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勇气》

2021-03-02 13:52:3811:14 5092
声音简介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行动的勇气》。我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伯南克是如何直面美国经济危机困局,帮助美国经济渡过难关的?
二战之后,美国每十年就会爆发一次金融危机,但是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是危害程度最为严重的,当时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据统计,当时美国每个月至少有20万个家庭,因为付不起房贷失去了房子,被迫流落街头。那么,在次贷危机期间,身处暴风中心的美联储到底是怎样应对的呢?这里要稍作解释,美联储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央行,是美国最高级别的金融行业管理部门。
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是伯南克,但当时他并不被主流媒体看好。虽然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在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又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系主任,但是历届美联储主席向来非富即贵,因此人们对伯南克政治能力的担心也不无道理。那么伯南克到底是怎样带领美联储应对这次次贷危机的呢?
今天要介绍的《行动的勇气》这本书就是伯南克在八年届满之后写下的回忆录。这本书的书名意思是说,面对金融危机的市场混乱和政治派别之间的互相攻击,深处漩涡中的决策者们,更多的是需要勇于担当和勇于变革的进取之心,而不是怨天尤人和推卸责任的政治技巧。这也总结了伯南克在那次次贷危机中的心路历程。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进行解读。第一部分是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发生的?第二部分是伯南克如何直面危机困局,拯救危局。
第一部分 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教科书上的金融危机是因为银行过度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放贷而产生的。随后房地产和股票泡沫破灭,银行放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钱取不出来,银行不得不宣布破产。这就是所谓的挤兑,也就是老百姓们拿着存折挤在银行要求取钱,银行无法兑现而破产。最后的结果就是,银行缺钱,企业缺钱,老百姓缺钱,最后经济停摆。
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却不一样。这还得从美国监管体系高度碎片化说起。
美国不像我们中国,所有的银行都听央行号令。事实上,除了美联储,美国还有储蓄机构监理局、证券交易委员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很多监管机构。而且每个监管单位,它们的政策不同,收费不同,监管力度也不同,因此很多企业为了得到更宽松的政策、更低的监管费用,它们会变更自己的注册机构。最后就连伯南克自己也经常搞不清谁在监管谁。
正因为碎片化的监管,所以出现了很多传统银行体系之外形式多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就是所谓的“影子银行”。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们的名称往往不是银行,而是某某资产管理公司或某某信贷公司,但它们却像银行一样涉足传统的房贷业务、相关的担保抵押和票据融资业务。它的资金也不是来自于通常意义上储户的存款,而是通过一种叫做短期票据市场再回购协议,从其他的银行和基金公司吸收存款。我们所熟知的次级债券就是这样一种金融产品。
当时的美国,一旦房价出现下滑,或者出现大面积的房地产贷款违约,那么次级债券就无法偿还,就会因此而贬值,持有这些次级债券的金融机构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在这样的金融体系下面,一旦危机发生,将首先反映为银行、券商和金融公司之间的挤兑,而不是传统的储户向银行挤兑,这一切发生在金融体系的内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崩盘和股票市场崩盘,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前期,普罗大众的生活并不会立刻受到直接的冲击,甚至很多人都无法察觉到,危机很难以发现也就在所难免。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就是首先出问题的大型金融机构。这家投行有着85年的历史,曾历经多次起起落落,甚至还挺过了1929年的大萧条,是世界金融市场上举足轻重的金融大鳄。当时,因为大量购买次贷债券,因为房地产价格下滑,导致这些次级债券价格暴跌,因而旗下的几个基金产品亏损巨大。
我们接着说第二部分:伯南克如何直面危机困局,拯救危局。
面对崩溃的美国金融体系,伯南克是怎么应对的呢?
伯南克的第一个办法,是要求美联储通过降低再贴现率,以鼓励各金融机构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来制止恐慌的蔓延。说白了就是给所有的银行低息贷款。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很明智的,但实际效果却不怎么好。因为一旦一家银行向美联储寻求紧急借款,就相当于向市场释放自己资金紧张的消极信号,从而客户和合作伙伴会纷纷流失,所以第一个举措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伯南克的第二个办法是提供给一家叫摩根大通的投行30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用以收购贝尔斯登的资产。这是个很机智的做法,因为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如果一家银行要破产了,美联储是不能直接救助的,伯南克采用了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法,他找到了经营很健康的摩根大通,然后借钱给它,让它去救助濒临破产的贝尔斯登。虽然这是个好办法,却直接触及到了舆论敏感的神经。美联储自大萧条之后从未有过直接向私营机构提供紧急资金的先例,这是一次大胆的越界尝试。书名叫做“行动的勇气”也就是这个意思,特殊时期需要采用一些打擦边球的特殊手段,哪怕社会舆论并不能理解。
贝尔斯登的救助只是短暂地稳定了市场,但是市场环境还在继续恶化。雷曼兄弟银行的危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伯南克曾试图采用救助贝尔斯登的模式,通过支持一两家实力雄厚的国内或国外金融机构收购雷曼以度过危机,可那时候,各大银行正处于自身难保的时期,市场前景也不明朗,加上雷曼的体量太大,并购最终难以完成。雷曼兄弟这家挺过了大萧条和世界大战的百年老号最终轰然倒塌。而这事也被认为是那次金融危机的标志性事件。
雷曼事件之后,背黑锅的不是那些激进贪婪的银行管理层,反而是美联储。曾经指责美联储越界救助贝尔斯登的社会舆论和反对党政客们,纷纷转而指责美联储对雷曼救助不力。在那段时间的一次听证会上,面对着美联储对雷曼倒闭消极应对的质疑,伯南克的苦衷却不能和盘托出。原因是,如果他承认美联储救助不当,那就相当于承认了错误;如果承认美联储无能为力,以当时的情形,市场信心会迅速崩溃,局势将更加难以控制。说到这里,你可能明白了作为风暴中心的伯南克那段日子该有多么委屈了吧?
对于此次金融危机,伯南克在回忆录里展开了反思。他认为面对着世纪规模的萧条,打破体制障碍,进行制度重构势在必行。2010年7月,连任之后的伯南克克服重重障碍,终于推出了《多德-弗兰克法案》,美联储的机构得以重组,对于市场的监管也得以加强,后续的量化宽松政策陆续开展实施,经济恐慌的恶性局面逐渐得到了扭转。
2014年1月,伯南克卸任。那一年,美国的失业率从2009年的10%降低到6.7%,恢复到金融危机初期的状况。尽管市场仍在慢性萧条之中,但最大的风波已经结束。
说到这儿呢,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已经讲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介绍了美国次贷危机是怎么产生的。
其次,我们介绍了伯南克是如何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危机,稳控局面,帮助美国经济走向平缓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和脑图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恭喜你又听完一本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行动的勇气》|喜马讲书

《行动的勇气:金融危机及其余波回忆录》的作者是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在书中,伯南克回忆了2007年的次贷危机,以及他应对危机的具体行动。伯南克师从新凯恩斯主义...

by:喜马讲书

勇气

知道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人讨厌

by:毕燕儿

去爱的勇气,就是变得幸福的勇气

去爱的勇气,就是变得幸福的勇气

by:甜妈娜

勇气之路

勇气之路:有效引领组织,活动出真实人生。“心之所往”和“身之所从”重归一处,是很需要“勇气”的。而一但有了这样的勇气,人就能走向更加完整的人生。

by:勇气更新中心

勇气之书

【内容简介】谁能否认,女性生活最大的危机,就是心灵不断受伤。女人的生命中充满了矛盾。忙碌却觉得乏味。有名声却觉得拖累。热闹却觉得孤单。相信爱情却又怀疑。这些矛...

by:播音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