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三命而俯》

2021-01-18 22:21:5506:50 386
所属专辑:习近平讲故事
声音简介

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让听者更好地体悟故事背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大家好,我是主播晚风,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习近平讲故事之《三命而俯》。

当然,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延伸阅读

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放于利而行,多怨”,只依据利益来行事,会招来很多怨恨;“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应当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努力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而孔子的远祖正考父,早已诠释过严以律己这个命题。 正考父是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孔子的七世祖,先后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个国君。正考父深受宋国三代国君倚重,官拜上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他依然保持着谦谦君子之态,为人处世甚是恭谨低调。为了惕厉自儆、教育儿孙,他特意在家庙铸鼎铭文,于是就有了“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佳话。铭文中一个“偻”字,一个“伛”字,一个“俯”字,伛恭于偻,俯更恭于伛,三个动词生动展现出正考父地位越高越恭敬的情状。“三命”相连,层层递进,可谓谦意涟涟,恭风泱泱。接下来,铭文话锋突转——“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就是说,即便沿着墙根走,也不会有人敢来欺侮你,这正是人格的力量、品德的力量。 正考父的美名和故事,《史记·孔子世家》《左传》等典籍均有记载。《孔子世家》中写道:“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恭。”彰显出他严以修身、清廉从政的品德。他教育子女家人守德持正、谦虚恭俭,同样传为佳话。司马光在《训俭示康》里说:“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僖子根据“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预见正考父家族必会出现贤达之人。如今,由北京京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的新编历史京剧《正考父》,将正考父的事迹搬上舞台。正考父廉洁为官、谦恭用权、忠义传家的优秀品质,还会影响更多的人。 正考父的谦虚低调、清正谨慎,犹如一道对权力诱惑的思想防线,确保了个人不逾矩、权力不越轨。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述“三命而俯”的故事,意在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像正考父一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把自己位置放低一点。 正确看待权力、规范使用权力,可以说是考验领导干部的第一道门槛。习近平对领导干部权力观的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他把“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党的干部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他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校正权力观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晚风

节目监制:澄澄

平台编辑:王文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不期而遇

用心传递好声音,欢迎收听宁德师范学院广播电台。

by:宁德师范学院广播频道

135.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自己读得第一百三十五本书,请大家多多支持

by:平凡是真6666

星期三

希望每一个星期三,都能和你在一起。

by:华语音乐

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已经结束,三国时期即将开始

by:阳光_光游_光梦0

期货十三篇

期货市场,浮沉十载,爆过仓,暴过富,有过无数血与泪,积累无数经验与教训。无奈期海无边,芸芸众生纷纷入海,亏损者数不胜数,一生尽毁家破人亡者,亦皆有之。遂将多年亲...

by:奇获交易

期货十三篇

期货市场,浮沉十载,爆过仓,暴过富,有过无数血与泪,积累无数经验与教训。无奈期海无边,芸芸众生纷纷入海,亏损者数不胜数,一生尽毁家破人亡者,亦皆有之。遂将多年亲...

by:交易法门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