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调神大论19:长夏1~夏末秋初,长夏和五行

2020-08-16 00:15:5329:10 5497
声音简介

一、养生之道

我们先回顾一下之前讲的内容,我们讲到了《四气调神大论篇》的第三段:秋三月。前面只讲了一个开头:

这一段话,讲的是秋天该如何养生,如果我们给这段话分段,可以分成五段:

1. 秋三月,此谓容平。

2.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3.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4.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5.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这一段讲的是秋天的特点,这段话非常的重要,我们经常读一读,如果想学中医的话,最好是能够把它背下来。

第一小段交代了秋三月的总体特点,秋三月,此谓容平。

第二小段交代了秋天的气候特点,也就是大自然环境的特点。

第三小段是在讲人该如何养生,如何效法大自然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作息规律。也就是如何道法自然。

养生的规律,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人要道法自然,最后做到天人合一。

第四小段讲了人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志,来养生。

第五小段做了个总结,讲的是如果不遵循秋天养生的规律,那么,到了冬天,就会生病,就会受到惩罚。

其实,整个《四气调神大论篇》,关于春夏秋冬的四段,如果我们读懂了这四段话,就会发现,这四段话里面,重点讲的就是三个方面:

一个是每个季节的特点,也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什么样的;

一个是人的起居,人的作息规律应该如何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最后一个就是人的心态该如何调节,才能不生病。


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古人讲的多好啊,养生其实就是这样,非常简单,这里面,没有教我们如何饮食,没有教我们如何用药,甚至也没有教我们针灸和经络知识,这才是养生,才是大智慧。

反倒是我们后人,在理解《黄帝内经》的时候,增加了很多东西,包括我们这一次讲的《黄帝内经》也是一样,讲到四季养生的时候,每个季节都增加了如何饮食,包括我这几年到外面去讲课的时候也是,要讲很多饮食和经络方面的内容。

因为生怕现代人不理解古人究竟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就要从多个角度举例子去说明。

其实,这些,都不是道,这些都是术,包括针灸和用药,这些都是医术,那么,养生之道,生命之道,究竟是什么?

就在这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和前面的《上古天真论篇》里面:

《上古天真论篇》里面讲的是人的生命规律,而《四气调神大论篇》讲的是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以及人该如何顺应这个季节交替的自然规律来养生。

二、秋三月

我们前面讲了第一句:

秋三月,此谓容平。

荣平这个词的内涵,还没有讲。

这句交代的是秋天的总体特点。

秋天,从立秋开始,一直到立冬之前,一共持续三个月,这就是秋三月。

我们知道,立秋是每年的8月份,公历的8月7日-9日之间,立冬是每年的11月7日-8日之间。

从立秋开始,一共有6个节气,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这六个节气,就是秋天,秋三月。

三、长夏

一年四季,除了春夏秋冬,也有一种中医观点认为,在一年四季之中,在夏天和秋天之间,还有一个季节,叫做长夏。



长夏,就是夏末秋初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气候规律,以及人体内的变化规律,和夏天秋天这两个季节都不太一样,长夏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所以,这段时间,在中医里面,又独立成一个季节。

绝大部分学习中医的人,都听说过长夏这个词,也可以大致这样理解,长夏这个概念,是介于一年四季和二十四节气之间,这个词的概念,要比一年四季小一些,比二十四节气大一些。

而且,根据五行的规律,一年之内的季节,要和五行相配,木火土金水,要对应春夏秋冬四季。那怎么办呢?

就在春夏和秋冬之间,加了一个长夏。

意思就是夏天很长,没有过完,到了秋天还要继续过。


而且,实际生活中,也确实是这样,在很多地方,很多年份里面,到了秋天,立秋的时候,天气仍然很热,很闷,其实,夏天确实还没有过完,但是从季节上来讲,又是秋天了,这种感觉,就是长夏。

还有人经常把秋天炎热的天气叫做秋老虎。


老虎现在很少见了,都被人类给吃光了,人类什么都吃,但是立秋时炎热的天气却很常见,这就是长夏。


背锅的老虎:

老虎:怪我咯?



四、五行

于是,就有了五行对应五季,木火土金水,对应春夏长夏秋冬,然后再对应人体内的五脏,肝心脾肺肾。


不是“金木水火土”,而是:木火土金水



1.五行系统

木→春→肝(胆)

火→夏→心(小肠)

土→长夏→脾(胃)

金→秋→肺(大肠)

水→肾→肾(膀胱)

这是五行系统。

这只是个简单版的,完整版的五行系统,把整个中医体系,甚至整个世界都囊括在其中了。





所以,五行系统,对于学习中医和理解中医,非常的重要。




我们学习《黄帝内经》,是为了学习养生,也是为了学习中医,很多学习中医的人,都会遇到五行知识,也都会觉得五行很难学,觉得它太抽象了,很难理解,但是如果不理解五行知识,又很难将五脏系统学明白。


2.西医的八大系统

我们都知道,中医体系,也就是藏象体系,就是围绕着肝心脾肺肾,这五大系统建立的,就像西医体系,里面包括:

运动(骨骼)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这八大系统一样。


3.中医的核心是藏象

(它看起来象什么?——人的病是怎么来的?)

中医是五大系统,肝心脾肺肾,也就是五脏体系,也叫藏象体系。

,就是五藏(zang4),五脏;

就是它像什么,它的表象是什么。


4.举个栗子�:


比如:

一个人的心好不好:

反应在面相上,就是皮肤是否红润,气血是否充足;

反应到人的性格当中,一个人心好不好——这里面就有内涵了,而且这个内涵很丰富。

但是这个内涵,不管你怎么理解,它的根源,还是藏象。


比如,一个人如果心的健康出了问题,比如阳气不足,那么,这个人的性情就会冷淡,心胸狭隘,性格也会偏向自私,不是那么阳光,我们常说有的人内心很阴暗,不够阳光,不够大气,不够积极乐观……



其实,说的就是这个藏象,和人的心脏真的有关系。





这就不像西医学了。



西医学研究的只是疾病;

而中医研究的,不是病(不仅仅是病),而是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既包括身体,也包括了人的情志。


大熊:妈妈愛你

小熊:愛是什么?

大熊:愛是心

小熊:心是什么?


我们再回来:

如果不懂五行,就很难理解五脏这个体系,是如何分工运行的,以及它们互相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样的。

所以,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尤其是很多在中医院校里面学习的学生,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先把五行和一年的四季,或者五季相对应:

木对应春天,火对应夏天,土对应长夏,金对应秋天,水对应冬天。

——把这些对应关系弄明白,先去理解五行是如何相生,又是如何相克的。



5.比如,水为什么克火?

这个很容易解释,比如,一栋大楼着火了,消防车来了,来的都是水车,然后高压水枪浇上去,火就灭了,这是水克火。

还有,一片草坪,比如在广州这里,我来到广州之后就发现,这里的草坪和绿地非常多,绿化非常的好,但是这些绿地,几乎每天都要浇水,否则的话,这里的天气太热,太阳的阳光太强烈了,小草一天不浇水,就要被晒枯萎了。给小草浇水,不光是因为它要喝水,还因为它需要降温。


如果按照季节来理解,就是到了冬天,天气变得寒冷,夏天炎热的气候特点,以及自然界的能量,到了冬天都收住,藏起来了。


6.再比如,金为什么克木?



如果按照季节来理解,就是因为:

春天草木万物生发之后,到了秋天,自然之气收敛了。

自然界的火热的能量收敛了,然后,草木万物的生机就都受到了克制,比如草木都会变得枯萎,这个枯萎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外表的那些枝叶舍弃掉,然后,保留躯干部或者根部,第二年再重新发芽、开花、结果。

这是一循环的过程,不能总是生发,不能总是向外发散,还得收敛。

比如一棵大树,秋天的时候,天气转凉,树叶都落下来了,然后,树干内部的水分,也都收敛了,收敛到了树根部,储存起来,准备过冬,为来年的一年准备能量,这是北方的落叶乔木和灌木,还有像蔬菜里面的韭菜,都是这个特点。

秋天落叶了,枯萎了,可是却没有死掉,第二年春天,还会发芽。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世人以为我在写诗,其实,我讲的是“哲学”……


我之前在北方生活,我原本觉得如果到了南方,气候特点会不太一样,去年我到了南方,在广州这里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发现,广州这里到了冬天也是一样的,树叶也会落下来,草木其实也会过冬,只不过这个冬天比北方短了一些。


而且,在广州这里,一年四季,除了少数的几天之外,天气往往都很热,每天都会大量发汗,这就是发散得多,收敛得少了,这个时候,在这里生活的人,就要注意养阴了,保养阴气,也就是身体内的水分,不光是水分,所有属水的东西,否则的话,水都发散了,流失了,人就会衰老得快。所以,广东这里,比较盛行煲汤,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能煲出一锅好汤来。

粤菜里面,煲汤是非常盛行的,这也和这里的气候特点,和人身体的健康有关系。

这就是养生之道了。

一个经常喝汤的广东人,才会健康,否则的话,身体就会缺水了。同样的道理,广东这里,茶文化非常盛行,也是同样的原因,每天都要大量喝水啊。

但是光喝白开水,又喝不下,那怎么办呢?

于是,就会想尽各种办法。

这是金克木。

用大自然的规律来解释,金克木,就是秋天天气收敛,草木万物,这些属木的东西,都会受到克制,都会收敛,这就好比一个国家,打仗打得多了,劳民伤财,民不聊生了,然后,就要收敛了,就要休养生息了。


再举个栗子�:

比如现在的美国,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一直都好战,数十年如一日的穷兵黩武,现在,它的外表虽然很强大,但是已经外强中干了。






不光是国家,一个家庭也是一样,要想长盛不衰,就要既有开源,又有节流,要张弛有度。

这就是金克木的道理。

未完待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酸咪眯

请教:金克木,水克火,那如何理解肺克肝,肾克心,且如何应用呢?

小可爱_Wm

老师把黄帝内经的讲解日常化,感恩老师通俗易懂,初学者很容易懂。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小可爱_Wm

加油,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韵怡然宝

太喜欢老师讲课,总是会结合我们日常生活帮助分析!太爱了!~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韵怡然宝

喜欢就好。大家一起学,人多力量大

听友215322839

老师讲的很详细,很直白,中医小白也能听的懂。谢谢老师辛苦了!

猜你喜欢
村长侃|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四季养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by: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02四气调神大论

值得用心去听的书!!!《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

by:杵峰工作室

周美岭详解《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主讲人简介《黄帝内经》是一部关于天、地、人关系,与如何做到天人合一的伟大著作,是一部修养身心的智慧之书。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书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

by:周先生医道

有趣的凉茶《黄帝内经·素问》篇二《四气调神大论》完

1.关于篇名:四,四季。气,气象。四气,此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调,调理、调摄。神,指精神情志。清·高士宗《素问直解》:“四气调神者,...

by:導法自然1

四气调神(姒姜作品,免费单播)

作者:姒姜。代表作《上穷碧落》《情何以堪》《落蕊重芳》一个病入膏肓的大少爷遇上貌似乖巧无名的小医女,满腹权谋算计尽融于淡淡药香,最美的爱情不过是你是我唯一的药,...

by:蓦等等_白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