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04.21】央行数字货币、一季度GDP、深圳严查经营贷资金流入房地产

2023-08-28 21:26:5515:13 2.9万
声音简介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东西情报站》,我是大白。


今天,我们美国政治的主题中断一下,给大家插播一期时事内容。


主题类的内容由于比较长,一口气讲完的话,会跟当下的热点比较脱节,所以后面也会保持这样穿插着来。


这一期内容是给大家讲一讲4月份国内比较值得关注的几个经济、社会方面的事件,定稿的时间点是4月21号(因为是时事热点,所以需要说明一下时间情况)。


我挑选时事的线条会比较粗一点,一般我也不太建议大家对所谓的时事热点关注得太细。我们这个时代缺的不是信息,缺的是信息的筛选、甄别和处理的能力。


互联网大发展之后,信息几乎可以说无处不在,但是绝大多数信息其实都是白噪音,非但没有什么价值,还会无端耗费你的精力和专注力。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911之后,社会舆论曾经普遍指责美国情报部门,明明他们早就得到了世贸中心可能遭到袭击的情报,却一直毫无作为。


这个时候,情报部门就站出来说:是的,我们得到了情报。世贸中心可能遭遇袭击的情报,我们每天能收到十几份,要不要都拿出来给你们看一下?


这就是典型的噪音淹没了有效信息的结果。


美国情报部门有充足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没有相应的处理和甄别信息的能力。最后的结果就是——看似无所不知,但实际上却和一无所知没有区别。


所以,对于我们个人也是一样,关注时事的前提是先要有筛选、甄别和处理,细枝末节的东西不要去浪费太多的注意力。


如果实在不会筛选的话,就继续由我来代劳。这次给大家筛选的就是三件事:第一,央行数字货币内测;第二,我国一季度GDP数据;第三,深圳房价上涨和严查抵押经营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1

央行数字货币内测


央行数字货币正式开启内测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出现了情绪一火一冰两拨人。


火的人是A股相关概念股的炒作者(这个属于A股的日常,我们不去多说)。


冰的人则是原来对数字货币寄予厚望的那些人,他们非常失望,失望的原因是觉得这个央行数字货币太过普通了,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那他们的预期是什么呢?就是类似于比特币那样的去中心化和匿名之类的特性,这个显然就是属于——想多了。


央行的数字货币,本质跟传统纸币是一样的,都是国家主权货币,怎么可能去中心化呢?至于匿名的问题,数字货币本身确实不记名,但是交易账户都是实名的,交易链条都由央行记录,所以全程可追踪,一切尽在掌控,所以别想着拿来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其实,数字货币的金融本质跟纸币是一模一样的,差异只是存在形式:一个是数字信息,一个是实体纸张。


就像是三十年前我们用纸和笔来画图表,现在我们用电脑和Excel来画图表,虽然图表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实数学本质没有变,你还是在用一模一样的数学知识在处理图表,这一条数据该怎么算还是怎么算,用上了电脑,1+1也还是等于2。


所以要明白,数字货币和纸币一样,都是央行发行的流通中的现金,也就是M0,没有经过商业银行系统。数字货币替代纸币,只是在用更先进的技术来改变存在形式。


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概念解释:M0,就是流通中的现金;M1,就是M0加上活期存款;M2,就是M1再加上定期存款、协议存款、货币基金等一些其他东西。三个概念一个比一个广,以后在金融主题版块我们再详细讨论,这里就不展开。


大家平时银行账户里存款的钱,其实就是现金M0进入商业银行系统之后衍生出来的。其中,活期存款是M1,定期存款是M2,至于余额宝和微信零钱通都是货币基金,所以属于M2


这就是央行数字货币跟微信、支付宝还有网银的本质不同,这是一种货币性质层面的不同,而不是技术层面的。技术层面,大家都是电子信息技术。


如果要我做一个预期的话,恐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央行数字货币对于个人日常使用来说,前景并不会很广阔。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个是使用体验和实际功能方面,它跟微信、支付宝、网银这些没有太大区别,大概率央行的APP还不如它们好用;


第二个是从相应的商业场景的推广力度来说,央行肯定是比不上这些商业机构的,尤其阿里、腾讯这种执行力强悍的民营企业。


最接近央行数字货币的,其实应该是微信和支付宝的余额,这里注意,不是余额宝和零钱通,而是直接账户的余额。这些余额是放在银行托管账户里的,但是银行不能直接使用这些现金,所以也不支付利息,那么这些钱就不是存款,而是电子化的现金,也就是M0。


这样大家就可以想一想,有谁会在微信和支付宝的余额里面特意放钱呢?很少吧,都是存在余额宝或者零钱通里面,金额大的话,大多还是在银行账户里面。那么同样的,央行数字货币自然也很难对用户有太大吸引力。


这样的话,是不是说数字货币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呢?也没有这么简单,否则央行就不会大费周章,忙了这么久了。


我个人能够想到的长远影响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最简单的),就是降低货币发行成本和提高货币使用体验。


纸币由于需要防伪的缘故,其实成本并不低,电子化以后,这一块成本就基本归零了。而且,纸币不断流通会存在破损的麻烦和不卫生的问题,电子化之后也就不存在了,使用体验会更加好。


第二个是对于国内。长期看,如果数字货币逐步较高比例地取代纸币的话,就意味着每个个人和企业用户都会直接在央行拥有账户,央行可以直接对接到用户——这在目前是不行的,目前是央行对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对接个人和企业用户。


这种“央行-用户”的直接对接一旦形成,理论上央行就具备了直接介入存款、贷款、结算这些商业银行职能的能力。而且,由于央行掌握了全量全维度数据,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活跃度、杠杆率和风险的把控会更加深刻 。


那么,央行打破现有商业银行体系似乎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金融系统由“央行-商业银行-用户”的三层结构,扁平化为“央行-用户”的两层结构,而商业银行可以变成专业化提供策略、风控、网点的运营机构。有点类似中国铁塔和三张网的关系,央行就成了铁塔。


不过,这只是一个可能性,而且是非常遥远的可能性,不代表很快会发生。


第三点是对于国外。高度便捷的数字货币系统会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技术难度降低,尤其是外国政府或者外国企业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技术复杂度会大幅降低,这就更加便于我国央行基于外国资产来实现人民币的有锚发钞


不过,这一点说实话也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终究还是我们国家的实力。技术问题不改变本质,只能起到一些外围的促进作用。


所以综合以上,我想你也看出来了,这个东西目前跟个人实在关系不大,可以先不用太上心,未来的事情,我们再从长计议。


2

中国一季度GDP数据-6.8%


改革开放以来就没这么惨过。不过数据一公布,其实国内并没有太大反应,说白了大家心里都有预期了,猜得到。全国人民憋在家里一两个月,还报废了春节消费季,不惨就有鬼了。


倒是国外的媒体和社交网络,对我们嘲讽有加,觉得中国受到了巨大打击。这个我在美国政治的话题里已经提过了——反华是目前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社会共识。


这也没什么办法,大家不必往心里去,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更何况,我们的难关现在已经基本闯过去了,现在是我们切好西瓜看他们表演的时候。


具体到这个数据来说,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应该是+6%出头的增长,所以说里外里(两方面合计)就是亏掉了一个季度的13%左右,摊到全年那就是3%出头。相当于到一季度结束,今年GDP的3%已经亏进去了。


而且,正是由于目前国外疫情的糟糕应对情况,使得全球经济陷入了明显的大衰退,所以原本寄希望于二三季度抢回一些一季度损失的想法,现在基本也是要泡汤了。甚至二季度要达到一个往年同期的增长水平都有些困难,毕竟从国外目前的架势来看,整个二季度都没太大希望能控制住疫情,而国内的消费信心一时也还没有完全恢复。


如果有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或者央视新闻口径的话,应该能感觉到,国家目前在淡化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大部分人的解读是认为国家认栽了,放弃了今年的目标。


对此,我的看法其实不太一样:我们党和政府的纪律性是比较强的,目标的存在不只是一个预期,还是对政府各级工作人员的约束和考核,是管理工具的一部分。如果有困难,那目标可以定得低一些,但不应该没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那很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也就是不确定性——技术上没法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


说人话就是:这场面真没见过,巴菲特都没见过。


1918大流感发生在一战年代,跟当代社会没有可比性;而SARS,现在大家都知道,它在新冠面前就是一个“弟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缺乏参照,说不出今年会发生什么结果,尤其是国外,烂得完全不可预期,想用一个模型来估算出经济目标,有点不太负责任。


所以,核心问题就在这里——不确定性。


4月21号凌晨,原油价格再次出现了闪崩,在产油国达成减产之后出现闪崩,本质上还是市场对未来需求的高度悲观。


4月20日,国内的LPR又调整了一次:一年期下调了0.2%,现在是3.85%;五年期以上下调了0.1%,现在是4.65%。不过不用急,后面还会接着调,今年全年LPR的降幅应该会在0.5%-1%之间。


整体来说,国家层面目前的重点就是保障就业、保障社会秩序恢复、保障企业渡过难关、保障金融系统流动性,其他的全部都是静观其变。


个人层面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态度,守住底线,保持灵活性,但不轻易做决策。在目前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灵活性其实就是最大的稳健,说人话就是:手里尽量攒点粮,以备不时之需。但不要轻易下注去投资抄底,房产也好,股市也好,海外资产也好,都是如此,大家要有一点耐心。


3

深圳房价上涨

政府严查经营贷资金流入房地产


既然谈到投资,那就正好说到第三件事,深圳房价上涨和政府出手严查抵押经营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2015年之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里,深圳是一个异类。其他城市都只发生了一轮,或者至多一大一小两轮上涨,而深圳在2015全年、2016上半年、2017上半年、2018上半年、2019年底和刚刚结束的2020年初,全部发生了上涨,而且每一轮涨幅都不小,积累下来的总涨幅在全国一骑绝尘。


目前,深圳的房价水平事实上已经明显高于城市级别更高的北京和上海了。


对于深圳房价的上涨,市场上有很多解释,往往会罗列一大堆因素——产业聚集、收入水平、大湾区预期、贷款灵活、户型多样等等诸如此类。其实这种罗列因素的思维方式,本质就是问题没看透,抓不住主轴。


深圳房价问题的主轴跟香港是一样的,就是供应不足。我去年在吴晓波频道做的深圳房产的讲座中有详细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回顾下《大白:远见城市命脉,践行深圳价值》


深圳城市面积太小,而且多山,市区住宅用地长期供应不足,加之深圳在市区修建了大量占地巨大的高尔夫球场和公园绿地,同时又长期对工业和商业用地做出倾斜,导致住宅用地被进一步压缩。


住宅供应严重不足,无法满足需求,供需矛盾激烈,于是就形成了价格单边上涨的预期。这种预期又进一步促使了投资投机需求入市,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形成了一个单向正反馈。所以就有了深圳历来各种千奇百怪的加杠杆来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手段。


这次严查的经营贷就是重灾区之一。尤其是这次经营贷,是政策上为了帮扶企业渡过难关的优惠贷款,它的利率非常低,所以拿去炒房就更是惹了众怒,引来了监管层的爆锤。


那么,这顿爆锤有没有用呢?有,也没有。


有用,是因为短期肯定可以让银行和市场有所收敛;没有用,是长期一定会被消化掉,并且另辟蹊径。


我推测,短期深圳可能还会进一步出台别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比如对离婚购房的进一步限制,但结果也是一样,有用,也没用。因为供应不足的根没有断,这个根不断,就无法彻底扭转。


房价的长期单边上涨,客观上是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


一方面,导致城市生产、生活成本过高,对产业和人才有挤出效应


另一方面,因为加杠杆买房、屯房成了一种阶级快速上升并且固化下来的捷径,这就会引导城市当中最有才能、最有资源的人,大量去走这条路,从而形成了人才资源配置的扭曲


这其实就是美国目前最大的问题,美国最有聪明、最优秀、最厉害的人,都在华尔街玩金融游戏,而不是去开创美国和人类的未来。这是一种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所以美国再也不是那个可以造出土星五号的美国了。


很早就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以前是个“深吹”,不过这两年有点吹不出口了。倒也不是说深圳衰弱了或者怎么样了,深圳的城市基本面还是非常强劲,可以说是中国最强劲的,但是趋势的苗头有一点偏。


我昨天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2015年之前,深圳最优秀的年轻人,他们雄心壮志的上限,是星辰大海;而现在,深圳最优秀的年轻人,他们雄心壮志的上限,是买两套房。


这就是变化。


站出来说深圳的问题,会引来很多反对意见,这个我有心理准备了。比如我想得到的,有人会列举深圳的华为、腾讯、中兴、平安、比亚迪、大疆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最强的民营企业。


不过,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些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种下的种子,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近五年,深圳几乎没有新冒出来什么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了,连个苗子都看不到了,骗子企业倒是不少。


今天种下的种子,才是明天的大树。好久不种了,那自然就会有很长时间没有收获。


我也不是唱衰深圳,只是指出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根本问题不解决,目前的严查经营贷,也只是解一时之渴。


那么,今天的三件事就给大家解读到这里,下周聊回美国政治,我们下周再见。


如果你喜欢本集内容,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更多朋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189196315

别说废话,直接入题好吗?

此时我在

精炼,好!👍☕️

Waxgourd7

卧槽,这要是不听你的建议抄底股市的话,现在至少30%的收益

路过蜻蜓_q7

骗子企业确实多,有个什么“壹百分”卖保健品的,尼玛……

路过蜻蜓_q7

深圳的房价,呵呵呵………

猜你喜欢
生活时事热点关注

与大家分享时事焦点事件,生活热点话题,聊一聊、议一议~

by:梦想躺赢

热点补给站|追踪时事热点

专辑内容:汇聚当下时事热点,形成文章解读,可应用至考试工作中。专辑说明:工作日每天更新。

by:中公教育遴选之声

财经时事热点解读

本专辑侧重点在于解读当下热点财经时事,以及分享成功财经人士的财经案例,助力大家的财商成长和家庭资产配置的合理化。

by:江锋财富

24考研专硕复试政治,时事热点串讲

讲义或政治资料+卫:zhitun888,备注喜马拉雅哟!

by:MBA阿来老师

复试政治 考研政治时事热点串讲

考研复试政治热点大串讲,配套资料+v:zhitun888

by:MBA阿来老师

花好月圆爱巢/新闻时事热点播报

喜欢看新闻,听新闻,播新闻,分享国内外最新新闻资讯,为民生投资者提供分析资料,以供参考

by:花好月圆爱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