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修仙记 第八回 仙针炼真元,神剑护慧命(下)

2023-07-10 12:36:1332:00 2817
所属专辑:终南修仙记
声音简介

啸云学道学禅,见多识广,一读就明白,对蝉儿说:“师父用心良苦,我等不仅要学道,更要学儒,邵子、周子、朱子其学与陈抟学派有关,故其学中隐藏部分仙道真脉。周子《太极图说》隐藏阴阳同修之诀,读了《玄素心要》,方明此理。”蝉儿脸红,低头静听。龙儿牵着蝉儿的手说,“师父说过,朱熹喜欢仙道,曾以崆峒山道士邹之名写过《周易参同契考》,后退隐福建武夷山修建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与南宗白玉蟾真人交厚,得到真人指点。朱子《调息箴》原来隐藏陈抟一脉锁鼻术要领。上次师尊传我调息之法,吸气时观想鼻孔放大,呼气时意守丹田。我调息入静,感到呼吸渐止,只是尚未达到周身经脉敞开与天地通气,一直不知如何处理静中偶动之念和气脉变化,今读朱子‘氤氲开阖,其妙无穷。谁其尸之?不宰之功’,知道该怎样调理了。”蝉儿静听丈夫高谈阔论。三丰由儒入道,对儒学感情深厚,他告诉云儿夫妻,朱熹年轻的时候,有一天赶路时遇见滂沱大雨,不得已就到路边一间破庙避雨,破庙墙围竹席,一个贫困的老人住庙编席为生,庙成席铺,老人见朱熹避雨,喊朱熹进屋小坐,朱熹愿意站屋檐下观看雨景。他看见雨中有位道士朝破庙走来,令人奇怪的是,道士脚上没有一丁点泥,身上没落一滴雨,冲朱熹一笑,闪进庙门。朱熹觉得奇怪,跟进去。庙里塑吕洞宾像,他看了几眼,再看四周,找不到那个道人,这座孤庙没有后门。朱熹怀疑刚才所见是否幻觉,问编席老人是否看见有人进门,老人说看见有道人进门,怎地一晃就不见了?正感到奇怪。朱熹抬头一看,吕祖像旁竹席上写有四句诗,墨迹未干:

 

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予独何为?有志不就。

 

朱熹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当时宋金交战,他和张浚主战,俩人受到主和派权臣韩侂胄的打击,朱熹只好把精力放到教育和传承道统上。庙中之语预言了朱熹命运。从此,朱熹留心仙道,成为一代宗师后不时和学生探讨仙道,有的弟子不相信世有神仙,朱熹相信世有神仙,相信仙学可学,只是仙家功夫不容易做到而已。朱熹晚年对雨中遇仙、无缘求教之事感叹不已。当弟子袁机仲校定完《参同契》后,朱熹写道:

 

“予昔年经行顺昌,憇筼筜铺,见有题‘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予独何为?有志不就’之语于壁间者,三复其词而悲之,不知题者何人,适与予意会也。庆元丁巳八月七日,余再过其处,旧题固不复见,而屈指岁月,忽忽余四十年,此志真不就矣。道间偶读此书,并感前事,戏题绝句:

 

   鼎鼎百年能几时,灵芝三秀欲何为?

 

   金丹岁晚无消息,重叹筼筜壁上诗。”

 

朱熹没提吕祖庙遇仙之事,只说在“筼筜铺”,一个竹席店里见题,他以儒家身份隐藏秘密。朱子遇见白玉蟾真人后,经常诗词唱和,自号“云谷道人”,给白真人寄过:

 

        《菩萨蛮》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水调歌头》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

 

      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

 

      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炼丹成。

 

             《鹧鸪天》

 

      脱却儒冠著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只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诗词仙气浓厚,龙啸云早从三丰口授中背得烂熟。今日得见朱熹画像和《调息箴》,云儿若有所思,修炼金丹,最贵缘分,自己和蝉儿异类修成人身,再修仙道,何等宝贵。德才如朱熹者,有修仙之愿,曾遇仙人,得到周子、邵子学说中陈抟仙学秘要,仍未成功。我等更当精进。云儿把心事给蝉儿一说,蝉儿感动不已,说:“云哥哥,我俩不恋名闻富贵,厮守山中,修道而终,好吗?”云儿见蝉儿说得动情,说,“蝉妹,依你。”深情地在蝉儿粉脸一亲,带她继续看道室壁画、图书。三丰先生意在龙啸云根性种下朱子理学种子。龙啸云后来转世为朱元璋四子朱棣,自朱元璋和朱棣推崇朱子理学以来,有明一代的科举考试不出朱熹《四书集注》。明朝推崇朱熹,影响清代,明清五百年,朱熹理学思想代表官方哲学。这个缘分的根与龙啸云在终南山龙阳洞参悟朱子文集有关。

 

龙啸云领着爱妻金蝉儿在东室发现一部《神霄雷诀》,三丰真人给他传过雷诀,说,南宗雷法关键之诀需要阴阳同修,乃能感应天雷。天雷本是阴电阳电的感应火花,是阴电阳电碰撞产生摧枯拉朽的力量,是阴电阳电合奏唤醒万物的号角。云儿结婚后才体会出三丰所言“阴阳同修”真义。各位看官,龙啸云、金蝉儿夫妻双修之事,浓情蜜意,恩爱缱绻,不便渲染,笔者写书,发扬仙道,当透玄机。本书中金蝉儿乃仙山灵蟾所化,为何灵蟾不化身男子,却化身美女?此乃造物神奇。八卦中,蟾为月,为坎卦(  ),为元精。阴阳丹法正以坎卦比喻彼家,认为女身应坎卦,内有真阳,男身应离卦,内有真阴。男子炼丹,取坎填离,则得乾卦(  ),乾为金为圆,为金丹。丹家以龙喻元神,龙啸云乃黄龙化身。阴阳同修,元神不能通灵,则不能问鼎金丹。故金蝉儿、龙啸云之象包含阴阳同修之理,暗合天道。这正是三丰传《玄素心要》给他俩的真义。道家经典《淮南子·览冥训》云:“姮娥窃(灵药)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这里姮娥(嫦娥)、月精、蟾蜍三位一体。佚书《归藏》记录过姮娥偷得灵药升月之事,《归藏》已佚,部分文字被古书引用,得以保存,《文选》李善的注释中曾两次引用该书,“昔嫦娥以不死之药奔月”、“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西汉天文学家张衡《灵宪》详言:“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奔月的日期为“逢天晦芒”,晦日正是天地阴阳二气交合之时。这些道书、历书尽泄内丹秘诀。李商隐诗云: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只怕李商隐不知“嫦娥”与“灵药”在阴阳丹法中的象征意义。云儿和蝉儿,初尝云雨,体验到阴阳交合的快乐,无言可喻。他们自由地依《玄素心要》秘法变换交合的体位,体会气脉、身心的变化。龙啸云感到自从修炼师传南派内功导引术和闭气胎息法后真精不漏,交合时间,随心所欲,能昼夜不息,美快无比。金蝉儿感到身中百脉,阴阳交合时有节律有方向地运动着,她能看到自身散发无量光明,云儿的身体也散发无量光明。肉体交合的同时光和光在交融。有时候,云儿的光进入蝉儿的中脉,有时候蝉儿的光流进云儿的黄道。在不同的体位中光变化形态、色彩,周身穴位像星星闪烁,身体被光包裹着,每个人的下丹田都有金黄的光团转动。有时候每个人体内的光团从中脉升到顶门,在夫妻头顶各飞旋一个五彩光球,一会儿两个光球融为一体,在两人上方旋着,随着二人平静的、深长的呼吸节奏而变化。最后,光球自然分化成两个,从顶门进入,沿中脉而下,进入两人丹田。他们相拥而眠,直到天明,蝉儿还在云儿怀中。张三丰教的导引、辟谷、闭息、胎息之功,原来是阴阳派彼家丹法筑基功,特别是铸剑功。没有这些功夫,无法修炼阴阳丹法,后天精气难固,先天精气难合。阴阳交媾的境界里,云儿、蝉儿体验到周子《太极图说》中“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之真义就在“妙合”二字,合而后有“凝”神、“凝”丹之妙。云儿、蝉儿感到阴阳同修的过程中心性更平静,元神更坚固,“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身心气脉的无穷变化“妙处难与君说”。某夜,阴阳交合之后龙啸云静坐一个时辰,《玄素心要》强调,交合毕丹士须修导引功,通过动作调理精气,之后静坐养身,法诀是:

 

   导引通百脉,静坐养三元。

 

   阴阳命光现,灵诀引丹田。

 

阴阳交合时男女身上散发的光是命光。常人命光散失,难以引归丹田,故而交合后劳累不已,“精疲力尽”、“销魂”;丹士则是“二五之精,妙合而疑”。这就是“顺则凡,逆则仙”。魂为阳神,魄为阴神,男女交合,身心美快,大耗阳气,消耗真神,故言“销魂”。常人乐此,形亡神散,终为下鬼。丹士修炼中引此外散灵光回归身内,凝聚丹田,以作丹本,其诀曰:

 

  灵光元神,速归吾身。神归气穴,五脏玄明。

 

  万神守卫,元神尊令。命光生霞,玄珠护命。

 

丹士平时诵念口诀万遍,念到神到,神到气到。平时诵念口诀,观想身外丹光、身光随口诀收于丹田,变成明珠。身体周围,天神护佑,外邪不侵。龙啸云念完口诀,收敛身光入体,丹田月明,气海神存。躺下安卧,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龙啸云坐在日月之间,日光、月光照亮身体,身穿龙袍,俨然帝王。一只凤凰从南方飞来,翩翩起舞。龙啸云的笑声传遍太空,日月震动。

 

天明,龙啸云思索梦境。蝉儿见他沉默不语,问:“云哥哥想什么?”龙啸云没有告诉蝉儿梦境,他跟随三丰学过陈抟、邵雍一脉心易,暗自揣摩,难道此梦预兆自己有帝王缘?想到和金蝉儿约定修道以终,对刚才的想法感到好笑,怎么往名利上想?梦中日月,不正是丹家“日月合璧”之妙么?身穿王袍,不正是元神之象么?元神为一身之君。朱雀南飞,“有凤来仪”,和黄龙真身,不正是“龙凤呈祥”之内景么?这样一想,倒也释然。诸位看官,笔者多事,提示一二,此梦的确预兆龙啸云的来生。日月为“明”,凤凰为朱雀,暗含龙啸云后身之朱姓和国号。

 

龙啸云金蝉儿每夜都像刚入洞房的新婚夫妻,体验人道喜悦,可谓:大丈夫事业结果,神仙侣快活逍遥。奇怪的是,仙山洞府里竟然藏着写本奇书《床上谈禅》,也叫《枕边禅》,署名性空禅师,所写多是男女交合之事。和尚好色,不是破戒么?如何写成书?书里讲了一个故事:

 

大宋初年,江南赣州有座云居禅院,香火旺盛,当家师父性空,名望很高,弟子八百。性空的师弟守空,见地高远,善辩博学,相貌英俊。性空和尚少言寡欲,寺里的事情由师弟负责,性空退隐后山佛香阁参禅打坐。性空对老庄之道颇有兴趣,暇时用心学道。守空禅师当家以来,云居寺庙产增大,经常有富商远来供养。有天,优婆夷(女居士)白曼华来上香,与守空禅师相遇。守空惊呆了,曼华之美让守空一时窒息,真有“恨不相逢未剃时”的感觉。曼华生于官宦人家,家道败落,父亲客死他乡,想把父亲的棺材寄存庙里,筹到钱后送柩回乡。守空得知此事,鼎力帮助,给她一间禅房,吃住寺院。不时,曼华向守空请教佛学。天长日久,两人生情。守空在寺外给曼华购置一处院落,曼华亡父安葬寺外青山。夜里守空经常偷偷去曼华居处,情如恩爱夫妻。一晃三年。某夜,性空禅师禅定中看到守空破戒。第二天把守空叫到佛香阁,说,“师弟,好久没有一起赏荷,今日天气晴朗,赏荷如何?”云居寺上下院有八百亩地,放生池方圆百亩,游鱼嬉戏,莲香芬芳。性空默默看着朵朵美丽的荷花,突然对守空说:“师弟啊,曼陀罗华,佛言彼岸花,如今看来,外面的曼陀罗华不如这寺院里的白莲花清香洁白。师弟偏爱寺院外的曼陀罗华,种的却是地狱种子。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善哉。”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向佛香阁。守空呆呆地望着师兄的背影,一时无语。佛经里曼陀罗华就是白莲花,意指天上之花。守空敬重师兄,多少年来维护云居声誉,如今犯罪做孽,愧对恩师。当天夜里,他回到禅房,盘腿坐化,带走一丝怨恨。

 

十八年后,赣州有名妓华无尽,住怡情馆,才色俱绝,性好谈禅,为人风流,在妓院声明:能谈禅者方能进得闺阁。有粗通禅学的文人拜访过她,有精通禅学的雅士拜倒在石榴裙下。华无尽设有禅关,过关者才能与她同床共枕。床第交欢之时,她会与客人谈禅,客人不能对应机锋,会被她立刻赶出闺房。有些寺院里不守清规的和尚赶去谈禅,自称“参情禅”,民间称“风流禅”。华无尽颇为得意,阁名“谈禅阁”,联曰:“不共世间凡夫游情,愿与天下高僧谈禅。”妓院名声大振,文人争访,传为美谈。云居寺不守规律的和尚前去找华无尽床上谈禅,个个败落而回。戒空和尚进入闺房后,华无尽问:“有僧问赵州从谂和尚:狗子有佛性否?赵州道:‘狗子有佛性,你无佛性。’僧人闻言大悟。悟个什么?道,道。”戒空语塞,被丫环们乱棒打出,传为奇谈。三年后的一天,怡情馆里来了一位老和尚要和华无尽谈禅。书中所写,便是华无尽和老僧床上谈禅之事。二人谈禅三百六十五日。最后一天,各吟半偈,同时坐化。偈云:

 

  魔佛常落是非中,罪性缘起本来空。

 

  情禅参尽空色相,从此悟道更从容。

 

华无尽乃守空后身,因缘感遇,而作妓女。生有慧根,性好佛学。老僧就是性空,床上谈禅,度化无尽,放下万缘,一灵独耀,得大解脱。

 

龙啸云和金蝉儿多次阅读此书,书中禅宗公案奇妙无穷,简直如读《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男女交股贴胸,描写细腻,绘声绘色,情景毕现。龙啸云百思不得其解,祖师为何把世俗淫书留在洞府?书传人间,岂非祸害?细思此书,读来有趣,能明佛理,能知人性,是法本,还是淫书?龙啸云发现《床上谈禅》里男女交合的方法竟与《玄素心要》契合,而禅机心法是《玄素心要》所没有的。金蝉儿对龙啸云说:“云哥哥,前辈是否把性命双修的法诀隐藏小说之中?不见《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六祖大师也说:‘烦恼即菩提,淫性即佛性’。会不会是前辈通过小说的微言大义来教化我夫妻?”龙啸云恍然大悟,原来小说隐藏修炼心法,世人看作淫书,真人看作道书。龙啸云、金蝉儿体验着从《床上谈禅》悟出的妙法。曼陀罗是梵语莲花之意,书中隐藏“妙法莲华”四字。“妙”,少女也,莲华,彼家之喻也。破解奇书秘意,龙啸云夫妻对前辈心存感激。

 

晦日,夜里,蝉儿夫妻交合进入秘妙境界,二人身光、神光所化丹珠飞出龙阳洞在虚空旋转,太虚中无尽光明向光球涌去,光球正中出现漩涡,黑暗的夜色中这点光华有如一轮明月。云海翻浪,从宇宙最深处,光涌向光球,无数金色的明点向光球飞去,光球无限容纳,一切飞来的光华、明点全被光球吸引,旋转中融为一体,光华越照越远。深深的夜,没人知道天地间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没有人见过这样的变化。龙啸云和金蝉儿进入甚深静定,身心合一了,神气合一了,灵肉合一了,人天合一了,没有念头,没有人我,没有天地,仿佛在宇宙深处,看到万物生化的力量,看见万物生长的过程。

 

天地间突然出现的光华惊动山中修炼的熊精,他走出洞府,仰天而望,对天上的光华光珠很疑惑,起初以为是神灵经过,后来,看到光球旋转,光芒四射,可能是天地间某种宝物,也可能是某位高人的内丹。黑熊精忽生奇想,施展法力,把光珠收为己有。他将一道黑气发出,想用黑气把光珠包裹住,再收回来。这时,西北处突然飞来一道彩光将黑气抵住,随即彩光大增,紧接着远处飞来一道金光,围绕虚空光珠转了一圈。光珠的光华渐渐收敛,光珠下降,飞来的光华始终护佑着灵珠向龙阳山缓缓降下。

 

这晚,三丰先生静定中看到虚空出现光珠,心易推算,便知奥秘。这关键时刻必须有人护法才行,以免邪魔干扰。他悄悄祭起太阿宝剑。正在这时,黑熊精探头探脑地窥视虚空人元天宝,三丰祭起的太阿宝剑挡住熊精黑气。三丰道人脱下左手的黄玉汉镯,望空一抛,玉镯化成圆光,护住虚空光珠,缓缓下降。

 

龙阳洞,龙啸云抱着金蝉儿,人在定静。此时,金蝉儿渐渐出定,一瞬间,金珠落入金蝉儿顶门,身心完全融化了,没有身,没有丈夫,没有呼吸,没有天地万物,她是光,是虚空,身心美快,无以言喻,胜夫妻交合万万倍。龙啸云也出定了,妻子的身体变得光滑,有从未发现的美丽。他不知道天上有灵珠天宝落进妻子的天门,他在定中看到的是:金戈铁马,唯我是王。金蝉儿感到身体轻得可以飘起来。她真的可以飘飞了。她隐隐感到获得了金丹大药。《悟真篇》中说:

 

   大药求之有易难,亦知由我亦由天。

 

   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金蝉儿从鹤池玄井出来后,口吐蟾气,气化丹药,一万粒丹药能救一万民众,这就是阴德。

 

山居的日子,修炼、读书,游山玩水,方圆百里,足遍山川。这里有座将军台,山上没有建筑,附近山民说,很早,祖先把这个地方叫将军台,将军台下叫应天谷,深不见底,没有人下去过。传说,从山顶到山谷共有九台,谁能到谷底找到潜龙洞里的应天符,再回到将军台,就能做大将,统雄兵,安天下,登王位。这是从唐朝袁天罡、李淳风在终南山寻找龙脉以来流传的故事。那天袁、李二人谈论天机,被一个樵夫听去,传于世间。实际是袁、李真人借此泄露天机。数百年过去了,没见哪个人成功下去过,更没有人找到应天符。曾有江湖人士仗出奇武功下到谷底,可再也没有上来。每到风雨交加之夜,大风狂吹之时,谷中有千军万马的厮杀声,山民以为应天符有神兵护佑。传说激起龙啸云的好奇,多次给蝉儿说:“蝉妹,一起看看吧。”蝉儿原本不太理会这些事,经不住丈夫劝说,决定一探究竟,如果自己不去,丈夫会独自去的。多日修炼道术,有不少长进,遇见妖魔鬼怪,正好一试。自从修得人身,得服人元大药后,蝉儿身轻如燕,御气飞行。夫妻两商量好,决定去将军台静坐一夜,次日去应天谷。龙啸云带上龙泉宝剑,蝉儿的素练已炼成神奇兵器。平时披在身上,用起来就是刀枪剑戟,得意时,望空一抛,素练如舟,蝉儿轻轻一跃,站上素练,御气飞行。三丰不允许他们在人前卖弄神通道术,在无人可见的深山空谷,她和云儿尽情修炼法宝。三丰告诫过,不可轻易在深山空谷显弄神通法术,以免惊动神通广大的精怪而带来麻烦。最好在山洞仙府悄悄修炼,直到大道圆成。仙洞有法术禁制,邪魔难入。云儿和蝉儿涉世不深,如何懂得这里面的深奥?夫妻来到将军台,万山苍翠,沟壑纵横,将军台巨大平整,可容三百多人,向下望去,树木障眼,悬崖峭壁,深不见底,谷中云雾弥漫,怪鸟时号,猛兽时吼,瀑布激流,云儿有点犹豫。静坐不久,起风了,谷中传来轰鸣声,马嘶声,刀枪激战声,战鼓雷鸣声,仿佛有两对人马撕杀,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凡人一听,心碎胆裂。蝉儿没有经历过战争,倒是龙啸云在调息中镇定下心神,他知道前世是带百万人马的冲天大将军黄巢,他的豪气涌上来了,决定天明后和蝉儿一探究竟。欲知蝉儿夫妻是否探得应天符、获得袁天罡、李淳风所藏灵符,且听下回分解。正是:道侣同德修,是非异样传。报言真君子,何处非道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海标555

都坐化了,都成鬼了,还什么缘呢?嘿,真快笑。!

猜你喜欢
终南修仙记

本书作者:陈全林播讲:春雨本书专写仙道修炼的理、法、术、诀、以及境界、人物,丹诀都是真诀,许多故事都有出处,希望听友借此了解一些道家修炼的原理。书中诗词,万...

by:隋春雨

终南山居者的录音笔记

终南山深处山居者的人生感悟

by:终南山居者

寻访终南隐士

中国人的《空谷幽兰》

by:见微的平行世界

问道终南山

老子的学问从哪里来?为什么老子能悟道?是不是每次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只要统治者回归道上来,王朝就能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by:守静阁阁主

西安-终南山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by:恋景旅行APP

你是我的终南山

在你征战江湖,出关横刀跃马之余,如果心里始终有一座终南山能作为一个心里的隐秘之地,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复原,这何尝不失为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呢?现实的终南...

by:华语音乐

终南山见闻录

净天法师曾说:“尝一滴海水,就知道大海中百千万亿的滋味。”由于《净天法师佛学讲授》体量较大,为方便大家摄持学习,我们特别精选书中66则公案故事汇编成本书,让大家...

by:华严漫游指南

修仙记

我们所居住的世间,在佛经里称作阎浮提世界和五浊恶世,人的身体叫做业报身,是来受业报的,“业”也有善恶之分,善业招感福报,恶业招感恶报,既得人身,就能改变自己的命...

by:牧歌龙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