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前的那次党小组会,我举起了手

2023-06-20 08:18:0307:12 340
声音简介

31年前的那次党小组会,我举起了手

 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过往的时光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回望过往的奋斗路,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多少的盼望,几许的祝愿,炙热而又温暖,在薪火相传中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精神 ……

  那是1990年6月末的一天,当时我在呼图壁县联社园户村信用社担任出纳,当天下午社主任通知党员和全体员工参加党小组扩大会。会上有一个议题是讨论园户村乡大草滩村一组村民柯某申请一笔用于收购红花的12万元贷款事宜,社主任话一出口,办公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一位老信贷员首先从板凳上跳了起来,大声说道:“不能贷、不能贷!这个人我知道,他家穷的叮当响,上有老下有小,吃饭的嘴多,挣钱的人少,虽然没有我们信用社的欠款,但贷款12万元?我的妈呀,年底还不上咋办?就是我们全社职工一年不领工资,那也还不上啊!”“他贷12万抵押啥?”“就是,这一笔12万元贷款如果还不上,就会把园户村信用社彻底整垮了,大家就不要想拿工资了,等着喝西北风吧!”大家你一句我一言纷纷附和着。  

有这样的顾虑确实不为过,因为在当时,农村信用社业务只有存款和贷款,呼图壁县8家独立核算信用社的存款加起来还不足3000万元,贷款只有1000多万元。贷款实行春放秋收,每户农户贷款一般都在一两千元,大户也就在五六千元,信用社年轻职工一个月的工资还不足百元,老职工也就一百多一点,一下说要给农户发放12万元的贷款,大家感觉这仿佛是个天文数字一般。

  社主任是一位50多岁的老党员,他默默地听着大家的议论,弓背坐在椅子上,低头看着自已的脚尖,用他那已被烟熏的泛黄的手指夹着香烟,猛地吸了几口,然后扔在地上用脚掌碾了半圈说:大家安静一下,先听我说两句。这个贷户前期我和大草滩片区信贷员已调查过多次,他是安徽亳州人,跟随父母支边来到新疆,现在家庭经济确实比较困难,但,他头脑比较灵活,又肯吃苦,今年园户村乡种植红花的农户比较多,7月上旬就要开始采摘了,红花季节性较强,农户每年红花销售都比较被动,如果存放时间过长,就卖不上好价钱。安徽亳州在我国素有“药都”之称,现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这个贷户在老家有人脉,红花销售不成问题,现在缺少的就是红花收购资金,如果他能收购红花,这样也为农户的增产、创收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致富。贷户没有抵押物可以找担保人和村委会担保,贷后我们严格按要求加强管理,发放这笔贷款的确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和进步,我们不能怕担责,就固步自封,结合最新的政策,大家在讨论一下……经过全体党员的不断分析和讨论,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集体审议,同意发放这笔12万元的贷款。

  党小组会议审议三天后,贷户完善了相关手续来到柜台办理这笔贷款,当时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因为这笔12万元的贷款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所经办的最大一笔金额的贷款。我认真地审核信贷员开出的借据,小心翼翼地盖章,握笔的手心都冒出了汗水,将带着封签的12墩10元票面的现金齐刷刷地摆在柜台上,我摸着一墩一墩的现金,一遍又一遍地数,生怕看走了眼。看着贷户将12万元的现金装进一个大尿素袋里,我便一再嘱咐他小心拿好,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便在心里默默地祈福:祈愿今年农户的红花大丰收!祈愿贷户满载而归按期还款!

  当年年底前,贷户如期归还了这笔12万元的贷款,这一年园户村信用社存贷款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各项经营指标超额完成。在这位贷户的带领下园户村乡大草滩村及周边的农户扩大了红花种植面积,农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这位贷户在县城成立了公司,一直是我们信用社忠实的客户,他常常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没有信用社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我们一家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的儿子也成为了呼图壁县有名的青年企业家和创业能手。

   三十多年来,我不知参加了多少次党小组会,但是在那个青春奋斗年代里,我第一次列席参加的党小组会,给我留下了铭心的记忆,那次的举手表决见证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印证了一个道理,中国共产党永远是改革路上的坚定领导者和推动者。


                      (呼图壁农商银行张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