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之孤独,大道之自在03 作者-李东辉 诵读-海燕

2022-09-21 17:28:1308:57 60
声音简介

旷世之孤独,大道之

自在03
作者-李东辉
诵读-海燕


作者-李东辉


诵读-海燕




参观完说经台,老子祠,已近正午时分,西安文友跟我们说:沿说经台卵石路南行登山2.5公里,是翠薇峰,峰巅有高炉。世传为老子炼丹炉;东南有蜿蜒山路可上仰天池;向西一公里左右为化女泉。想我这行路迟缓,眼睛又不好的残疾之人,想把整个楼观台遗址名胜一一看过,实乃痴心妄想,于是,我选了离说经台不远的化女泉。


化女泉的由来,跟一个传说有关。话说随老子来到楼观台的年轻后生徐甲,虽为老子门生,然凡心未灭,尘缘未了,终日闷闷不乐为老子牧牛。忽一日,眼前现出一座富丽庄园。一老者手拄拐杖,含笑看着徐甲。然而,让徐甲怦然心动的,还不是那庄园和老者,而是老者身旁那位如花女子。这如花女子秋波流慧,含羞带嗔不时偷偷瞄一眼徐甲,说不出的风情万种,道不尽的绵绵情意……老者劝徐甲: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受那清规戒律的拘束,修道成仙又有啥好?老者表示愿将这千娇百媚的女儿许他为妻,并将庄园赠与徐甲。正当徐甲为这唾手可得的财富娇娘心醉神迷之时,庄园、老者、姑娘瞬间化为乌有。站在眼前的竟是面带愠怒,痛心疾首的老子……无需多言,那庄园,那女子,自然是老子为试探徐甲施展无良法术以草木幻化而成。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两眼泉水,乃是老子以杖杵地,愤而拔出后留下的。后面的故事自然归入正题,知耻而后勇的徐甲最终得道,成为老子门生中著名的“白骨真人”。然而,这“白骨真人”的道号听起来总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寒噤与恐惧。倒不如徐甲这名字来得更可爱些。我想,人们来化女泉,与其说是为了悟道,更不如说是为了那个美丽的传说吧。


告别化女泉,妻灌了两瓶泉水,笑她幼稚,她悄悄跟我说:这化女泉的水要是能治好你的眼睛有多好!感动之余,我笑着跟她说:治不好我的眼睛,这个传说仍然很美丽,很美好!



较之于老子以吉祥草幻化成美女试探徐甲的传说,化女泉的另一个由来就显得更接地气。据明嘉靖年间《重修古楼观宗圣宫下院延生观记》碑载:公主宅心仁厚,乃于观东开设泉渊,救民疾苦,旱涝有益。公主道成,于泉渊之东峪中飞升。当地群众为纪念公主,将她奉为“水母”,称公主开设之泉渊为“化女泉”。意为度化帝女成仙之泉。文中所言公主,便是唐朝睿宗之女,唐玄宗李隆基胞妹玉真公主(692762年),道号无上真。


玉真公主是在唐朝宫廷权力争斗最复杂,最血腥的时期长大的。她不仅眼见自己的生母为婢女诬告陷害,被武则天杀死在宫中,尸骨未存,还亲眼目睹了太平公主(武则天之女)、安乐公主(中宗李显之女)因贪权跋扈先后被李隆基赐死诛杀的悲惨下场。这对心性良善,悲天悯人的玉真公主内心的伤害与刺激可想而知。由伤害而恐惧,由恐惧而求自保,进而对表面奢华堂皇,内里尔虞我诈,步步惊心的宫廷生活心生厌恶,进而看破红尘。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玉真公主何以如此决绝的放弃名下家产,远离宫廷,皈依三清门下了。


23岁的玉真公主告别了别人艳羡不已的公主生活,来到楼观台,在就峪口修建了延生观,是为了纪念母亲,也寓意为天下人祈福祈寿——我不老、你不老,天下人共长生。


延生观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典型唐朝建筑风格,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玉明。”“知有持盈玉叶冠,剪云裁月照人寒。”延生观,果然是一派盛唐景象。公主,就是公主,虽有出世之心,却也割不断尘世俗缘,加之深得胞兄玄宗李隆基宠信溺爱,用当下时髦话语说,就是软实力十分了得。因而,她也就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竭力攀附的一棵大树。有关玉真公主与当时才子名流的逸闻趣话,也为楼观道文化平添了几许历史人文点墨渲染。


开元八年(720),已是声名远播的诗人王维参加科举考试,不料名落孙山,不知是经高人指点,还是诗人灵机一动,抑或是机缘巧合,王维见到了玉真公主,并以一曲酣畅淋漓的《郁轮袍》让公主芳心大悦。次年,这位诗画双绝,精通音律,才情横溢,且“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的王维顺利进士及第,“夺魁天下”了。从此,成语词典里就多了一个“终南捷径”的词条。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飚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这是诗仙李太白的《玉真仙人祠》。虽比不上为杨贵妃写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谄媚之余,仍可见其才情。大他九岁的玉真公主想是爱才心切,亦或是惺惺相惜,反正是凭着李白与玉真公主的交往,已过而立的李白,有幸应召入宫,得见玄宗龙颜,做了一名待诏翰林,度过了人生中唯一一段志得意满的时光。



眼睛尚好的时候,曾在历史教科书里见过老子的画像,骑青牛,玄色布衣,瘦削,面色清癯,目光淡然平和。在楼观台,也有老子雕像,妻跟我说,老子高大伟岸,着一身黑色长袍,拄杖而立,神态安详,飘飘欲仙。然而,在我心里,老子的神情目光不是这样的,平和淡然,深邃悠远之外,他的目光该是透着几分孤独的。生命本就是孤独的存在,更何况得道的老子,他身在红尘,思想与灵魂却在天上,他本是天空里一颗孤独的星。


是的,老子是孤独的。孤独的老子所以孤独,是因为心里那部道德经;因为那部道德经,老子很孤独。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云: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


撇开那些什么“紫气东来”之类的无稽之说,仅从司马迁原著里我们约略可以知道,当时的老子该是颇有些知名度的人物。不然,孔子也不会问道于它,那位尹喜也不会把他强行扣留,逼他留下一部《道德经》了。名满天下的老子虽胸藏一个道,学问盖世,却又能如何呢?“见周之衰”,世道纷乱,权贵争权夺利,百姓寡廉鲜耻,可他却无能为力,倘不是心里装着的那个道,也许他不会那么孤独,而心里的那个道又更与谁人说?所以,他也只能骑着青牛远走他乡了。即便是尹喜留他上了楼观台,强他说出一部《道德经》,老子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还是司马迁懂他,不然,也不会明知楼观台就峪河西岸的大陵山角有老子墓,还说他“莫知始终”。一个“莫知始终”,就把一个远去的,孤独的背影留给了世人。


然而,孤独的生命并不可悲,老子的孤独更是如此,他的孤独早已跟天地宇宙,自然万物融在了一起,跟他心中的那个道融在了一起,跟五千年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思想演化史融在了一起,跟我们每一个体生命的终极追问融在了一起……孤独的老子走了,“莫知始终”,却把一个“道”留在了楼观台,留在了终南山,留在了天地之间,也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曾不止一次从资料和媒体报道里知道,自古至今,终南山就没有断过隐者的身影,他们之中,不乏名流高士,典型者如商山四皓(史载“四皓”先是隐居商山,后归隐终南山)、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等等。西安文友告诉我,即便当今盛世,隐居终南山的各色人等也有数千之众。


回返北京的车上,我笑问妻:“假如有一天我到终南山做隐士,你可愿意陪我?”妻撇嘴揶揄我道:“就你,恐怕我想来你都不肯来……。”“你是说我尘缘难舍,断不了俗念?”妻沉默半晌,缓缓说道:“这倒也不是,我是说,你活到这份上,经历过生死,婚变,人情冷暖,穷困潦倒,特别是眼睛失明二十多年,也没让你看破红尘,放弃写作,来一趟楼观台,就让你全然放下,做那形式上的隐士,这不是你的性格。”妻略作停顿,继而说道:“其实,做不做隐士不重要,大道无形,顺其自然,听从内心的召唤,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人做事就行了……”是的,听从内心的召唤,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人做事,孤独也好,热闹也罢,隐居山林也好,身在闹市也罢,把人生活出一份淡然,一份超脱,一份从容,像陶渊明:“结庐在人际,而无车马喧。”象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像老子和那座古老简朴的说经台,天地间,是旷世的孤独,也是大道的自在……




2018年8月15最后修订于廊坊无书有心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大道行|孤独居士王力平

道家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的修行历练中的传奇故事。

by:雲往雲來

走出孤独(走出孤独,成就自我)

你可以独来独往,但不要封闭内心每个人都需要和这个世界心意相通!我是一位灵性守护者、心灵陪伴师和心灵疗愈师,让我们一起面对孤独、了解孤独、接纳孤独、走出孤独,成就...

by:康悦心声

强大自己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你可以独来独往,但不要封闭内心每个人都需要和这个世界心意相通学习一点心理学,了解自己,强大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by:三格成长

葡萄牙-自由大道

票价详情无需门票。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亲爱的游客您好,欢迎您来到美丽的里斯本,我是链景旅行小秘书,今天同您一起游览自由大道。自由大道位于葡萄牙首都...

by:恋景旅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