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文明的崛起,竟然和你吃啥有关系?

2023-06-01 19:48:3321:54 2.4万
声音简介


前言: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开浩鉴定书,选书有态度,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出品的图评测类节目,我是你们荐书官开浩。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可以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书籍,你可以仅凭看了这一本书,就等于窥探到了最新的人类文明的秘密,仅这一本书就可以,如果让开浩评价,这本书应该是神书级别的。


这本神书讲的到底是啥呢?我先简单的展开一下。


历史你学过哈,几几年发生了什么什么事儿,得出怎样的经验教训,咱们上学背过,感觉历史就是这样枯燥的,生物学你也学过吧,你说你学文科的?没事,至少你知道,生物学不就是研究生物的嘛,啥啥科,啥啥门,开浩记不太好了,大致是这么个样子。


那你知不知道,如果生物学家去搞历史研究会怎样?好玩的来了,我们几乎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中国自古至今,经常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为啥欧洲能混到列强,怎么不是非洲人跑去欺负欧洲人呢?大航海为什么是欧洲人搞起来的?


你会发现,同一个世界,但是各种文明发展的进程却不一样,难道是因为人种不同?还是因为白种人捡到了什么通关秘籍?


是不是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或者你想过,没想太清楚?不急,今天开浩就带你进入这样的世界,一本理科生研究文科课题的另类历史书,一本带你读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书:《枪炮、病菌与钢铁》。


这本书到底讲了啥呢?就这一本书就能卡了世界的bug,一下搞清楚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没错,开浩可以向你保证,当然,你别着急买,可以好好听听我说的,再做决定。



故事:卡哈马卡冲突

让我们用书中的一段奇闻开始说起,1532年的11月16日,在亚洲大陆上,明朝正像一个老态龙钟的老龙,俯视着这块大地,一切都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发生。


但在地球的另一端,却发生了一件历史上少有的,骇人听闻的事件,仅仅168名吊儿郎当、乌合之众的西班牙侵略者,来到了遥远的美洲大陆,从8万余职业军人保护中,抢走了当时拥有百万民众的印加帝国的皇帝。


如果你对这个事件没啥感觉的话,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你就理解这件事的荒唐之处了,假设,美国没有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没有投入近20万兵力,而是派了168名海豹突击队的士兵,直接把萨达姆绑回来,没错,刚才的故事就和这个故事一样荒唐。


区别仅仅是,前面那个是真的,后面那个是我瞎编的,有时候现实发生的事情,还真就看起来跟闹着玩似的。


当然,伊拉克战争打多惨烈,和本节内容关系不大,我们聚焦在1532年的美洲大陆上,虽然我们知道,这件事是真实发生了,但是还是觉得很魔幻,西班牙168人在和印加8万人交锋的时候,轻松、如砍瓜切菜一样,屠杀掉了对方7000余人,在无减员的情况下,俘虏了对方的皇帝。


我还得感慨一句,在冷兵器时代,以一敌百这种事,只在武侠小说里看过,现实世界,别说以一敌百了,就是100个人站在那里让你砍,也能把你累够呛。


作者倒是不像开浩这样少见多怪,作者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却极其单纯,他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是每一个听这段故事的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大致如下:


1.为什么是168人追着8万人砍,而不是8万人围着168人杀?

2.国王怎么跑到现场的,事后来看,事发现场,很明显是西班牙入侵者设置的圈套,国王如何不懂得避开呢?

3.为什么是西班牙人俘虏了印加的皇帝,而不是印加皇帝俘虏了西班牙人?

4.这种以少杀多的事件,会不会并不是特例,而是所有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碰撞的结果呢?


其实听到这里,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伙伴应该和作者同频了,如果你没有同频,我们可以简单说一下: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比较先进的文明,诸如欧洲的文明,就展开了他们殖民行动,在此期间,几乎每一次欧洲文明碰撞其他文明的时候,都是欧洲文明大胜,而其他文明惨败的结果。


比如当年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在初期就是不到两万人,就拿下了中国重要的军事重镇——天津卫,后来八国联军增员到5万人,就可以在北京一带为所欲为。


侵略者带来了屠杀,毒品,病毒,甚至不小心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我们后来民族意识觉醒,新中国成立,其实和这些侵略和压迫也不无关系。


从一个方面来看,不同阶段的文明,表现出的综合实力差距太大,但是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本书的主要切入点:现在这样高度文明的世界,就是通过征服、流行病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形成的。所以书名就叫《枪炮、病菌与钢铁》。


当然,作者也说了,咱们这么说,不是美化侵略,而是我们要看清楚,侵略是文明与文明主要的碰撞方式,如果你认可这一点,再来看1532年的西班牙168人,俘虏印加帝国皇帝的事件,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我们接着来说。



核心概念:影响文明进程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讲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168人追着杀8万人,而不是反过来。


我们的意识里,总觉得美洲土著,是骑着一匹白马,在马上端着步枪的形象,但实际上这个形象是19世纪以后的文学形象,真实的历史中,美洲土著自古并没有驯服马匹,更别提端着步枪了。


对马匹的驯化,是欧洲人自古以来就懂的。


所以,在1532年的时候,欧洲人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当他们穿着精良的铠甲,挥舞着坚硬的钢刀,骑着高头大马的时候,穿着软布衣的美洲土著,只能无力挥舞着没有棱角的棒槌,仓促格挡着向他们挥舞来的屠刀,在这些土著眼里,欧洲人宛如天神下界一般。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扛挺机枪,开着装甲车,面对一群手无寸铁的原始部落居民一样,就算是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不等于他们能围杀你,而你杀掉他们,也只是时间问题。


更不要说这168人,虽然看起来自由散漫,但他们的职业是军人,是专门打侵略战争的军人。在随后的西班牙入侵其他美洲土著国家的记录中,多次提到了,数十人组成的骑兵队伍,冲杀并击溃几千人土著居民的记录。


可以这么说,西班牙人对印加人的碾压,本质是军事实力,马术,技术的差异。


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印加皇帝为什么会跑到事发地点的?他没有首都吗?


印加皇帝在这里,其实西班牙人印加帝国的征服早在1526年左右就开始了,西班牙人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走的时候,却留下了一样东西,什么东西呢?


天花。


咱们现在对天花没有太多的印象了,因为我们有疫苗,但是在没有疫苗的16世纪,天花进入美洲大陆,无疑对美洲原住民是一种灭顶之灾。


天花在欧洲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不夸张的说,欧洲人已经习惯和天花相处了,大多数欧洲人已经进化出了抗体,美洲土著没有抗体,有证据显示,15世纪到16世纪,美洲原著居民从3000万,骤降至不到100万。


印加帝国当然也不能里外,因为一场天花,年老的印加皇帝去世,由于没有明确的继承法规,因此印加帝国陷入争夺皇位的内战。


可以说,如果没有天花,很可能印加帝国还是团结统一的帝国,也不会有新皇帝打了胜仗来到事发现场。


由于内战,印加帝国的军事实力被极大程度削弱,这样混乱的场面,是西班牙殖民者喜闻乐见了,因此就有了我们开篇的那一幕,不足200人的西班牙殖民者,凑上这个巧合,设下一个圈套,具体就不多说了,这个故事讲起来也挺麻烦的,最终结果就是西班牙人拿下了印加帝国的新皇帝。


在整个故事中,还有一个逻辑没有讲通,那就是为啥是西班牙人殖民印加人,而不是印加人殖民西班牙呢?可能有人会脱口而出,西班牙无敌舰队啊,历史课学过。


没错,十五世纪的时候,也就是在殖民美洲之前,长达8个世纪反抗外族统治的西班牙,收复了全部的失地,宣告统一,建立了西班牙帝国,也被历史公认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统一的国家政权,强大的航海技术,决定了接下来西班牙帝国的发展模式,就是尽可能探索世界的各个角落,然后笼络财富,让自己更加辉煌。


而印加帝国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政治结构,比如我们刚才说了,印加帝国刚刚打完内战,本来就相对落后的印加帝国,更加没有发展航海术和造船术的机会了,再加上印加帝国根本就没有完整的语言和文字系统,因此被殖民的身份,就非印加帝国莫属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简单总结一下,从历史来看,西班牙有完善的政治体系,统一的目标,先进的武器和军事理念,先进的航海术,还有系统的文字,又携病菌之威,在面对一个文化完全落后于自己的敌人时,几乎就是碾压。


话说得挺清楚,如果你更深入思考一下的话,你会下意识提出一个问题,开浩,我现在懂了,先进文化殖民落后文化,可你没解释清楚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西班牙,或者说让欧洲文化,要远远领先于印加地区的?


好,如果你问了这个问题,恭喜你,和作者想到一起去了,咱们接着来说。



颠覆现实的理解:文明构成的部分,竟然和你吃啥有关系?

假设你是一个原始人,你带着你的族人来到一片陌生大陆,如果你没有我们现在的意识,不懂啥叫发展,从一个生物本能的角度来讲,你会干吗?


很简单,刨食啊,有果子采果子,有动物抓动物啊,好,就冲你这句话,你已经懂人类文明到底咋回事了。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思路,什么思路呢?人类的发展,本质就是向世界索取更多的卡路里。


无论是采集,还是抓动物,其实都是在向世界索取卡路里的过程,因此,人类文明的出现,有个先决条件:有足够的热量,供应更多人,人才会繁衍,否则如果资源很有限的话,人类无法繁衍。


就连现代人都天天盯着粮食储备和原油储备的,原始人也不是傻,这片土地能养活多少人,算一算都知道。


如果你被投放到的是美洲或者非洲的话,你会很开心,为啥呢,因为这片土地物产丰富,只要采集,基本就能够吃的了。


但是,如果你被投放到的是亚洲或者欧洲的话,你会相对不那么舒服,因为可以用来补充热量的野生植物少之又少,那你要考虑开始种点植物了。


听到这,有人可能要犯嘀咕了,我才不要去亚洲或者欧洲呢,穷乡僻壤,活下去都很难,你千万别这么想,种地可不是一件苦差事,相反,在那个年代,种地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


因为这个逻辑会比较复杂,我尽可能简单,慢慢给大家讲个大概,以下内容会干货较多,大家仔细听。


作者为我们算了一笔账,每英亩土地,如果搞种植的话,可以养活的人,能比狩猎和采集养活的人多10到100倍。


啥意思呢?就是种地的投入产出比是最好的,这在原始社会里,就代表可以种地的部落,要比不能种地的部落,粮食多10到100倍。


除此之外,美洲和非洲是南北长,东西短的版图,欧亚大陆是南北短东西长,这就说明,美洲非洲同一经度的土地更多,同一经度不管用啊,我们都知道,在地球上,往南北走,环境和气候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南方北方,气候条件就是不一样,北方种子拿到南方,就是不太好种的。


但是如果往东走或者往西走,气候条件就差不多,比如上海,沿着长江往西走,气候差不在哪去,你比如北京和大同,济南和邯郸,这些在同一纬度上的城市,气候差不太多的,学过地理都明白哈,也就是说北京能种的农作物,拿到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也差不多能种。


南北向的版图,不利于农业种植的复制,东西向的版图,更利于农业植物的复制,懂了把,同样面积,同样土壤条件,美洲种地的产量,很可能不如亚洲欧洲。因为它的版图在地图看起来上不够胖,但足够长。


南北向的大陆板块,农作物更容易传播和复制,因而容易产生集约型的农业生产,而东西向的大陆板块,则不利于农作物传播和复制,没有农作物的传播和复制,人口就上不去,人口基数一小了,就容易把文明,限制在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因而容易产生落后的部落文化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一个重点,要注意动物和人的关系,先进的文明,往往比较早的和动物产生生产和互动。比如,在欧洲和亚洲,马呀,牛呀,这些动物很早就被驯化了,被用于日常的生产劳作,而美洲和非洲却没有。你可以通过驯养动物的方式,让自己的种植更有效率,动物和人类的互动,还不仅仅于出力的地步,他们吃的是草,草你不需要,但是吃了草后,所产出的一切,比如肉类、奶汁,可以吃,甚至说动物的粪便,都是很好的肥料,这个就不能直接吃,以及大多数动物都可以付出劳动力,比如驴马牛,是可以直接投入农业生产的。


说句题外话,正是人和动物频繁的交汇,所以先进文明还带上了病菌这个“意外的武器”。


书归正题,和动物合作后,生产效率高了,你可以养活更多人了,你自然会希望自己多点孩子,人口基数就上去了。


人多了,分工就细致了,有人种地,不能人人种地,因此就会有人搞商业,有人搞技术,有人搞管理,农业文明更容易繁衍出完备的政府组织和宗教组织。


而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文明,却失去了人口红利,又失去了分工机会,因此政府和宗教组织也更加简陋。


我总结一下刚才说的一大堆:


两个重点,构成先进文明的必要条件,大家要注意一下:1.版图要适合农业发展,2.有多种野生可驯化的物种,把握了这两点,你会发现,所谓先进文明的一堆特征:比如什么人口基数庞大的城市、完备的政府、较多的技术人员、枪炮、马匹、航海术、行政组织、文字、流行病,这都是基于两个基本条件而推导出来的,后面一大堆不用死记硬背,文化密码就记两点:版图适不适合农业发展,有没有很多可被驯服的动物。


所有先进的文明,都应该具备这两个特点。


这些东西,就是帝国的标配嘛,也正是因为生产粮食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文明的进程不同。



总结+荐书

时间原因,我尽可能很精炼讲了书中的核心逻辑,肯定讲不细致,如果希望看书,可以买一本来看看,但是买之前,我得嘱咐两句,为啥呢?因为不嘱咐,你很可能真的想入手了,你觉得我看很顺畅,不代表很适合你,以下内容帮你打退堂鼓的,请仔细收听。


易读性,就是说这本书好不好读呢?我个人认为,非常不好读,其中有个细节,第一章整整22页,读完了作者才告诉你,第一章没啥用,就是证明一条错误的道路的,想要知道正确的,还要看我接下来的内容。


为啥这样写呢?因为写这本书的人,是搞学术的啊,他又不懂得怎么让一本书容易看进去,怎么让一本书好卖学术,排除错误答案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导致了这本书,有很多逻辑都是在证明什么什么是错的,让你看了半天发现一点用都没有,心很累,易读性嘛,给到2颗星,外文翻译加学术理论,真不是闹着玩的。


趣味性,这本书如果看不进去,趣味性很低,但是如果看进去了,趣味性至少能在4颗星上,因为这种证明路径,我还是很喜欢的,大家如果听过我百讲中国文化的历史篇,对,就那种味儿,用各种其他数据去验证历史,挺好玩的。


至于是否值得购买嘛,开浩给到破天荒的五星,这是一本神书,但是如果你不敢挑战,就别买了,因为真的挺难啃的,全书33万字,如果没有特殊爱好,真看不进去的。


如果书荒了,这本书不用犹豫,直接买就好,真心好看,如果书还多,放放也行,强烈建议学生、历史爱好者、公务员群体入手,看进去就相当于上了一堂别样的历史课,而且是最新的历史研究内容。


如果打个比方来说,这就是一盘披萨,量很大,芝士也多了,腻得慌,但是这玩意吃进去,真抗饱,如果喜欢吃西餐的,吃起来是真的很过瘾的,建议入手。


时间原因嘛,今天就讲到这里,在书中,还有很多精美的逻辑,开浩不能展开一条一条说了,如果以后有机会,咱们再聊聊,当然,你也可以购买一本,自己回去慢慢看。

开浩小技巧

又到了开浩小技巧的时间,告诉大家一个很好的写文科论文的方式,比如研究历史的人,没事可以看看其他的东西,比如看看生物学,看看生物的演进,看看地理学,看看版图的变迁,看看气象学,看看历史上气象的变化,结合当时历史发生的事情,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一开始我们都认为,明朝的灭亡,是明朝制度的坍塌,但是后来历史学家发现,明朝末年有黑死病,明朝末年还是小寒冬,游牧民族南移,所以明朝政府才有了内忧外患,光是看历史事件,是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的,有时候知识,还就得杂着学。


好了,感谢您收听让你不焦虑的图书评测类节目开浩御书房,感谢您宝贵的时间,我们下期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小仙儿_pj

打开新世界大门

何倩倩_bv

追完100讲,又搜到这个,粉了~就是有点晚

王者归来121啊

我们曾经在前列,只是我们自己觉得在前列罢了。文字比人家晚了三千年,而且没任何进步和简化,,铁器晚了一千年。

猜你喜欢
枪炮病菌与钢铁

阐述的主要问题:人类社会的形成原因人类社会的发展命运人类社会不公平的起源

by:石木隅

枪炮、病菌与钢铁

该书试图提供“最近13000年来所有人的简短历史”,但并不只是描述过去的历史;它试图解释为何欧亚文明最终可以存活下来并战胜其他文明,同时驳斥欧亚霸权是由欧亚知识...

by:听友458395804

枪炮&病菌与钢铁

为什么欧洲人凭借枪炮、病菌与钢铁征服了新大陆,而不是非洲或美洲土著漂洋过海去征服欧洲?为什么有些社会已拥有完善的社会组织,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而有些社会仍处在没...

by:不断成长的菲姐

速读|枪炮、病菌与钢铁|2021

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以今天这种面貌呈现,而非其他形式?为何越过大洋进行杀戮、征服和灭绝的,不是美洲、非洲的土著,而是欧洲人和亚洲人?各族群间的...

by:探知学长

《枪炮、病菌与钢铁》晓书童解读

为什么我们是用牛和马来耕地或运输,而不用力气更大的犀牛和大象?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先后征服和殖民美洲、澳洲和非洲,那为什么不是反过来,美洲的印第安人漂洋过海,...

by:晓书童频道

《枪炮、病菌与钢铁》| 喜马讲书

你将获得为什么不同地区的人类文明存在差异?人类文明差异的终极原因是什么?欧亚大陆的文明,为什么最终压倒了世界其他大陆?书中金句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

by:喜马讲书

168名士兵战胜8万大军的奇迹《枪炮、病菌与钢铁》

人类命运三部曲第一部,每晚9:00准时更新,订阅听众可跳过片头45秒开始收听。贾雷德·戴蒙德(JaredDiamond),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

by:给小白白的有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