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四知拒金

2020-12-14 22:00:1705:36 1145
所属专辑:习近平讲故事
声音简介

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让听者更好地体悟故事背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大家好,我是主播澄澄,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习近平讲故事之《四知拒金》。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东汉人杨震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他去东莱上任时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任职荆州刺史时举荐过的官员。王密听说杨震路过,为报答当年提携之情,白天空手去见了杨震,晚上则准备了十斤金子想送给杨震。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后很惭愧。杨震为官清廉,有老朋友、长辈劝他为子孙购置产业,杨震说:让以后的世人称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我用这个留给他们,不是也很丰厚吗?这就是一种觉悟。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716日)

延伸阅读

中国自古就有许多廉吏佳话,比如羊续悬鱼拒贿、子罕以不贪为宝、孔奋身处脂膏不自润、包拯不持一砚归,等等。杨震四知拒金”“清白吏子孙的故事,同样名垂青史。

杨震,字伯起,陕西华阴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他五十岁入仕,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后来位至三公。四知拒金之事,始载于《后汉书·杨震传》。王密深夜怀金相赠说,暮夜无知者。但杨震却义正词严地驳斥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愧而出。《后汉书》还记载,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因为四知拒金的故事,后人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直到明代的莱州府署大门内,还有杨公祠、四知堂。唐人胡曾的《咏史诗·关西》赞赏道: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杨震不但洁身自好,还敢于挺身而出批判官场恶习。对于皇亲贵戚,他也敢于直言不讳。汉安帝的舅父耿宝、皇后的哥哥阎显等,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入朝做官,杨震知道这些人无才无德,都断然拒绝。

这样的人品、家风,成为对儿孙最好的馈赠。史书记载,杨震家门四世清白、家风廉正。其子杨秉最初隐居乡里教书,四十余岁才出来做官,有其父之风。有故旧部下以百万钱相送,他闭门不受,以廉洁称。杨秉之子杨赐官居太尉,杨震曾孙杨奇、杨彪,皆有祖上清廉之风。杨震清白吏子孙的家风,千古传颂。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有了觉悟,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他讲述杨震四知拒金、把清廉留给子孙的故事,正是为了说明觉悟对一个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重要意义。有觉悟方能辨是非、明公私,有觉悟方能养正气、祛邪气。觉悟是检验一个人思想品质的试金石,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就是觉悟。

 

 

本期节目

责任编辑澄澄

平台编辑周锐轲

节目监制澄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195754870

很好,点赞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拒嫁豪门:四爷,别娶我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沐歆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从此对谈情说爱不感兴趣,她跟御四爷也只是互相利用——“沐歆,我警告...

by:柚米de电子书

金税四期下税务稽查及税务合规

在越来越严的金税四期下,企业家和企业如何预测税务稽查合规风险?如何税务合规?

by:共享财务总监

金税四期下税务筹划实务问答

税务实操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享

by:钱传海_财务加油站

黄埔四期

《黄埔四期》展现了近代中国从北伐到改革开放的一段历史,并以历史真实人物为原型,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黄埔四期学生,描写了他们跨越60余年的传奇人生。...

by:Will_纵横

四柱知识

子平法,学习交流,都可关注

by:青未先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