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调神大论69:冬三月14~厥分寒热,预防为先

2021-05-12 17:08:2220:27 4152
声音简介

第14讲:厥3:寒厥、热厥,预防为先

我们前面刚刚讲了:不管是寒厥还是热厥,都是身体衰于下,身体的下半身衰了。

一、厥和肾

寒厥和热厥,表现是手脚发凉或者手脚心发热,究其根源,都是下身衰了,厥是下半身的病,这个病,和人的肝、肾有关。

因为,肝和肾在人的下焦,主管人的下半身,往更具体了说,肾主管人的下半身,那肝扮演什么角色呢?肝主要管筋,肝管藏血,血足了,筋就足。这些都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我们把它融合到《皇帝内经》里了。


讲到这里,如果一个人前面的课程听得认真,关于冬三月这段全都读透了,他就会明白:

肾养不好,得了厥这种病,也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人的下半身功能退化了。所以,按照这个角度来看,其实,这个厥,是不是也在我们现如今的大众中广泛存在呢?

比如,一个人,年龄还没老,就未老先衰了,这个未老先衰表现在哪里呢?

你看,通常都是,整天喜欢卧床,不喜欢活动,这是下肢的阳气不足了,再进一步说,是(之前挥霍无度,不节制)肾里面储存的阳气和能量严重不足了。透支了。

还有,一个人的肾功能急剧下降:

1.和厥有关的“病”——举例子啦:

比如:

(1)有的女人,生完孩子之后,性能力降低,性冷淡,冷淡,冷,这还是寒,淡,就是不浓,什么淡了呢?是人的情感吗?其实根源是人的精,精气神,都淡了。这还是和肾藏阳气不足有关。

(2)还有的女人,生完孩子以后,不敢运动,只要一运动,就会有尿急(动辄尿出)的问题;(这是肾气藏不住了,外泄了,亏损严重了)

(3)还有,有的男士,性生活还会有早泄问题,或者阳痿问题……这都是下焦(半身)出了问题。

(4)还有,男士的前列腺问题,也是下焦出了问题。

当然了,这是我们做了一个延伸,不是为了危言耸听,而是想要说明白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道不远人

《黄帝内经》《素问》里面的《四气调神大论》这一篇,讲的就是道,一个人要想长寿,我们不说长寿了,那是个遥远的目标,我们就说健康,要想健康,最基本的养生之道。

里面讲的冬三月这个话题,还有其它三个季节,每个季节最后的一句话,提到的病证,都非常重要。

然后,讲到了冬三月,本应该戛然而止了,到这里,却提到了春天,这也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是中医养生的一个升华,从冬天又讲到了春天,又回到了原点,然后,下一个循环又开始了……


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极其简单且又朴实无华的规律:

那就是,一年四季,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都是前后相连的,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前面没有做好,必然会影响到后面。

如果接连几个都没有做好,那么,接下来,人就会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比如:

如果冬天养藏养不好,肾这个蓄水池里面的水严重不足,那么,接下来,你就不能期望来年会游泳的鱼儿会多,即使还有鱼在,那些鱼,多半也是一群半死不活的鱼……

这些半死不活的鱼,不是得了痹证,就是得了萎证,要么就是得了厥证——



好吧,我承认,痹证是我后加上去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的“冬三月”里面,只讲了萎和厥这两种病。

痿病,和肝有关;厥病,和肾有关,如果简单理解的话,可以这么去理解。

所以,得了厥,这个病,该怎么治呢?

这就难了。


2.热是伤阴了

我们看,如果是热厥,那就是说,伤阴了,肾阴受伤了,肾是不能受伤的,它是人的储存体系,这就好比中国的央行,美国的美联储一样,这里出了问题,就伤了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的根本。

那怎么办呢?补肾阴,滋阴,吃六味地黄丸?其实,最大的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首当其冲的,还是要解决睡眠不足的问题,睡眠,是最好的滋阴养阴补水的大药。


3.寒是伤阳了

按照这个思路来理解,寒厥,是伤阳了,其实,也不一定是伤阳,而是阳气根本就没发动起来,人到了春天之后,阳气是在四肢开始发动的,所以,在春天里,人会非常喜欢户外活动,想要多走路,可是,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走路的欲望非常低,每天都想要躺在床上看手机,然后,就是冬三月里面说的:春为痿厥。

厥,寒厥,首先是从四肢的末梢部位开始的,然后,慢慢地蔓延到膝盖部位……再向上,经过胯骨,到了人的阴部……

这个时候,男性会有阳痿的问题,女性会有阴冷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到一个词:四肢厥冷。这里面也有厥。


这个冷,通常不是外部的寒邪引起的,而是身体内部的阳气系统衰退了,阳气虚了衰了(衰比虚要更严重),是从里往外的那种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子里面渗出来的寒气。

还有,你看,

4.我们再说到人的性格:

有很多人,给我们的感觉都是生性凉薄,凉,是冷的意思,薄,就是感情不深不厚,或者缺少感情,或者像很多人形容的那样:冷血,这是比薄更淡更冷的极端情况。

这些其实都还是能够从身体层面找到根源的。很多这样的问题,是先天就有的。是阳气虚衰。

如果你遇到了一个人,感觉到他很阴冷,那么,通常就是这个情况……


然后,我们就又跑题了,再回来:

二、厥的形成原因

1.寒厥

寒厥是怎么引起的呢?

在《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当中是这样说的:

我们就不引用古文了,直接讲白话文,否则这几讲,讲了《黄帝内经》里面大量的古文内容,很多人听起来该受不了了: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依仗着自己身体好,不注意身体,不在意养精蓄锐,秋天冬天,本来是大自然界的阳气衰落的时候,这个时候,人该养藏了,效法天道地道,你看,大狗熊都躲到洞里去了,可是,人类却没有这个自知之明,自从发明了火以后,冬天也不怕冷了,然后,长夜漫漫,做什么呢?很多人房事就不节制了,然后,别忘了,冬天里,外界的阳气是非常虚弱的,人是应该在这个时候养精蓄锐的,而且,这个时候,人的身体和外界是有感应的,这时候人如果不懂得节制,就会造成身体的本源受损,这个本源是什么呢?

就是肾阳。或者叫肾精,或者叫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本。

所以,厥这个病就来了。

寒厥,这个厥,通常都是从内向外的冷,而不是因为感受了外界的风寒湿邪造成的,或者可以理解为不是简单的外邪入侵。即使是寒邪从身体的下半身,从人的双脚开始,一点一点地蔓延到膝盖,再蔓延到人的阴部……

比如,男人这个时候会发生阳痿,女人会发生阴冷的问题,这个原因,我们要知道,根源是阳气虚、阳气衰,内寒连动引起了外寒,阳气衰了,内寒了,才是主因。

2.热厥

热厥是怎么来的呢?原因有很多,我们说最主要的:

通常是一个人喝酒过度,然后伤阴了,酒是热性的,尤其是白酒,如果过量饮酒,尤其是冬天的时候,人的身体正在养阴,可是,我就认识很多这样的人,或者整个家庭,不管男的女的,大冬天里,在东北地区,本来冬天就非常漫长,然后,就终日喝酒,一天三顿饭,顿顿都喝酒,然后,这个时候,身体产生了问题了。

我讲的是真实的例子,是发生在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酷爱饮酒,男女老少都爱喝酒。

还有,你看,俄罗斯人也是这样的,饮酒无度。


喝酒喝多了,酒到了胃里面,胃就变热了,就上火了,人的脾胃,本来是要消化饮食的,然后将饮食转化为气血,可是这个时候,酒喝多了,没有那么多气血可以转化了,还有,很多喝酒的人,都不怎么吃主食,这就更没有气血可以转化了……

然后,如果这个时候,还有雪上加霜的事情,那就是酒后同房;或者,人吃饱了以后,本来接下来应该是脾胃消化食物了,可是这个时候却同房,过性生活,这是个大忌,脾胃不能好好工作,气血又谈何而来呢?

酒后同房,饱食后同房,都是大忌。


这就好比,打个比方:

过去是农业立国,一个国家,一年下来,到了秋天要收获了,田地里都长着庄稼,庄稼都成熟了,可是这个时候,却不让农民收获,反而把他们组织起来去打仗,然后,庄稼就都浪费掉了,就没有粮食了,再然后,百姓就要饿死了。


这样,人的气血不足了之后,

久而久之,人的四肢,这些都是末梢部位,气血就到不了那里了。

人的气血都不够用了,自然就管不到末梢了,于是,四肢就倒霉了,时间久了,没有营养供应,它们就都“上火”了。

营养是阴,阴不足了,缺少了阴的滋养,阳就成了无本之末,

这个上火,就表现为手脚发热,这是热厥

你看,这又捎带着把人阴虚通常会有的一个症状表现:手脚心热的原因也解释清楚了。

是不是很容易理解?




好了,厥差不多就说完了。

三、12经络系统:

厥证通常都和人的肢体有关,都和四肢末梢有关,所以,这个病,涉及到人的十二经络系统,如果一个人学习过经络系统的话,就会发爱心,人的十二经络系统,在四肢上分布的穴位非常多,密密麻麻……




如果治疗的话,通过手部的六条经,三阴经三阳经,足部的六条经,三阴经三阳经,通过经络来调理,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或者叫四两拨千斤,对于高明的医家而言,往往一两个穴位,就把身体的大问题解决了——这才是《黄帝内经》里面最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思路。

所以,疏通经络,从经络入手去调理,效果肯定会更好,当然,这里面就要涉及到大量的,全面而又系统的经络知识了,没有这部分知识做支撑,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明白这些问题。

当然,如果我这么说,恐怕一些以用中药治病为主的医生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怎么治,就不讲了。

因为如果你问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治,这几个问题都是很难在家里自己操作的,至少,以我的所学,无法做到,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可以在家里面自己操作。我们探讨养生的话题,就只能分享一些简单可行又有效的方法。

因此,像这样的病,还是要立足于未病先防,或者防微杜渐,在疾病发生的初期和苗头刚开始时就预防,才是根本。

而且,如果伤及了根本,伤到了本源,其实这个时候,要思考的问题,不应该是如何治疗,而是如何养生,纠正那些错误的习惯,把身体拉回到正轨上来。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说明,病已入膏肓,回天无力了。


再者,我发现,一个人医书读得越多,就越会相信一点:这世界上,是没有神医的。

在疾病面前,人的生命太渺小了,太脆弱了。

医生也是,在各种疾病面前,太渺小了,医生不是上帝,千万不要迷信医生。

四、说说疫情:

如果不信的话,你看:

现在的印度,疫情大规模爆发,彻底失控了,去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专家还在讲,新冠病毒不怕冷,怕热,天热了,疫情就没了,但是显然,印度的疫情和我们理解的不太一样,那里的疫情是不分冷热的(超过了临界点之后,爆发了)。

人间地狱……


而且,现在全世界都是互相连通的,印度疫情的爆发,周边的邻国也都受到了影响,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整个东南亚……

疫苗的研究要耗时一两年,然后,面世以后,还要做大量的实验,最后才能推广,然而病毒的变异,可能就几个月的时间,病毒就已经进化了。这个时候,先前研制的疫苗,就已经落后了……

疫苗研制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病毒的变异。这是个基本的常识。

没有所谓的神医,对待疾病最好的办法只能是预防。

预防大于治疗——这是几千年以前,我们的老祖宗黄帝在他的《黄帝内经》中这样说的。


然而,你再看:

回到几个月之前,冬天的时候,印度好多地方还在庆祝他们的大壶节,还在集体聚在一起狂欢。这就好比,一个身体虚弱的人,不是想着如何让身体恢复过来,却总想着要去飙车。


Those whom God wishes to destroy, he first makes mad.

(上天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what are they doing?

他们在阅兵……


《黄帝内经》的养生篇,只是开始,只要能够从这里坚持下去,读到了经络篇,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爱上中医的。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很多身体上的问题,自己都能解决了,就不用再因为一个小病,都要去医院,去看医生的脸色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60509327

老师讲的非常客观朴实中肯 受教了 我是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传统文化 仅仅只是触及皮毛 就感觉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彻底的震撼到了我 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会不断学习传统文化 !希望能够继续听到老师的解说!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02四气调神大论

值得用心去听的书!!!《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

by:杵峰工作室

村长侃|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四季养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by: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周美岭详解《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主讲人简介《黄帝内经》是一部关于天、地、人关系,与如何做到天人合一的伟大著作,是一部修养身心的智慧之书。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书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

by:周先生医道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徐文兵 梁冬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黄帝内经说什么系列》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之道、做人之道、做事之道,以便身体更好、更快地汲取各种环境中的正能...

by:家人们谁懂啊啊啊啊

二十四节气的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它的到来预示着冬天的正式到来,让我们来听听有关冬至的来历和习俗吧。

by:未央新声

春夏秋冬 廿四节气

听听二十四节气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和富含人生哲理

by:姚姚007

有趣的凉茶《黄帝内经·素问》篇二《四气调神大论》完

1.关于篇名:四,四季。气,气象。四气,此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调,调理、调摄。神,指精神情志。清·高士宗《素问直解》:“四气调神者,...

by:導法自然1

冬养精气

冬属水,其气寒,主藏。如何才能在冬季保养好自己的肾呢?食补为重。国际高级营养师,国家健康管理师,中医执业药师,研究中医多年独创“四步一体食疗法”,专注亚健康调理...

by:主讲老师的小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