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之孤独,大道之自在04 作者-李东辉 诵读-海燕

2023-10-03 16:08:5006:31 53
声音简介

作者-李东辉

诵读-海燕



眼睛尚好的时候,曾在历史教科书里见过老子的画像,骑青牛,玄色布衣,瘦削,面色清癯,目光淡然平和。在楼观台,也有老子雕像,妻跟我说,老子高大伟岸,着一身黑色长袍,拄杖而立,神态安详,飘飘欲仙。然而,在我心里,老子的神情目光不是这样的,平和淡然,深邃悠远之外,他的目光该是透着几分孤独的。生命本就是孤独的存在,更何况得道的老子,他身在红尘,思想与灵魂却在天上,他本是天空里一颗孤独的星。


是的,老子是孤独的。孤独的老子所以孤独,是因为心里那部道德经;因为那部道德经,老子很孤独。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云: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


撇开那些什么“紫气东来”之类的无稽之说,仅从司马迁原著里我们约略可以知道,当时的老子该是颇有些知名度的人物。不然,孔子也不会问道于它,那位尹喜也不会把他强行扣留,逼他留下一部《道德经》了。名满天下的老子虽胸藏一个道,学问盖世,却又能如何呢?“见周之衰”,世道纷乱,权贵争权夺利,百姓寡廉鲜耻,可他却无能为力,倘不是心里装着的那个道,也许他不会那么孤独,而心里的那个道又更与谁人说?所以,他也只能骑着青牛远走他乡了。即便是尹喜留他上了楼观台,强他说出一部《道德经》,老子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还是司马迁懂他,不然,也不会明知楼观台就峪河西岸的大陵山角有老子墓,还说他“莫知始终”。一个“莫知始终”,就把一个远去的,孤独的背影留给了世人。


然而,孤独的生命并不可悲,老子的孤独更是如此,他的孤独早已跟天地宇宙,自然万物融在了一起,跟他心中的那个道融在了一起,跟五千年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思想演化史融在了一起,跟我们每一个体生命的终极追问融在了一起……孤独的老子走了,“莫知始终”,却把一个“道”留在了楼观台,留在了终南山,留在了天地之间,也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曾不止一次从资料和媒体报道里知道,自古至今,终南山就没有断过隐者的身影,他们之中,不乏名流高士,典型者如商山四皓(史载“四皓”先是隐居商山,后归隐终南山)、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等等。西安文友告诉我,即便当今盛世,隐居终南山的各色人等也有数千之众。


回返北京的车上,我笑问妻:“假如有一天我到终南山做隐士,你可愿意陪我?”妻撇嘴揶揄我道:“就你,恐怕我想来你都不肯来……。”“你是说我尘缘难舍,断不了俗念?”妻沉默半晌,缓缓说道:“这倒也不是,我是说,你活到这份上,经历过生死,婚变,人情冷暖,穷困潦倒,特别是眼睛失明二十多年,也没让你看破红尘,放弃写作,来一趟楼观台,就让你全然放下,做那形式上的隐士,这不是你的性格。”妻略作停顿,继而说道:“其实,做不做隐士不重要,大道无形,顺其自然,听从内心的召唤,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人做事就行了……”是的,听从内心的召唤,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人做事,孤独也好,热闹也罢,隐居山林也好,身在闹市也罢,把人生活出一份淡然,一份超脱,一份从容,像陶渊明:“结庐在人际,而无车马喧。”象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像老子和那座古老简朴的说经台,天地间,是旷世的孤独,也是大道的自在……




2018年8月15最后修订于廊坊无书有心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大道行|孤独居士王力平

道家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的修行历练中的传奇故事。

by:雲往雲來

走出孤独(走出孤独,成就自我)

你可以独来独往,但不要封闭内心每个人都需要和这个世界心意相通!我是一位灵性守护者、心灵陪伴师和心灵疗愈师,让我们一起面对孤独、了解孤独、接纳孤独、走出孤独,成就...

by:康悦心声

强大自己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你可以独来独往,但不要封闭内心每个人都需要和这个世界心意相通学习一点心理学,了解自己,强大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by:三格成长

葡萄牙-自由大道

票价详情无需门票。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亲爱的游客您好,欢迎您来到美丽的里斯本,我是链景旅行小秘书,今天同您一起游览自由大道。自由大道位于葡萄牙首都...

by:恋景旅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