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家的诅咒》

2020-11-24 15:42:5713:10 1.1万
声音简介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赢家的诅咒》。我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人性的复杂让主流经济学出现了诸多失灵,如何用更多理论完善经济学大厦是经济学家的重要使命
物理学家一直不太看得上经济学家,对数学家却敬重有加,毕竟连爱因斯坦在发表相对论的时候,都要找数学家帮忙搞定数学部分的计算,其他物理学家哪里还敢小瞧数学家。物理学家敬重数学家也是很有道理的,毕竟数学这东西说一不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举个例子来说,当年费马搞了个素数猜想,说按某种形式生成的数字都是素数,他举了最初的五个例子,果然符合。结果欧拉证明,按那个形式生成的第六个数字就不是素数了。事实上,那个形式的素数就只有费马说的那五个。于是费马素数猜想就破产了,数学家马上就抛弃了这个理论,把费马素数归入数学笑话集。而经济学家呢?当一个定理被指出了漏洞,经济学家说,大家等等,我们再补补,这个定理不能丢,丢了多浪费。就这种治学态度,也难怪科学同行们有意见。在今天的这本《赢家的诅咒》中,我们就来看看和经典经济学理论相违背的一系列反常现象,看看经济学家们怎么对付这些漏洞。
我将从两个部分为大家讲解本书: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赢家的诅咒,以及其他经济中的反常现象;在第二部分中,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反常现象如何帮助传统经济理论。
下面开始第一部分的讲解。先来谈谈什么是赢家的诅咒。从字面来说,这个词指的是,在竞拍活动中,赢家往往最终会遭受实际利益方面的损失。在20世纪70年代,几位研究油田拍卖的专家发现,在油田拍卖中,获胜的一方经常会付出比油田自身价值更高的拍卖价。举例来说,这个油田起拍价100元,结果最终的赢家以300元赢得了这个油田,开采之后,油田公司发现这里的油只价值120元,等于自己公司赢得了这场拍卖,却损失了180元。
为什么会存在赢家的诅咒,这是经济学家以及心理学家争论的焦点,有些专家认为,竞拍中的赢就是赢,这种赢会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就是收获,而这个赢和经济上赚钱是两码事。众所周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投入天价买入球员的英超豪门虽然夺得了英超和欧冠的冠军,但在经济上却是亏本的,也就是说,对于英超豪门来说,夺冠就是胜利,至于亏钱,那是胜利的成本。也有些专家提出,之所以存在赢家的诅咒,是因为人类根本就不喜欢客观估值这种东西,人类就是喜欢热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就是好东西,价格高也是合理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赢家的诅咒的确存在,根本性原因谁也说不清,但是尽管如此,赢家的诅咒也给参与经济的都是理性人的传统经济,来了一个重击。
赢家的诅咒只是众多经济反常现象里的一个,其他著名的反常现象还有以下这些:
一价定律认为,一种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中只可能有一种价格。而跨行业的工资差异就给了这个理论当头一击,比如说,一个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做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公司收入的差异可能会达到令人咋舌的程度。另外一种打击了一价定律的情况是著名的禀赋效应,禀赋效应会让你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评价更高,从而不愿意失去它。
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类会明智的投资自己的每一分钱,完美的规划自己的财务人生。我们就不谈那些买件衣服或者买个手机都使用消费贷款的不明智行径了,即使是最明智的人往往也无法进行正确的投资,因为存在心理账户这个东西。心理账户会让你给各种钱打上标签,有些钱是神圣的钱,比如遗产或者养老金,有些钱是可以随便花的钱,比如退税,或者彩票中奖的钱,即使这个投资者的年均收益率是20%,神圣的钱他不敢投资,只敢买国债,而退税或者彩票奖金他也不去投资,而是随便用掉,于是无论哪个角度,他都做不到储蓄理论所认为的那样理性。
之所以存在那么多的反常现象,是因为传统经济学有一个最大的隐含条件,那就是所有参加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绝对理性的,而事实上,真实的人类很复杂,或者更直白一点说,大部分人都不如经济学家所想的那么理性和聪明。
理性人的特点是自私且高效,一切消费的起点是经济的数学模型,在消费前脑子中进行了细致的微积分和概率计算,理性人总是自觉地按最大化原则行事,灵活地利用机会成本,边际分析法等原则做出选择。很多经济学家坦言,虽然我在课堂上会传授给学生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法的知识,但是下了课,进入便利店买瓶水的时候,我自己也很少会运用那些原则。因此如果传统经济学所认定的纯粹理性的人,根本就不存在,那出现那么多与经济学理论相反常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讲完第一部分,了解了赢家的诅咒及其他经济中的反常现象,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二部分,讨论一下反常现象如何帮助传统经济理论。
传统经济学的基石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整座传统经济学的大厦都可以被认为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之上的,现在这座大厦出了问题,肯定是亚当·斯密的问题。事实上,亚当·斯密当年提出“看不见的手”和“理性的人”的同时,明确提出了人的复杂性会引发“看不见的手”出现问题。
但是亚当·斯密的后继者只挑自己喜欢的东西继承下去,对外只宣传“看不见的手”多么管用,对于人性复杂性可能引起“看不见的手”失效的情况,闭口不谈。其实这也不能怪亚当·斯密的后继者,当年经济学还是小学问,完全不能 与数学、物理学这种学科相提并论,老百姓又喜欢明确的东西,你说“看不见的手”大部分时候很有用,但是因为人的复杂性,有时候这个理论又没用。老百姓会表示:“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一会行一会不行,你当我是傻子啊,你回家自己搞搞清楚再来吧。”这种情况下,亚当·斯密的后继者挑重要的东西研究,忽略人性的复杂对经济的印象也就情有可原了。
因此,经济学目前的问题,不是亚当·斯密的问题,而是出于之前想要做大做强经济学而采取的无奈做法。现在经济学已经足够强大,是时候回过头来还原真实的经济学了。
首先,尽管标准的传统经济学存在局限性和弱点,但是依然是我们目前最好的经济学理论。人们之所以选择市场经济,并不在于它的完善性,而在于没有比市场经济更好的选择。
其次,我们应该好好完善亚当·斯密的全套经济学。全套经济学应该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描述性理论和规范性、经验性理论。无形的手、利润最大化、预期效用最大化、博弈论等等,这些都是描述性的最优行为理论。这些理论传统经济学已经做的非常好了,而规范性、经验性理论关注的是,当涉及人性复杂性的情况下,那些描述性的理论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我们必须承认,全套经济学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今后的经济学家,仅仅写下一个理性行为的模型就打算搁笔是根本不可能的,他还要在复杂的人性面前,考虑这个理性的模型会变形成什么模样,由于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种人性,这意味着对于一个经济模型而言,或许永远也没有模型完善的那一天。而这,或许才是经济学的真正模样。
说到这儿呢,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已经讲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赢家的诅咒,同时看到了更多经济学中的反常现象,我们发现,之所以存在那么多的反常现象的原因是人性的复杂性。在第二部分中,我们说,虽然存在那么多的反常,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传统经济学的,因为虽然这套经济学有局限性,但是我们手头并没有可以替代它的更好的东西,最后,为了更好的解释存在的现象,我们除了已有的描述性理论,还应该引入规范性理论和经验性理论,由此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我们的世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03328433

配音不好听

听友322151344

读的真好,感恩

听友310274033

主播是不是麦不好啊 我都是开外放的,如果戴耳机听就很难受

南荣NR 回复 @听友310274033

手机录的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赢家的诅咒

这本书探究人类不理性的一面,心理学+经济学,让你更了解人性,这就是行为经济学!《赢家的诅咒》为现今热门的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书中研究人类决策的不理性面,所造成...

by:中信书院

诅咒

新生代惊悚小说家蔡骏继《病毒》之后又一部力作。年轻的考古学家江河自罗布泊考察归来后突然死亡,然后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一系列命案,死因均为心肌梗死所致,而死者都曾参与...

by:郭益达

诅咒

张家,一个世代盗墓的家族,却因一次意外的盗墓行动,触发了古老的诅咒。家族成员开始经历生死轮回,每次重生,记忆都会部分丧失。张老三作为家族长辈,他必须在记忆的碎片...

by:夜猫小黑

诅咒之塔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作者罗杰·克劳利又一力作重现1291年十字军运动的终结及阿卡的陷落固若金汤、战备充足的阿卡是十字军在地中海东岸的据点。当这座城市于1291...

by:老木老木

诅咒电话

结局让你意想不到的大反转

by:繁繁馥馥

诅咒电话

书籍信息:诅咒电话内容重点:午夜十二点,电话如常响起,我,接起了电话,听筒里照例传来恶毒的诅咒……我们本是亲密的好友,是闺蜜,是后天亲人,可为什么,却渐行渐远?...

by:子非余的有声

诅咒笔记

一个千年的诅咒,一段不为世人接受的孽缘,一个不停缠绕的诡异噩梦,一个平凡无奇女孩到绝世美女的惊人蜕变游戏世界。

by:自在大明公

15岁的诅咒

内容重点:一对双胞胎姐妹一路披荆斩棘解除诅咒的故事她们不甘心自己的一生被诅咒她们不甘心15岁就是她们生命的尽头她们和命运做斗争会发声什么事呢?她们中回...

by:昕萝_爱柠

美丽的诅咒

典作品推荐,绝对震撼您的心灵。高品质获奖小说。。大家多支持,小说情节进口时间脉搏,内容精彩生动。人物刻画细腻到位。给您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欢迎多提建议和意见。...

by:评书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