反尔呢?历史文献中没有任何的交代。我个人猜想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当皇帝的这个感觉太好了,一旦退位这个良好的感觉就没了,所以乾隆皇帝舍不得退位。第二个原因是乾隆皇帝好大喜功,总想将自己装扮成中国历史上战功显赫的君主,因为他着手命翰林院编撰一部有关他显赫战功的《十全武功记》,而当时十大战役还没有凑齐,乾隆皇帝还在琢磨着打个更辉煌的战争,所以他还不能退位。不过我觉得他还是贪恋皇位,而《十全武功记》尚未编完不过是他不想下台的一个借口而已。


只要不改朝换代,上面有乾隆皇帝罩着,担心一旦盐税亏空案爆发受到查处而惶惶不可终日的两淮盐运的官员和盐商们就松了口气,有时间把海堤、盐场慢慢的重新修建了。虽然此时江春的心思全都用在了他的戏班上,但此时无盐可售,有没有他盯着倒也无所谓,只要老爷子高兴老爷子能长命百岁才好,因为只要不改朝换代,有江春与乾隆皇帝的交情,就没人敢查两淮盐业,当然,两淮盐运也不是闲着没事,两淮盐运使伊龄阿直接组织抢修海堤、盐场,也希望抓紧时间早点恢复生产,尽量将盐税亏钱抓紧补回来。


那么作为两淮总商的江春呢?


此时的江春已经为徽调能改造成进京占领一席之地这个目标忙的上了瘾,为此江春不惜投入重金,接受曹文植的各种建议从学员的训练,到新的唱腔、唱词以及配乐用的乐器搭配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


但江春与曹文植在徽调改造上的合作也就坚持了几个月的时间,之后两个人又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而分道扬镳。是什么样的分歧让温文尔雅的曹文植都要与为人豪爽一掷千金的江春分道扬镳呢?


是因为江春过于豪爽,非要将秦腔名伶魏长生请到扬州。


关于魏长生,我们前面谈到京城舞台市场“昆、京、梆、柳”四大曲派相互争斗时提到过,也说起作为秦腔名伶的魏长生因所表演的情爱戏因表演尺度过大而被驱逐出北京城。其实那还是第一次被驱逐出北京,过了几年他感觉“反精神污染”的这股风过去了他就又悄然回来了。但唱戏是吃开口饭的,不张口不登台唱戏你就挣不着钱,所以说是悄然回来,也只是不再那么大张旗鼓的宣传了而已。但到了乾隆五十年,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乾隆皇帝大摆千叟宴,举办全国百家剧种大汇演的那一年,“百戏长廊”还没举办,魏长生就接到了京师步军统领衙门——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公安局兼卫戍区司令部的通知,勒令他即日离开京城,而且还永远不得进入京城。当然了主要罪状就是演唱伤风败俗的淫词艳曲。但还有一条罪状,这就是他曾经参加过具有黑社会性质的啯噜会


啯噜会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啯”就是“口”字偏旁加一个“国家”的“国”字,“噜”就是“口” 字旁加一个齐鲁大地的“鲁”字,“会”就是“开会”、“会议”的会。“啯噜会”是清代流行于四川、湖北、陕西一带的黑社会组织,主要就是抢劫富人和来往于川陕大道的商人。魏长生少年时代确实参加过啯噜会,也是因跟随啯噜会从四川金堂来到陕西的。有人说啯噜会是后来活跃于四川的以反抗政府为主要目的的哥老会、也就是洪帮的前身,也有人认为不是,啯噜会只是靠暴力抢劫为生的黑社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我们只说魏长生少年时就参加过啯噜会是有根据的,也就是说魏长生是有“案底”的黑道人物,一个有案底的人做个小买卖没问题,可你成为大红大紫的公众人物,政府就不能容忍了。所以乾隆五十年,步军统领衙门下令驱逐魏长生,而且还是永久性驱逐,这意味着你永远不得进入京城。


曹文植作为读书做官的士大夫阶层的一员,本来就对表演淫词艳曲,有“野狐教主”之称的魏长生反感,更何况这个魏长生还有参加过“黑社会”的“案底”,所以曹文植坚决反对江春招惹这号人物。但财大气粗的江春一意孤行,曹文植也没有办法,也就只好分道扬镳。曹文植干什么去了呢?这一年,正巧著名大学问家姚鼐因徽州知府邀请到歙县的紫阳书院讲学,曹文植得知后赶回老家歙县与在此讲学的姚鼐见面——江南有不少座紫阳书院。除了安徽的这座外,浙江有、江西也有,这是由于明代的大学问家朱熹曾在这些地方讲过学,朱熹别号紫阳,于是这些讲学的地方为了纪念他,就称他讲学的地方叫紫阳书院。由于歙县县城的这个紫阳书院建成最早,所以又称为古紫阳书院。古紫阳书院出过很多人才,譬如曹文植、江春以及大多数歙县出来的大盐商少年时就都是在这里读过书的。而此时已有二百年历史的古紫阳书院已经显得十分破旧,这让离开歙县四十年的曹文植十分感慨,于是留下来组织歙县老乡重修古紫阳书院,也由此也就自然远离了各种喧嚣声的扬州。


曹文植一走,江春觉得没有人唠叨而放松了许多。他把魏长生请到了扬州,而且还将魏长生安排在他家里居住。不仅住在自己家里,而且江春还以给自己的戏班子中的高朗亭拜师为由,送给魏长生两锭金子。此时正值魏长生被逐出京城后无路可走的时候,因此两锭金子自然让魏长生喜出望外——一些真正的有品行、真正慷慨大度的人即使要接济他人也不会直截了当的赠送,因为这样会让接受者感到不舒服,感到尴尬,既然你要帮助别人,干嘛要让人感到尴尬、甚至感到被羞辱呢?因此即使赠予也要找个什么名目,把个赠予做成酬谢,这样就能让接受者感到舒服。所以魏长生也以为江春只是为了赠予他金子,而拜师不拜师、收徒不收徒的只是随口说说,但没想到江春还真的让高朗亭拜魏长生为师父。既然江春真的认了真,魏长生也就想再多挣一些。于是又提出,如果要让徒弟进步的快,那就得带着徒弟多登舞台多见见世面——其实“从游泳中学会游泳”也是我们今天演艺圈捧红自家子女成为明星的一个屡试不爽的路径,只不过在两百年前的江湖老手魏长生早有玩溜了的把戏——可怎么才能让徒弟多见见世面呢?按魏长生的说法就是需要资助他组建一个戏班子,然后由他带着戏班子四处演出。他演出时高朗亭可以在后台观摩,瞅个机会也让高朗亭亮亮相,这徒弟不就带出来的吗?江春觉得魏长生的主意不错,于是还真的为魏长生单独组织了一个戏班子,这就是现在人们说起的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


春台班是组织起来了,可到哪去演戏呢?江春也有办法:到他的富商朋友家去演!江春出任总商近五十年,所结识的徽商朋友多了,哪家没有个迎亲嫁女之类的大事要办呢?于是江春分别告知他们,要请他的春台班过去演戏,包场的银子是一千两由他江春出了。清乾隆后期的一千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35万人民币左右,而且还是在一家人的院子里演出,观众最多也就一百人,可能有听众朋友会说,这也太贵了吧?可江春说了,魏长生可是誉满京华的大明星啊,“娇歌一曲令人醉,纵有金钱不轻至”,人家肯唱戏,已经就是给你很大的面子了,你还跟人计较金钱,好意思吗?再说了也没让你们谁出钱呀,算我送你们的。既然都是富商,谁家好意思让江春出钱,于是各家出各家的,也算是给江春面子了,就这样,魏长生带着这个春台班到杭州、苏州、扬州演出了二十几场堂会,期间也会让作为高徒的高朗亭上台,演出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傻子成亲》,于是高朗亭也就渐渐的为人所知了。


曹文植再度专心于戏班子,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之所以再度关注,是江春去世了。我们前面说到过,两淮盐运衙门和两淮盐商之所以还过得安稳,是江春与乾隆皇帝之间的特殊关系,原来怕改朝换代,乾隆皇帝不问国事,就会有人要清查两淮,现在改朝换代倒是不再担心,但现在江春死了,与乾隆皇帝之间这个重要的链条断了,两淮同样面临着灭顶之灾。事到如今,两淮盐运使伊龄阿只好再向曹文植求助了。


伊龄阿为何要求助于赋闲在家的曹文植呢?因为伊龄阿知道曹文植是乾隆皇帝信任的人。如果曹文植重新被启用而重新出任户部尚书,那事情就会有缓。因为两淮盐运的顶头上司就是管控国库税银的户部,不管谁来查,都必须经过户部尚书这道坎。


可这么一来,曹文植弄得不好就会卷进了盐税亏空案,自己已经退休在家,干嘛还要重新趟这个浑水呢?


但后来的历史表明曹文植最终还真的就趟了这滩浑水。曹文植留下的文字中没有说他为什么要趟这滩浑水。我个人判断不外乎有三个原因:一是即使他不趟,由于他的家族的盐商背景和他与江春的关系,一旦东窗事发,趟不趟他都会陷进去。要知道在康熙朝、雍正朝做得风生水起的晋商在乾隆朝接二连三的遭到了打击,自乾隆朝以来不少晋商被抄家问罪,其中就包括我们前面在谈北路梆子时谈到过清初八大皇商之首的范家,前车之鉴,徽商、尤其是涉及天下人都盯着的两淮盐业,徽商就能逃避打击吗?二是一旦徽商遭遇灭顶之灾。他的一家老小、尤其是他的儿子怎么办?此时曹文植的长子曹振镛跟他走得同样的路,也是利用这种徽商背景,当上了乾隆皇帝的秘书——当时不叫秘书,叫翰林院侍读学士,也正是顺风顺水的时候,而一旦他出了事,那儿子的前途也就没了。三是这两年来海堤重新得到了修筑,盐场也重新生产起来,尤其是江春死后新选上来的总商鲍志道很有当年江春那样的气魄,而尤其是鲍志道捐出大把的银子赞助修缮古紫阳书院很让曹文植对他另眼相看。这一切说明也许他如果能在户部尚书的位子上拖上两三年,待两淮盐税的窟窿补上了,也就一劳永逸的躲过了灾难。他曹文植毕竟对都出身于歙县的盐商们是有感情的。如果能救那就要救,否则到死都是遗憾。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得重新当上户部尚书才成。他怎么才能重新被皇帝启用重新当上户部尚书呢?


偏偏就在这时,曹文植接到乾隆皇帝给他的一封亲笔信。原来转年就是乾隆皇帝八十岁生日了,乾隆皇帝不知怎么的又想起了回老家伺候母亲的曹文植,询问曹文植他母亲的身体是否痊愈。这正是一个与乾隆皇帝联络感情的绝好机会,于是曹文植立即给乾隆皇帝回信,说托皇上的福、母亲的病已经完全好了。来年就是皇上的八十大寿,自己会赶到京城为皇上拜寿。其实乾隆皇帝可能也是偶然想起曹文植写信询问,对曹文植要重返京城倒是没有想过,于是再回信只有十一个字“卿能来,朕诚喜,但毋稍勉强”。曹文植哪里是勉强呢?是急不可耐的要回京城了。可又不能让皇帝看出来,只能等到来年九月的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时以贺寿之名赴京。说到庆寿,就得准备礼品,可拿什么作为礼品呢?曹文植又想到了他和江春要改造升级的徽调戏班子。


虽然曹文植后来与江春分道扬镳,但他对于江春还是很有感情的,觉得要是组织徽调班子进京演出也算完成了老友生前的一个心愿。既然是要满足老友生前的心愿,那就带上江春家的三庆班。可谁来挑大梁呢?之前三庆班挑大梁的是前面说到过的、曾与曹文植到石牌镇招收学徒的郝天秀,郝天秀在徽调中名气最大,但江春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对江春产生了不满,这不满也与魏长生到扬州有关。之前高朗亭是他看好的苗子从石牌镇招到扬州来的,还向他认了师父,后来魏长生来了,江春又让高朗亭认魏长生为师,你想郝天秀心里头能痛快吗?只是江春活着他只好忍了,江春一死,郝天秀就离开了三庆班回了安庆老家,而想来想去,曹文植决定让江春生前最喜欢且跟着魏长生有了些演出经验的高朗亭担纲。但曹文植又多想了一层意思,万一龙颜大悦让徽班进皇宫演出呢?皇宫里的观众不像皇宫外的观众,坐在戏楼前看戏的除了皇帝还会有很多有身份的女人,如果演高朗亭熟悉的那些妩媚娇娆的男旦戏弄不好就会惹出大麻烦。

曹文植到底怎么做呢?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好下集再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贝壳Ava

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好听了。

猜你喜欢
戏剧文化密码

《戏剧文化密码》目前计划总集数为24集,每集平均10分钟左右。该栏目讲的是中国传统戏曲,但在梳理中国传统戏剧发展演化史的同时,更在意于将中国传统戏曲作为精神需求...

by:和光一轩

二十三

二十三岁,遇见许多人,明白许多事,有美好,有失落,有迷惘,有期待。你所风闻的我不是我,每个听众从音符中听到的每一个我,组合在一起,也许才是我。这是一首曲,也是一...

by:华语音乐

文化中的千年养生密码:感悟千年文化,破解养生密码

内容简介从千年中国文化中感受和破解养生密码,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滋养百代,裨益人生。

by:爱莲说_qa

文化中的千年养生密码:感悟千年文化,破解养生密码

自伏羲氏创立先天八卦,神农氏亲身遍尝百草,黄帝著成医家之宗……防病祛病、保健养生,已潜移默化地走进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生命世界。众所周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

by:遥远天际

二十三个后妃

这些居于宫闱内的后妃,被人们称之为“六宫粉黛”、“后宫佳丽”,珠环翠绕,锦衣玉食,生活在皇城之中。她们是帝王储藏的玩物,为帝王所珍爱,...

by:兑兑六六六

二十三个后妃

本书所写的主人公,都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这些居于宫闱中的后妃,被人们称之为“六宫粉黛”,“后宫佳丽”,珠环翠绕,锦衣玉食,生活在皇城之中。她们是帝...

by:常清卍

《权游》的文化密码

拨开魔幻的迷雾,解读《冰与火之歌》世界的真实规则;不去生硬地每个人物的原型是谁,之细细剖析这个世界与真实的西方神话、道德、法律、习俗有多少渊源。在这些丝丝缕缕的...

by:江逐浪

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

【内容简介】竺可桢气候曲线如何绘出了中国文化运势给古代诗词做DNA“亲子鉴定”皇帝“大使”串起的中国戏曲史《韩熙载夜宴图》背后的政治风云最多金古墓之谜——你不知...

by:漓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