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接纳生命的终局(上)

2021-04-25 09:39:3815:04 188
声音简介

记得很多年前去澳大利亚出差,我在悉尼看了一个文化展览,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展览主题叫做“Death——the last taboo”,翻译过来就是“死亡——最后的禁忌话题”。 


的确,死亡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禁忌词语,然而要谈幸福,就避不开这个话题。死亡被认为是所有人生苦难中最大的那个,人们或者害怕死亡的结果,或者害怕走向死亡的过程,还会害怕伴随死亡而来的“爱别离”,也就是与相爱的人生离死别。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生活在恐惧中,内心必然很焦虑,幸福感就不会很高。这一集,我们就来谈死亡。 


要想找到研究死亡的思维模型,这可真是太难了!别说模型,就是提到“死”这个字,在很多场合下都是个禁忌,绝对的话题终结者。《论语》中子路向孔子请教关于“死”的问题,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孔圣人也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死亡”就好像是天体物理学中的“黑洞”。没人知道那是什么,所有的道理和规律全都失效,也从来没有人有胆量靠近。 


首先,抛开情感因素,从理性的角度看,死亡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唯一不确定的是时间、地点和方式。时间上看,我们在第一集中就用正态分布模型预测一个人的寿命,你可能还记得当代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76岁,从概率上看,我们每个人最有可能——也就是68%的概率可以活7082岁之间。地点上看,当代的老人有超过一半都是在医院里离世。原因上看,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96月发表了一篇论文,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国居民的死亡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癌。好了,以上就是有关死亡的一些关键事实。 


人们把死亡看成是一种苦难,所以这是每个人命中注定要经历的苦难。面对这个让人沮丧的事实,有什么办法提升幸福感呢? 


在上一集我们反复提到这样的一种观念:对于某种不可避免的苦难,如果能在苦难中找到意义感,痛苦的感觉就可以减轻。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死亡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分成两个维度来回答,一是以进化论的视角看死亡的意义,二是死亡的必然性对活着的人的积极影响。 


先看第一个维度。你可能看过最著名的系列奇幻电影《指环王》,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牛津大学教授约翰.托尔金。他在书中写到:

“精灵拥有不朽的生命,而死亡是造物主赐予人类的礼物”

为什么可怕的死亡反而成了上帝的礼物呢? 


回答这个问题要请出大名鼎鼎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他在1859年,也就是他50岁的时候,出版了《物种起源》,这是他20多年大量研究工作的汇报。书中的观点在当时极具爆炸性,但是在160多年后的今天,中学生们都可以讲出物种进化的两大驱动力: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基因突变是随机的,既可能有利于生存,也可能不利。而自然选择就像一个永不疲倦的尽职尽责的清洁工,总是将不利于生存的那部分清除出去。 


这时一个问题就会冒出来:既然目的是有利于生存,那让我永远活下去,岂不是最符合进化论的原则吗?这里就涉及到进化论中的两个概念:“个体选择”和“群体选择”。 


从个体的角度看,永远活下去确实最合理。不过,这样的机制并不利于群体生存:种群内过多的个体在争夺有限的资源,这样并不利于群体的延续,最优秀基因不一定能活下来。这样,当这个种群遭遇其他种群或者严酷的大自然的威胁时,命运就是集体灭绝。 


而“群体选择”就不一样,最重要的确保是群体中最有繁殖能力的个体能活下去,因为这可以带来基因的多样性,总有一些优秀的基因变异能够在自然选择残酷的淘汰赛中晋级,这样整个种群就得到了延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个体都在用实际行动默默地支持群体,这种支持的行为就是:适时的死亡。 


举个例子,太平洋鲑鱼,也就是大马哈鱼,它们成年后在激素的影响下浑身变成红色,从海洋回游几百公里,返回到当初出生的淡水小溪流中。遇到有落差的小瀑布时,它们会像鲤鱼跳龙门一样向上飞跃,奋力拼搏。最终它们中的一部分能够回到出生地产卵,完成使命后,身体内的激素快速失去平衡,免疫系统瓦解,随后全部死于感染和内脏衰竭。在这个史诗般的过程中,那些不能抵达终点的鲑鱼首先就被自然选择扫入了死亡的深渊。即使是那些赢得繁衍机会的鲑鱼,也会在任务完成后适时的死亡。


这种牺牲精神在进化论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生物的互惠利他主义”,你还记得我们讲过的博弈论吗?如果每个个体都自私自利,不愿合作,那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囚徒的困境”,这就是双输。对生物来讲,这也就意味着群体灭绝,种群内的全部个体都失败。而“互惠利他主义”就是生物摆脱“囚徒困境”的博弈策略,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每个个体都接受死亡。 


所以,从微观上看,死亡是一幕走向凋零的悲剧。但从宏观上看,死亡让种群获得了永生。如果能跳出自我的视角,就会发现死亡未必那么悲凉,它是一首气势恢宏、慷慨激昂的交响乐的一个重要篇章,这首华丽的乐曲就叫做——进化交响曲。 


怎么样,听到现在再看死亡心里是不是稍微释然了一些呢?……如果还没有,那咱们接着说。 


记得有一句调侃的玩笑,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别看简单,其实很有哲理。人是因为先幸运地有了“生”的机会,然后才必须面对“死”,这其实是一种公平。 


话虽这么说,但一想到死亡还是让人觉得沮丧。这件必然发生的事情能不能对活着的人产生积极影响呢?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二件事情。 


200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有一段著名的名人演讲,后来在互联网上很流行。演讲主题叫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中文翻译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没错,演讲者正是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之前我们在讲耗散系统的非平衡态时提到过这段演讲。其中有一段是他对死亡的思考,我们听一下: 


“记住我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做出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外部的期待,所有的荣耀,所有的尴尬或失败,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留下的只有真正重要的。你有时候会陷入患得患失的迷局,“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保持清醒的最好方法。你本来就无可失去,没有理由不去追随本心。” 


这段话其实就是死亡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如果没有死亡作为一面镜子,人经常会迷失在漫长的生活旅途中,深深陷入纠结和烦恼之中。如果能经常提醒自己我终将死亡,这也许是60年以后,也许就在明天,然后再问问自己什么样的生活是我真正想要的?这样就更有可能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最早我们讲决策论时,提到了“不后悔”的准则,这是一种理性的、不偏激的决策方法。当时我们是通过计算“后悔值”来实现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重大的决定往往都难以精准地去计算后悔值,这时候,以死亡为镜子,更容易看清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从而做出不后悔的决定。 


实际上,确实有很多人是在接近死亡后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动力,重新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比如在互联网上很火的“侣行”夫妇,从他们的演讲中知道,他们之前生活的全部重心都是做生意和赚钱,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参与救灾的过程中他们见到了太多的死亡,深深感到生命的脆弱,死亡的真实。这让他们内心爆发出了新的能量,对生活做出了新的重大决定。 


另一个知名的例子是我很尊重的李开复先生,他在突然确诊癌症后,终于有机会从超负荷的运转中暂停下来,跟出家的高僧对话,跟在家的自己对话。有个例子我印象深刻,李开复先生之前是计算机科学家,习惯用理工科的视角来看待一切事物。在运筹学中,人们总是寻找所谓的“最优解”,也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理想的效果。他谈到以前自己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最少要花多少时间陪伴家人,才能不引起家人的抱怨?”在面对死亡的威胁后,他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他不再用求解方程式的思维来看待这件事,而把陪伴家人看成生命本来的意义。后来他把自己的转变写成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做——《向死而生》。 


总结一下,清晰地意识到你我在一个未知的时间都会死亡,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产生一种动力抓紧时间去过一种不后悔的生活。如果担心与相爱的人分离,那就现在抓紧时间去陪伴;如果担心有未尽的心愿,那就现在创造机会赶紧去实现;如果害怕伴随死亡过程的病患和痛苦,那就现在开始打造一个更健康的身体。这样的态度,就是所谓的“时时可死,步步求生”:时刻做好告别世界的准备,活着的时候尽力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604919chu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这是多么深刻的生命感悟啊

猜你喜欢
时时觉

相信这本顺着创造者之流所诞生的书,必能在每个人的心中,点燃那份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与智慧。愿每一位读到此书的人都能够忆起自己是谁,唤醒那原本就存在于每位读者心内的...

by:由内觉知

时时刻刻

以下转自豆瓣:◆以诗性语言和无懈可击的技巧穿透时间的表皮,揭开生命本质,分享女性最隐秘的悲伤与渴望◆荣获普利策小说奖、福克纳文学奖两大重磅文学奖,出版即登上...

by:轻眉amy

时时在安慰(杂集)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继续热爱生活。

by:知万知声工作室

时时觉《被遗忘的力量》

此书的价值在于,它是真实的从同学们的生命状态到生活的各方面的改变,是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的。

by:燕北飞呀

【直播回放】時時刻刻

每天中午和你一起543夜间随缘一起渡过无眠的夜

by:池岚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