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3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勇于敢和勇于不敢有何不同?

2021-03-15 17:08:5509:34 31
所属专辑:国学经典
声音简介
今天我们来学习道德经第73章,时间过得很快,道德经的“德经”部分也快接近尾声了。我们知道老子“德论”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无为最大的表现就是不争,而不争的基础就是保持柔弱,因为弱者道之用,所以柔弱能胜刚强。其表现就是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结果实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体现了反者道之动的理论。所以老子在“德经”部分的最后这几章,再次把柔弱不争的道之核心展开讨论,从而进一步强调无为而治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在现代汉语中,勇敢是一个词,而在古汉语当中,勇和敢则是两个词,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勇是指勇气,代表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确切的说,勇是一种实力。敢是指敢于,侧重于实际的行动,侧重于对于欲望的实施,在这里的意思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
老子在这里讲的勇于敢和勇于不敢,指的不是勇敢和懦弱的问题。勇于不敢和不勇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勇于敢和勇于不敢的前提,都是要有勇气,都是具有勇的实力。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则是讲述敢于不敢的不同结果。同样的勇气,同样有实力,但由于目的不同,行为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此两者或利或害,由于敢的结果是有害的,而勇于不敢的结果却是有利的。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道所厌恶的往往是前者,谁又知道其中是什么缘故呢?即便有道的圣人,也难以把握其中的利害关系,利与害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利有可能转化成害,而害也有可能转化成利,没有统一不变的标准可言,所以圣人也很难把握其中转变的条件。但在长久看来,天道却是厌恶敢争敢为的一方,所以无所不敢为的人总是会伴有杀身之祸。我们讲过老子所持守的三宝之一就是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谦让不争。一个人如果没有争的实力,大多数是不会不自量力,以卵击石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争的实力,却能够做到不敢为天下先,做到谦让而不争,那可更需要勇气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不争还需要什么勇气呀?但老子在这里所要阐述的正是不争的勇气。一般来说,实力较强的人随之而生的就是较多的欲望。我们常说的人有钱了就会变坏,就是这个道理,克服自身不断滋生的欲望,恰恰需要很大的勇气。
老子在第33章中讲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战胜别人的是有力量的,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克服自身缺点才是强大的。
勇于敢最多是胜人者,充其量算是有力。而勇于不敢,才是战胜了自己的欲望,才是真正的强大。但是如果说一个人有勇气有实力,但却失去了敬畏之心,无所不敢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肆无忌惮,既不尊重规律,又不尊重他人,我们只能称之为匹夫之勇。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正所谓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勇于敢者一旦遇到了更强大的敌手,则必死无疑。反而是勇于不敢者,最有勇气有实力,但却不失有敬畏之心。凡事谦让不争,不敢为天下先,为人处事小心谨慎,不断克服自我的缺点,不断克制自身的欲望,不断积累自己的德性,所以常常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老子认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就是天道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天道的具体规律是什么呢?
老子总结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道的规律就是不去争斗,反而善于取胜,不用言语,反而能够得到回应。不需召唤,反而自动到来,坦然从容,反而善于安排筹划。善于胜人者,必先胜自己,而要真正的战胜自己。
首先要战胜自己的欲望,克服自身的缺点,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说能够做到谦让不争,就等于是克服了自身最大的缺点。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连自己这个天下最难战胜的人都战胜了,那自然就是名副其实的善胜者了。所以老子说不争而善胜,老子一直主张不言之教,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身教是自身德性的影响,更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而言教则偏重于指导和纠正,有时会产生逆反心理,起到负面作用,所以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就是身教胜于言教,身教更能够得到有效的正面的回应。所以老子说不言而善应。
有道的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少私寡欲,无我利他,夫唯不厌,是以不厌。他们为百姓营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从来不压榨盘剥百姓,自然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由于政治清明,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无需召唤,自然会有很多前来归附的百姓。所以老子说不召而自来。同时有道的统治者宽厚而仁慈,从容而坦然。他们知常规,明常道,做事时能够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应变时能够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他们没有私心,私欲,自然能够做到坦然而从容。他们凡事从大局考虑,自然能够做到全面谋划,而不去呈匹夫之勇。所以老子说繟然而善谋。老子把天之道所作用的范围成为天网。
道无处不在,宽广无边,是谓天网恢恢。道独立不改周行不怠,所以是疏而不失。自然宇宙之大道是有定数的,是包罗万象而又无法逃避的。所以人们只能顺应大道,才能长生久视。若是背离大道则必定自食恶果。这句话演变到今天,我们常说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其实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在人们心灵之上营造一张无形的道德之网。让人心生敬畏,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
我们最后再看一遍本章的译文:有勇气而无所不敢为,就会有杀身之祸。有勇气却有所不敢为就可以活得很好。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时候得利,有的时候受害,天道所厌恶的往往是勇于敢的前者,谁又知道其中是什么缘故呢?即便有道的圣人,也难以把握其中的利害关系。天道的规律是不去争斗,反而善于取胜;不用言语,反而能得到回应;不需召唤,反而自动到来;坦然从容,反而善于安排筹划。天道作用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稀疏但并不会漏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天网

一部反贪小说.叙述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刘郁瑞,偶然遇见了告状三十年而家破人亡的普通农民李荣才。刘郁瑞以人民公仆的强烈责任感,深入调查研究,顶...

by:西语者

天网

这是一部反贪小说.叙述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刘郁瑞,偶然遇见了告状三十年而家破人亡的普通农民李荣才。刘郁瑞以人民公仆的强烈责任感,深入调查研究...

by:越走越宽工作室

天网恢恢

在当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轰轰烈烈进行之时,为您讲述官场反腐探案小说,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伴您走过慢慢长路!古城监狱侦查员从一犯人身上发现重大嫌疑,经过险情迭起...

by:冬月阳

天网行动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虽然可能会迟到但是绝对不会缺席。

by:灵魂多巴胺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