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冬红01 作者-李东辉 诵读-海燕

2022-09-19 14:26:4509:59 80
声音简介

阅读冬红
作者-李东辉
诵读-海燕


从石家庄到山东武城,直至颁奖采风活动结束,文友们握手告别,各自登程的时候,韩冬红这个名字对我而言还是一个抽象的存在,我只是从获奖名单里知道有这样一位女子,甚至连她是个女子也是我凭空想象出来的,倘不是因为要乘同一辆中巴去德州赶火车,这女子在我记忆中恐怕就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了。
从武城到德州,一个小时的车程,冬红一直在跟另一位文友热烈交谈,因为有些疲惫,加之性格使然,我扮演了一个听众的角色,虽未跟冬红多做交谈,然而,她的爽朗,热情,话语间流露出的干练实是感染着我,不觉间,就把她跟绽放在乡间大地的一种花联想到了一起,那花学名大概叫凤仙花,每年的这个季节,这花就开始吐蕾绽放了,房前屋后,坡顶路边,都摇曳着她的热情与美丽,这花如乡间年轻女子,美而不娇,艳而不贵,就那么自自然然在春天、夏天盛开着,微笑着。不孤芳自赏,也不自轻自贱。
车到德州,忽就想起了这里的扒鸡。请司机师傅带我们到一家正宗店铺。冬红第一个下车,第一个回到车上,她把一瓶矿泉水塞进我手中,没说话,俨然对待一位老朋友的举止。倏忽之间,心就暖暖的了。
离家的时候,妻只带了一个随身挎包。想到此次出门又不是旅行,就没带那个拉竿箱,不想一路过来,就多了好几个大小提袋,且大都是书,很沉,一个弱女子,既要领着我又要拿这么多重物,实在有些吃力了。此时,冬红,还有同行的克南兄,二话没说,就帮妻拿起了那些提袋。
进了车站,寻一位置坐定。正待我为妻如何将我和这些东西捣弄到车上犯难的时候,冬红过来了,声音还是那样轻快爽朗,——“等一会儿,我去找车站的工作人员,我送你们提前进站上车……”至此,这位叫韩冬红的女警官在我心里鲜活起来,灵动起来。
回廊后,时常感念着这女子,就有了想读她文章的念头。冬红便将她正在整理出版的书稿发了过来。近十五万字。于是,我开始了对她的阅读。

《为了一句话》是这本集子的开篇之作。写母亲的。也是这次散文大赛的获奖作品。母亲!天下最亲切的称呼;母爱!生命中有始无终的陪伴。从写作的角度上说,母亲的题材又最难写。弄不好就落入俗套。然而,冬红的记述还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感受母爱的全新景观和阅读体验。动荡不安,颠沛流离中,一个少女极其偶然地成了韩家的养女,阴错阳差中,这养女就成了韩家老二的媳妇。于是,作者连同他的两个哥哥三个姐姐相继来到人间。倘使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延续下去,这位母亲也就没有了文学意义上的唯一性与典型性。然而,不是,人生所以有那么多的喜乐与感叹,就在于时代、生活往往把机会放到你面前,然后又让命运将这机会撕毁,让你眼睁睁看着本属于你的希望转身离去。
早在全国解放前夕,年轻、有文化、又是党员的母亲本可以成为一名南下干部,可是,年幼的女儿不让她走,抱着她的腿,就那么一句“娘!你别走!”,这母亲的志向与希望就成了一只放飞的鸟。
许多年过去了,女人恪守着为妻之道,坚守着母亲的责任。其间,作者穿着一身的“白”哭喊着降临人间。苦命的女人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指望,也多了一份有怨无悔的艰难。不想,这小女虽胆小怯懦,却是个古怪精灵的主儿。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却敢横刀立马。五六岁的时候,秉性憨直的父亲遭坏蛋愚弄气闷而死,肤色白皙,四十刚出头的母亲本可以另寻出路,然而,就在母亲行将答应说媒人跟另一个男人见面的档口,她一膀子撞开屋门,扑进母亲的怀里,泣不成声地说“娘!看在小红的面子上,你别走,我长大了一定好好孝敬你!”就是为了这句话,母亲彻底关上了为自己“活一回”的希望之门——“为了这句话,一个四十刚出头的少妇成了个八十多岁的老妪……”
从文本阅读的层面看《为了一句话》以及韩冬红记述骨肉亲情的作品,也许很难把它们归入哪一类流派,然而,透过作品表面,你分明读出了一个长大了,成了妻子,母亲的女人对往昔岁月的回眸与审视。而这种回眸与审视绝不是个人化的。他的目光不是满含哀怨,也不是冷漠与愤恨,他的目光是温柔的打量,是深情的瞩望。过去的日子,仿佛被她的目光悟化成一首悠远的歌,一幅清新淡远的水墨。她的审视也不是咬牙切齿的诅咒,更不是一己之私的清算。韩冬红是在用一份女性的柔情,母亲的情怀从过去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之河里打捞一份美好,留住一份感动。这样,她的事也就高远了,她的文字就柔和了。她写自己的母亲,你却读懂了一个时代的母亲们;她写父亲,你却明白了一个男人该给自己的女儿留下些什么。还有她笔下苦命而善良的奶奶,神秘而古怪,一生枪不离身的五舅,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的小姨,宠她惯她的哥姐,被她戏称为“熊猫”的老公,纯净又美丽的女儿……这些平平凡凡的人,在这个世上平平凡凡地活着,有的已经平平凡凡的走了,然而,因为他们是她的亲人,因为她爱他们,他们在她的笔下就有了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有了令读者唏嘘感叹,动心动容的阅读体验。如同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中的那个法国老兵,他用毕生经历,从首饰店的垃圾与尘土中筛出一粒粒跟尘土一样微小的金粉,终于为那个他深深依恋着的小女孩儿打制成一朵美丽无比的金蔷薇。韩冬红就是用她温柔的心和款款的情从岁月风尘里将那些琐碎中的美好,平淡中的感动一点点筛选出来,为自己,为亲人,为过去的日子打制了一朵美丽的金蔷薇。

一个人一旦爱上写作,她的心会变得柔软起来,这柔软的根由来自对脆弱太多的记忆和感知。冬红便是如此。她的写作有着一份不露声色的沉重与悲悯。这沉重与悲悯缘自太多的死亡记忆。
刚到不惑之年的父亲,受了坏人的愚弄,一口气闷在心里,咽不下去,就抛妻舍子,离开了这罪恶丛生的人世;那个年仅十六岁的花季少女,在春天的原野上陪着弟弟放风筝,或许是挡不住天空太多的诱惑,十六岁的生命连同她深藏于心的痴梦一起坠入映着蓝天白云的井水之中;还有那个也叫冬红的女孩,那个美丽贤淑,桃花一样的下岗女子,那个曾对作者呵护有加,精明干练却碰上一个不争气男人的霞,就那么毫无征兆地死在了长途客运的路上;那个连一双廉价袜子都舍不得买的送报女人,为了有尊严地活着,为了全家人的柴米油盐,或者还有沉重的医药费,子女高昂的学费,她惨死在十字街头的车轮之下;还有,从小疼她、爱她的三姐,本来活得好好的,该死的肺癌却盯上了她,尽管苦命的母亲天天都到庙里磕头拜佛,祈求神灵保佑她的女儿安然无恙,尽管作者陪着三姐跑遍了北京的各大医院,三姐还是拼不过那该死的癌症,告别了这个让人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世界;还有,那位靠伟大领袖的语录做精神支柱,临终前的最后一个举动也是挣扎着向他心中的神敬上最后一个军礼的五舅;那个杀了自己丈夫却镇定自若,坦然面对死亡的女子,居然是那么优雅,那么美丽!
残暴让柔弱变得坚硬无比,仇恨让生命以死相搏!绝望让躁动的灵魂凝和安详,于是,所有的荒唐不再荒唐,所有的悖谬不再悖谬。我们的作者似乎从这些脆弱中学会了坚韧,从偶然中看到了必然,从荒唐与悖谬中看到了神圣与庄严,从冷峻与漠然中懂得了柔和与达观。正是因为如此,她的生命才如此充盈饱满,她的心地才如此旷达美善,她的文字才如此通灵自然。


当儿时的生活被岁月拉开距离,当童年的记忆映射在长大后的心幕之上,所有的苦涩,曾经的酸楚都在慢慢咀嚼与细细品砸中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滋味与色调。长大的生命便是在这样地咀嚼与品咂中获得一份让心灵不再麻木,让眼眸不再干涩的滋润与营养。岁月的蚌壳已将生命中那些粗鄙、坚硬润化成一粒粒玲珑剔透,光洁润泽的珍珠。于是,冬红的笔下就有了那么多虽清苦却不忧伤,虽艰难却不漫长的童真野趣——春日里,她和小伙伴在田野里揪咕咕,那好听的咕咕声,鲜嫩的甜香,仿佛为那个柔弱的小姑娘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韵致。如田埂上迎风摇曳的白菜花,那灿灿的金黄便是她献给春天,献给太阳的一张笑脸。夏天,她跟着一群大孩子去果园冒险,本是跟着起哄的,却被怂恿蛊惑成第一个掉进陷阱的羔羊。其实,真正的怂恿者既不是那些大孩子,也不是那尚未成熟的果实,而是那份连上帝都会欣赏的童真野趣。在冬红的心幕上,老旧的西屋,村口的枣树,村西的水库,村南的水泡子,水缸里一点点长大,后来被母亲煮熟的小鱼。。。。。还有那条粉红色丝巾,构成一幅清新淡远的写意画,那画的空白处便是一个女子穿越时空的羞涩回眸与无语的呢喃!而作为读者的我,则从这幅画卷里读出了自己的乡愁,自己的童年。好的写作就是一手牵着岁月,一手牵着读者,在记忆的河流里飘游,在生命的草原上徜徉。
冬红的写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用记忆关照现实。这就摆脱了单纯为怀旧而写作所带来的回避与自恋。她回眸过去,最后的目光总是落在当下的存在,她述说往事,为的是给当下的生活寻出一份希望,她翻阅一张张老照片,想到的却是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即便是写她的警官生涯,也是在比照中让精神与品格自然显现,让神圣与崇高自然展示,让自豪与欣慰自然流露。灵动的文字,俏皮的语言,细致的述说,款款的深情,连同一个女子的爱化作一种气质,一种神韵,一种美幻注入她的作品之中。于是,冬红的文章就有了她独立的审美意境和存在价值。如同她亭亭玉立的女儿,是她生命的延续,也是一道独立在她身边的美丽风景。
从冬红的文章里得知,她喜品铁观音,爱吃煮鸡蛋。倘再见到她,一定给她一个建议——试一下用铁观音煮上几个柴鸡蛋,我想:用茶叶水煮泡出来的鸡蛋定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借山而居,作者张二冬

这世间,总有人在过着我想要过的生活。二冬就是,选择了体验这人间的万千方式之一,借山而居,于他而言,或许这是自由的,毫不费力的选择,但于我而言却需要莫大的勇气。这...

by:荷一L

坐享八夫 作者简红装 冬雪草莓

她本是一抹飘荡游离的孤魂,机缘巧合之下,竟穿越到了大颂国汝阳郡主的身上。一觉醒来,面对郡主的刁蛮骄纵,愚昧粗鄙,她有些丝丝意外,不过最令她感到意外的还是——这...

by:冬雪草莓

阅读《江湖中国》-作者于阳

明中叶以后,对中国农业生产力的承载力而言,全国人口总量已接近饱和,晋、徽、闽等局部地区初显人满为患的端倪,过剩人口开始溢出宗族乡村流落他乡。经300年积...

by:Elane1103

《处处见生机》作者梁冬(完)

梁冬老师跟从多名中医大家学习中医,頗有心得。

by:柳木青杨

《洋葱阅读法》作者:彭小六

作者彭小六,在两年的时间里凭着对阅读的热爱,实现了从一个程序员到青年畅销书作家的跨界和转变。一开始,他坚持每周读一本书,在国内最大的文字分享平台——“简书”上不...

by:赛羚

冬月醍醐思维阅读心法

许多人的现状都是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笔记,画了很多思维导图,但仍然记不住或者用不上。还有些人,明明知道书很好,但就是看不进去,甚至只翻开几页就放下了。戏称:读了...

by:冬月醍醐思维阅读心法

盘丝洞38号(作者卫风)免费阅读

我记得不太清楚,上辈子有没有在忙乱不堪的时候祈祷过:神啊,让我多长两只手该多好啊!也许有,但是我记不清了。也许祈祷过三次、四次,或是许多次。人真的不能胡乱祈祷许...

by:9陶小鱼

采红 作者:这碗粥

文案:周红红爱程意,但是她却不想跟他这么乱糟糟的纠缠下去了。程意不知道自己爱不爱周红红,但是他这辈子就是认定她了。作者:这碗粥,自娱自乐,更新看心情,不定时哦非...

by:i小粉丝

欧游杂记(经典阅读) 作者朱自清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其间漫游欧洲五国,写下数篇游记,后结集为《欧游杂记》一书,由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收录游记1...

by:荼糜花下话酴醚

《红风传》阅读

分类:中国古典文学作者:不详话说,道光皇爷驾坐北京七年上,朝中有位中书出身大臣,姓江名百万,做过山东三年主考。自幼娶妻徐氏,所生二子一女,长子江岚,济南府里做...

by:善意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