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的抉择:说尽当下移居海外的利弊

2020-10-14 23:01:4028:24 454
声音简介
漂洋过海的抉择:说尽当下移居海外的利弊



引言:

几日前,我的一位老朋友,在北美给我打了一个语音电话,交谈中 我们聊了许多, 其中耗时最久的 乃是我回国后这么多年来,彼此双方的人生感悟。

作为一名同样出生富庶的轻壮年人,他在北美的事业做的并不算太糟糕, 尽管有父辈的加持与配套,但自己也是创立了一家小小的地产公司。

每年大概十几套住宅物业的建设与施工,让他基本能够做到年收入百万加币左右。

但听到我的一些分享和感悟后,电话那边的他 默默说了一句 “嗨~ 其实,我也已经想回国了。”

我不解,于是他说 “ 我觉得,对于有能耐的人来说,国内才是真的机遇之地, 在海外的这些年 我深知自己真的错过了好多~ ”


正文:

人生中,有许多的抉择 看似是做了一件同样的事, 但由于时代和世界的变迁,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些抉择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移民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这个人人身边都不缺海外朋友的时代下,灏泽依然想要写一篇总集,来好好说说移民这件人生大事。


大多数移民者,并不清楚自己做了一个何等分量的抉择。

他们都过多的对海外的生活抱有美好的想象,乃至于未曾仔细思索过自己将要付出的代价。

他们之中的许多不明白,这一架飞机起飞后,就是一条几乎等于没有回头路的旅途, 其将要和曾经国内奋斗积累的一切分道扬镳。

不要觉得如果后悔了,还能回流 且一样能啥都不耽误的恢复曾经的生活。

不好意思,这只对那些家境优渥 且自己有一定国内资产的人,还有那些本身年龄不过二十七八的年轻人成立。

海外移居这件事,本身就是拔根移树 一辈子有这一次,就已经大伤元气了,何况来回折腾?


所以对于那些本身家境就普通,尤其把移民这件事儿当作大布局的人来讲。

灏泽真心希望你在踏上那架飞机前,认真审视自己这三个问题:

1.我真的了解和清楚我要去的那个地方么?
2.那里能够给我自己想要和期待的生活么?
3.我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在新地方扎根吗?

别觉得这三个问题不重要,大多数人走茬了道的口子,就是折在了这三点上。


先着重说说第一点:

你真的了解和清楚你要去的那个地方么?

俗话说的好,眼见为实 。

灏泽历来不提倡你去听某些人的美化,觉得海外就是与世无争的闲云野鹤之地,什么下了飞机后就少了国内的内卷 压力 勾心斗角 消费主义。

真就是无稽之谈。

移民三巨头美加澳我都去过,可以这么说 国内的职场压力还有人生危机,它们该有的一样也不会少。

孩子进public还是private ,生病了是吃常规配药还是吃高端的蓝标药品,这种以钱界定生活品质的事儿,也处处都是。

一个好一点的乡村俱乐部,挥两杆高尔夫 打打网球 桑拿芬兰浴来一下,一年五六万美刀会费算很低了。

真当“资本主义国家”这六个字是白叫的么?

大多数移民者之所以不提及这事儿,还是因为没有混进社会的主流,所以很多的消费开支点是没有完全被点亮的。

这一点你仔细反省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就知道了,比如孩子补课、自己换车、买奢侈品还有各种时新的消费理念。

都是源自于我们随了大流而点开的习惯,但是跑到海外,你的生活观念等于是一次完全的重置。

这一点,海外走动的多的就知道,很多高阶和富裕层移民后,真就是买了许多资产和物业,然后就扎进庄园别墅再也不咋出来折腾。

有限的交际圈,也基本以同类型同阶层华人圈为主,大家打打牌 逛逛街 钓钓鱼,男的忙忙美股和房产 女的带带孩子 玩点兴趣爱好,一家子一年回国一两次。

内核并没有融入当地的圈子, 所以哪怕看似穿金带银 也真的用不掉多少钱的。


另一方面,就是作为我们这批第一二代,普遍就不是需要以上班工作为主业的。

有时候我自己想想 感到很神奇的一点是, 我将近一大半的海外朋友, 基本都是放空的状态, 不是说没有事儿忙,而是几乎没有什么要坐班上班打卡这种事儿。

所谓的“忙”,也都是这里转转 那里看看 哪里买套房,租出去。飞一趟哪里 半旅游半出差的投资点啥小产业,农庄 酒庄 超市之类的。

新生代的年轻人,比如我这一辈 则会写写东西 拍拍短视频,也算是个创业啥的,但并没有那种枪顶脑袋 不成功便成仁的紧迫感。

换而言之,这批人本身就不是职场里的人,所以很难有真正的发言权。


等到第三代第四代完全扎根当地了,好 学业的培养 事业的发展 等等等等,也都会来,一样都少不了。
尤其是去了东西两岸拼事业的年轻人,哪个不会跟你吐几碗事业上的苦水的?

所以,灏泽明确告诉你,海外没有那么的与世无争 也不是世外桃源,这你要心里有谱。

尤其对于可能家境不是很宽裕,注定要靠自己白手立业的年轻人来说,你一定要想明白 这条路 你是不是必走不可?


当然,也别听某些人的渲染,觉得海外是看到你乃黄皮肤就拎枪要崩了你的地狱。

这里就要把某件大家特别关注的事儿给认清楚,比如我们最热衷提及的“歧视”这一概念。

你看,很多人会觉得,海外白人本身就特别看不起咱们中国人咱们华人,骨子里鄙视我们。
这真的不至于,咱们自己不也整天越南猴子 印度咖喱人的叫唤么?

可假如哪天真就给你边上站个印度年轻人,你会寻思着偷偷拿把刀把他给做了?
顶多陌生不熟悉,实在混不到一起。

这道理就好像你是一个重庆人,突然来了一个家伙叫灏泽 灏泽一不会重庆话 二不熟你们的饮食习惯 三和你们没啥共同成长经历, 说真的,要想融进你的圈子也挺难的吧?

那你自然只能表示客气和距离了呗。

所以这种感觉,更多的应该说是不合拍。

不信你可以问问意大利朋友,他们能不能融进犹太人圈子?再问问中东朋友,能不能融进西裔圈子?都难。


至于最近经常放的互联网上那些老外盯着华人攻击的视频,的确有,但这不是常态,哪里都有坏人和混蛋。

讲的更宽泛一点儿,你有空可以看看ytb,你会发现 华人被攻击真的不算频繁,黑人拔枪打西裔 白人盯着黑人查车牌搜身,才是天天都有的事儿。

只不过我们作为华人,特别关心自己同胞的利益,所以有些放大了罢了,不然你去问问身边的朋友,去了海外有几个被指着鼻子贬低的?

可有一点很重要,我曾再三提过一件事儿,那就是同样是年轻大学生 同样是华人的血, 你会发现内地的大学生普遍都是瘦弱的 而北美的华人学生普遍壮个一大圈,气质也会更MAN一点。

这是因为环境的不同, 后者的环境本身就比较追求这种阳刚气和雄性荷尔蒙的味道。

看看两地崇拜的偶像明星你就知道了,前者基本都是比姑娘还漂亮的少年,后者是比牛还肌肉丰满的大老爷们。

那这便导致了,新生代华人的气质在相比之下就是 “文、温、雅”的,自然容易受到某些混蛋的刻意敌视和欺压。


另外,若你真的决定要做移居海外这样的大动作,灏泽竭力奉劝你请不要听任何人的表态和意见,切身的去你想去的那个地方走一遭。

同时,绝对不要蜻蜓点水的旅游一番就觉得你熟悉某片地区了, 玩乐和生活是完全两件事儿。

灏泽有很多富豪朋友,早年移居的时候也是觉得去就去老美的洛杉矶 枫叶国的温哥华,后来发现,这些地方很不错 但后来发现,实际还有“更适合自己”的地方。

比如枫叶国的白石镇,还有德州的圣安东尼奥。

上述这两个地方,你会发现很少会被大多数移民者提起, 道理很简单, 本来就不热门 去的人也少。

可是真的住起来呢?人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漂洋过海,为你而来

【内容简介】什么?暗恋多年的网聊对象,竟然就是她的大BOSS!职场上的明争暗斗,家族豪门幕后干涉,面对重重阻力,她,最终会做何选择……【作者/主播简介】作者:西...

by:灿烂的调调

【免费多播】漂洋过海来睡你

初见,她耍酒疯爬上了他的床。再见,他借口照顾她赖上了她的床。从此,他们之间上演了一场场你耍赖我比你更无赖的戏码作者:慕容晕晕演播:尼采蘑菇仙仙小骨后期制作:尼...

by:尼采蘑菇

漂洋过海来看你【纯情罗曼史】

(求关注、点赞!求赞助小礼物!)作者:北方北北方北,微信公众号《淡定的兔子》。微信号:zaishuiyifang040921邮箱zhaochunbo8@16...

by:Pebsy阿YAO

Bo Diddley Beat | 漂洋过海来东亚

BoDiddleyBeat是一种在摇滚和流行乐中广泛使用的切分节奏,最早可以追溯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音乐,因著名早期节奏布鲁斯歌手BoDiddley在同...

by:歌单精选集

长篇小说《漂洋过海来送你》石一枫著

作者简介:石一枫,1979年生于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著有长篇小说《红旗下的果儿》《恋恋北京》《借命而生》《心灵外史》《漂洋过海来送你...

by:找乐儿_gh

漂洋过海来看你|王丽坤&朱亚文主演都市言情轻喜剧原著|双播精品|浙江安徽卫视热播

内容介绍:(点击右上角+订阅更新抢先听)浙江卫视、安徽卫视热播都市爱情轻喜剧一段漂洋过海的奇妙缘分,一个因为爱情降临的奇迹不婚主义的女人因孕得福,孩子的...

by:七十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