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感应统纪-孝 -孝文帝、狄仁杰

2020-09-14 20:39:2508:17 122
声音简介

孝道,广大没有边际。经营天下,治理国政,轨范圣人,塑造贤者,过去的先王修习孝道,成就至善之德,释迦如来乘孝道,以证得觉悟之道。是故可知,不论是世间,或出世间,莫不是以孝为根本啊!

接下来我们来讲两个孝道的故事

 

孝文帝

【译白】

北魏高祖孝文皇帝拓拔宏(后改姓元,元宏),天性宽厚仁慈。送饭给他吃的人曾经把很烫的热羹翻倒在他手上,又曾经在他的食物中发现有虫子和脏东西,他都是笑笑而已,宽恕了他们的过失。太监曾经在太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为此太后打了他几十杖,他也只是默默忍受,并不申辩。太后去世以后,他也并不记仇。(《帝纪》) 


[评语]

《尚书》中称周文王为人君,能止于仁。魏孝文帝能宽厚仁慈,是真有人君的德行,所以能用中原文化代替鲜卑夷俗,提倡文教,停息战争,为北魏第一贤明君主。

 

狄仁杰

【译白】

狄仁杰为豫州刺史时,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反抗武则天失败,武则天令狄仁杰查处李贞的同党,有六七百家受到株连,五千多人没入官籍。司刑使逼狄仁杰行刑,狄仁杰认为判决有误,请求延缓行刑,而私下里密奏武则天说:“这些人都是被牵连的。我本想正大光明地上奏,但似乎有替谋逆的人说情之嫌;但是如果我明知实情而不说,又恐怕违背了陛下怜悯天下百姓的心意。”武则天特地开恩下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改为发配到澧州。囚犯们被押至宁州时(仁杰曾为宁州刺史),宁州父老到郊外迎接,并说:“是我们的狄使君救了你们的命吧?”于是囚犯们相互搀扶着到当地百姓为狄仁杰立的石碑旁哭成一片,斋戒三日,才离开宁州。囚犯们到澧州后,也为狄仁杰立碑,颂扬他的恩德。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参军时,父母亲住在河阳。有一天,狄仁杰登上太行山,看见白云孤飞,伤感地说:“我的父母亲就住在下面。”他惆怅眺望很久,直到白云移走才离去。

同府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多病,郑崇质却被委派出使边疆。狄仁杰说:“你怎能让母亲因你远行万里而担忧呢?”他去拜访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远行。蔺仁基嗟叹赞美他们的情谊。此时,蔺仁基正与司马李孝廉不和,因此互相说:“我俩能不感到惭愧么?”于是和好如初。(《狄仁杰传》,并《通鉴》)  

 

[评语]

狄仁杰是孝子,是忠臣,置身于武后统治的王朝,早已把死生置之度外。他为豫州太守时,张光辅的将士们仗恃军功,大肆索取财物,狄仁杰断然拒绝。张光辅发怒说:“州府敢轻视元帅啊?”狄仁杰说:“你放纵手下将士横暴掠夺,以杀害投降的人来邀功。只恨我没有尚方宝剑杀你的头,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张光辅上书参奏他,他被迁任复州刺史,才二年就做了宰相,最终复兴了唐朝基业。

他也曾被来俊臣诬告为谋反,最终得以辨白,而来俊臣却因罪而被诛杀。狄仁杰名重一时,功高千古,正所谓吉人终有天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历史感应统纪

《历史感应统纪》是由民国一代高僧、净土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倡议,佛门大德许止净居士编写的一部善书。编者从二十四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记录中,将善因善果、恶因恶报的...

by:利人之声

历史感应统计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歷史感應統紀》一书是編者從二十四史、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記錄中,將善因善果、惡因惡...

by:清净菩提读书会

中国历史感应故事

《中国历史感应故事》,是近代高僧印光大师于民国十六年,亲自组织以前清翰林许止净为主的上海一批著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部以挽回世道人心之劝善最有力之书,纯属于传统文...

by:上海仁仁国学

完 | 历史感应统纪(文白对照,简介配完整原文)

本书全部都是从历代正史书中,主要是从《二十四史》及其他正史中辑录,用作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鉴,以作挽回世道人心之据。本书对于当今国人的道德修养、家庭的和睦团结、社...

by:善润华年

太上感应篇

世间万物都逃不过“因果”二字,定要牢记在心,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须知因果丝毫不差。真正明因知果,从“因”上出发,种好因好缘,将来必然福报无...

by:无来无去123

太上感应篇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by:龙元富律师

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by:小巫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