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草原(1)

2021-06-28 01:12:2008:39 2367
声音简介
穿越草原(1)(纪录片《玄奘之路》第五集)解说:琢玉公元628年的夏天,西行的玄奘翻过了雪山,来到了中亚的第一座城市——碎叶。自从离开大唐以来,时间已将近一年。中亚草原的霸主西突厥人将王庭建在碎叶,突厥可汗在自己的大帐召见玄奘。游牧民族一般居住在简单的毡房,令玄奘意想不到的是,可汗的大帐非常华丽。*玄奘:可汗居住在一个巨大的宝帐,*宝帐装饰着金花,灿烂夺目。这位突厥的领袖在历史上被称为“统叶护可汗”。当大唐在东方崛起的时候,统叶护可汗在西方开疆拓土,建立了西突厥帝国。为了牵制共同的对手——东突厥人,西突厥和大唐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友好。******玄奘在欢迎宴会上看见了大唐的使节,他不仅是大唐的僧人,而且是高昌的王弟。高昌王不但写了言辞恳切的国书,同时又上贡了大量的丝绸和干果。显贵的身份,厚重的礼物,可汗对玄奘另眼相看,态度非常热情。******可汗选派了一位曾经到过长安、通晓各国语言的军人,护送他们穿越广袤的西突厥帝国。夏天来了,炽烈的太阳照耀着中亚的大地,玄奘的队伍离开了碎叶城。*玄奘:离开碎叶不久,就到了“千泉”。*方圆二百多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泉水形成很多湖泊。*突厥可汗每年来这里避暑。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玄奘在中亚的大草原上穿行。在今天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他竟然发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小城市。*玄奘:从千泉往西到达小孤城。*这里的三百多户人家原来都是中国人,*被突厥劫掠到此。*他们占据了一座城池,*团结在一起,*一直生活在这里。*衣着虽与突厥人相同,*而语言和行为规范,*仍保持着汉地传统。*玄奘:赭时国方圆1000多里,*有几十座城池,各自有君主和酋长,*但全部隶属于突厥。赭时国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附近。在中国的史籍里,赭时国被称为石国,汉人中许多石姓人的祖先就在这里。*玄奘:进入大沙漠,*风沙弥漫,看不清道路。*只能看着大山,寻找尸骨辨别方向。*这样走了500里之后,到达飒秣建国。一路跋涉,玄奘终于来到了中亚最富传奇色彩的城市——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七世纪,这里就有了城市。*玄奘:“异方宝货,多聚此国。*机巧之技,特工诸国”。玄奘发现,撒马尔罕的手工技术,在各国中最为精巧。居住在撒马尔罕的,正是声名远扬的粟特人。他们不仅能够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而且主宰着丝绸之路的贸易。粟特人是天生的商人,他们热衷于追逐财富,又具有冒险精神。从东方的长安到西方的罗马,他们往来奔波,昼夜跋涉……时隔1000多年,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人们仍然能够感觉到历史的传承。*玄奘:“所有胡人国家,*都以飒秣建国为中心,*仿效它的行为举止和制度规范。*国王英勇豪迈,邻国都听从他的命令,*武士勇猛刚烈,视死如归。”然而,撒马尔罕国王并不欢迎玄奘,他的两个徒弟甚至遭到了当地人的围攻。公元七世纪早期,在这个中亚最大的国家,人们信奉的不是佛教,而是拜火教。*玄奘:国王及百姓不信佛法,*都是拜火教徒。*寺院有两所,但没有僧人。在当地的博物馆,仍然保留着不少拜火教留下的痕迹。在拜火教徒看来,佛教是异端,必须打压。当玄奘的两个徒弟去废弃的佛寺礼拜时,当地的拜火教徒开始围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竟有此事古难全

玄奘的声音太小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高草原

中篇小说《高草原》作者:【波兰】显克维支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by:导岛

草原动物系列之【草原犬】

【内容简介】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袭击了台来花草原,牧民们被搞得措手不及,风雪中他们面临一个又一个困难:寒冷、饥饿、缺少草料、面对狼群的威胁。关键时刻,草原犬们显示...

by:书魔方图书馆

草原动物4:草原犬(许廷旺)

(内容简介)《草原动物4:草原犬》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袭击了台来花草原,牧民们被搞得措手不及,风雪中他们面临一个又一个困难:寒冷、饥饿、缺少草料、面对狼群的威胁。...

by:司南时代

草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是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的法律。1985年6月18日...

by:改命的羊驼

许廷旺草原动物系列4:草原犬

【内容简介】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袭击了台来花草原,牧民们被搞得措手不及,风雪中他们面临一个又一个困难:寒冷、饥饿、缺少草料、面对狼群的威胁。关键时刻,草原犬们显示...

by:司南时代

回首草原

大草原历来是民歌的海洋、旋律的富矿。它养育出的儿女豪迈、正直、洒脱。江央的歌声是草原人独有的气息总能够触及到人的灵魂,张扬的嗓音、驰骋的台风、不羁的表演给人带来...

by:华语音乐

天赐草原

当你深吸一口气,然后核援说出“博尔塔拉”这个名字,使有了音杆的律动和燕雀的翻转--从舌尖上轻盈滑出的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曲歌唱。

by:文清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