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哥伦布结束在美洲的探索开始返航

2021-08-24 18:44:1014:49 3147
声音简介

  


       在哥伦布的第一次美洲之旅中,他的船队从巴哈马群岛中部穿越,然后探索了古巴岛和海地岛的北部,并接触到了居住于岛上的土著印第安人。对于这些外来者,大多数土著人抱以了友好的态度。就像很多不常有外来访客的偏远农村,会把每一次访客的到来当成一次节日一样。当然,这期间也有不信任这些外来者,并与之进行武力冲突的部落。不过潘多拉的魔盒既已打开,在文明层级上与西班牙人差着几级的印第安人到底是什么态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西班牙人准备怎么处理这些“无主”之地。
        在接近海地岛时,哥伦布的一艘船因操作失误搁浅。公元 1293 年初,哥伦布决定结束这次探索,回到西班牙复命(同时也是急于索取他应得的报酬)。顺便说下,由于剩下的船只不足以载回所有的船员,部分船员(39 人)自愿留在了海地并建起了一座临时据点。在岛上寻找梦想中的黄金,是这些船员选择留下的直接原因。悲剧的是,几个月后哥伦布率队再次回到这里时,这些船员已经被土著居民所消灭。不过比起西班牙人后来将要对印第安人所做的一切,这种阻止外来者入侵的做法,其实算不上过分。
        在回程的过程中,哥伦布还是希望采取同纬度航行法,即先向北航行到北纬 28度线附近,然后再向东航行至加那利群岛。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通过测量固定时间点的太阳与海平面之间的夹角,欧洲航海者已经能够准确判断出地球的纬度了(经度还不行)。航海者们也为此发展出了各种测量工具,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六分仪(哥伦布时代还没有)。顺便说下,由于要具体测量时,需要单眼对着强烈的阳光,势必对视力造成一定影响。由此也产生了一种说法,即海盗传说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独眼龙”形象,便是因此而产生的。不过独眼海盗的形象如此普遍,其实并不大可能是被太阳晒瞎的,更有可能是因海盗的职业属性所造成的。
        对于求财的海盗来说,即使火力足够强大,也不会谋求将对手击沉,而是会寻机跳帮解决对手。在对手殊死抵抗的情况下,战斗往往会从甲板延伸到底舱。由于甲板上下的光照条件差距巨大(战斗基本都是在白天进行),海盗贸然闯入的话,
眼睛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黑暗,势必会给潜伏的对手以可乘之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有些海盗在跳帮接战之时,会先遮盖住一只眼睛,在进入底舱战斗时,再使用这只提前适应黑暗的眼睛。由此也造成了海盗中多独眼龙的印象。在哥伦布时代,暂时还不用考虑海盗的问题,他最需要防范的其实是葡萄牙人。

        我们知道,葡萄牙人早在 1455 年就从教皇那里取得了博哈多尔角以南地区的探索权。对于这一点,西班牙的前身“卡斯蒂利亚王国”自然是相当的不满意,尤其是它早在公元 1420 年,就在诺曼人的帮助下取得南下航线最重要的跳板——加那利群岛主权的情况下。为了在黑非洲分一杯羹,卡斯蒂利亚与葡萄牙之间发生了不少摩擦甚至海上军事冲突。事情的转机出现了公元 1479 年,为了顺利与阿拉贡王国合并(葡萄牙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西班牙同意加那利群岛以南各项权利归属葡萄牙。同时葡萄牙也退出之前在戈梅拉岛(隶属加那利群岛)建立的据点,承认西班牙对加那利群岛的主权。
        在教廷的主持下,西、葡两国就上述内容(以及我们不关心的王位归属问题)签订了《阿尔卡索瓦斯条约》。这份划定西葡两国海上势力范围的文件,不仅是大航海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第一份正式的法律文件,甚至也可以被认定为是国际法的开端。由于加那利群岛的南线大体在北纬 28 度左右,根据这份条约的规定,在这条线以南所发现的土地,理论上都应该归属于葡萄牙。当然,从条约签订的初衷来说,并没有考虑到新大陆的发现问题。葡萄牙人通过条约所谋求的,实际是黑非洲及由此延伸的印度的探索权(其实印度北方也在这条线北边)。而西班牙和哥伦布之所以把最初的探索目标设定为中国,也有考虑到中国会在北纬 28 度线北边的因素。
         很显然,单纯的以一条纬度线切割未知世界,会带来诸多的后遗症。最起码哥伦布现在阴差阳错的发现了“印度”,一定会让葡萄牙人有所异议。这一点,哥伦布本人也很清楚。不过这并不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他要做的是尽快在不让葡萄牙人发现的情况下,将消息报告给西班牙王室,然后让西班牙去和教廷、葡萄牙交涉。

         在回到西班牙后,哥伦布又分别在公元 1493 年 9 月——1496 年 3 月;1498 年 5 月底——1500 年底;1502 年 5 月——1504 年 11 月,先后 3 次(总计 4 次)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前往加勒比地区探索,并都安全回到西班牙。
        就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普遍认知来说,横穿大洋之举可以说是一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哥伦布西行前 5 年(公元 1487 年),葡萄牙曾经派出过两名航海家从亚速尔群岛出发西行。这次探险倒不是为了寻找亚洲或者说新大陆,而是葡萄牙人相信在亚速尔群岛西面应该还有一组群岛(尽管没有任何证据),并将之称为“安提利亚”。鉴于加那利群岛 - 马德拉群岛 - 亚述尔群岛渐次向大西洋腹地延伸现象,葡萄牙人相信在亚述尔群岛西面还可能存在一组群岛也属正常。

        如果有哥伦布的运气的话,葡萄牙人按照这个航向应该是很有机会发现北美大陆的。然后残酷的现实却是,派出去远航的船队却再也没有回来。探索臆想中的“安提利亚岛”之举唯一104的贡献,应该是在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后,给西班牙人为之命名时提供了灵感。西印度群岛中的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统称安的列斯群岛)的名字,便是来源于“安提利亚”。
        对比葡萄牙人探索的失败,哥伦布能够一次成功,并且接下来成功数次验证航线的可行性,应该说是相当的成功了。这一切难道都只是因为上帝更加眷顾西班牙人吗?西班牙人可能会这样认为,但我们肯定是要找出背后原因的。参照所附的《哥伦布美洲之旅示意图》会发现,哥伦布的每一次航行,在大方向上都是遵循着从加那利群岛先东南向驶往加勒比海,在考察完毕后再西北向直接返航西班牙本土,整个航线呈顺时针状。造成这一航线特点的,就是大航海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气候现象——信风。
        信风指的是在低空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地区的风。在之前的解读中,信风也是造成包括撒哈拉沙漠在内的副热带沙漠带的重要原因。南北纬 5°—25 度°一带,是信风活动的范围。信风带在这个低纬度范围内,周期性南北移动位置。不变的,是信风吹动的方向。在地球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的盛行的是从东北方向刮向西南的“东北信风”。正是这一风向,将北非大陆的水汽带离了大陆。当然,有人失意就有人得意,信风也同时为大西洋西侧的西印度群岛和中美洲东侧输送了大西洋水气,使之成为了降水丰沛之地。
        固定时节的固定风向,也为试图横穿大洋的航海者提供了便利。包括哥伦布、麦哲伦,以及诸多海洋贸易者,都很好的让自己成为了信风的受益者。为此,信风哥伦布航海路线暨加勒比地区地缘结构图105也被形象的称之为“贸易风”。与后来那些掌握规律,主动利用信风航行的航海者不同的是,哥伦布的信风之旅实际上是误打误撞。从北纬 28 度的加那利群岛出发的哥伦布,在行程近半时再循着风向南调整航向,恰好使自己的船队置于东北信风带中。意识到这点的哥伦布,在后来的 3 次航行中,都会主动先从加那利群岛向南进入信风带,让“天”帮助自己到达“印度”。
         如果哥伦布所遇到的只有东北信风的话,那么他回程时将遇到很大的障碍。不过球状的地球并不只有一个风带,大体上南北半球各存在三个相对应的风带。以北半球的情况来看,除了低纬度区的东北信风带以外,还有中纬度的西风带(核心区在 35 度—60 度之间)、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再加上一个南北纬 5 度之间的“赤道无风带”。整个西欧大陆都处在西风带的润泽之下,这也是为什么同纬度的情况下,欧洲的气候要比亚洲东部更为温润的根本原因(以纬度计,伦敦的位置相当于黑龙江北部了)。
       由于发现的“印度”位于加那利群岛之南,哥伦布在回程过程中,决定先向北航行至 28 度线附近,然后再寻找合适的风向向东航行。这一歪打正着的决定,让好运再次降临到哥伦布身上。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从西印度群岛启程向北航行的哥伦布,正在向着顺风的西风带前行。事实上,哥伦布的运气实在更好些,在北纬 30度的时候,他的船只就遇到了西风,遂调整航向向东航行。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从亚速尔群岛(北纬 36° 55′——39° 43 之间)出发西行的葡萄牙人,想要发现北美大陆的可能性有多低了。如果在与西风抗争的过程中再遇到风暴,那么等待他们的结果将更加的悲惨。
        顺便说下,哥伦布的船队是在波多黎各岛东北方向开始转而向北航行的。如果接下来一直严格向正北方向航行的话(而不是向东北方向偏移),那么哥伦布很可能在遇到西风时看见一片西太平洋腹地唯一的陆地——百幕大群岛(北纬 32 度 14分至 32 度 25 分 , 西经 64 度 38 分至 64 度 53 分)。十年之后,西班牙人还是发现了百慕大(现为英国属地)。

        吸引我们目光的倒不是这个群岛本身,而是传说中的“百慕大三角洲”。所谓“百慕大三角洲”又叫“魔鬼三角洲”,一般指的是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半岛——波多黎各岛之间的海域。关于这个区域的传说,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至于到底有几分真实性,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诸多船只、飞机在此失事,并不会在这里通通解读。只能说如果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哥伦布将所想象中的“印度”,而不是“中国”调整为探索方向,倒是恰巧避开了这个危险之地。
        西风固然为哥伦布的回程提供了极大便利,日后哥伦布和其他航海家也可以利用这点穿越大西洋和其它大洋,但风力却不是航海者们所能掌控的。在回程过程中,哥伦布就因为风暴的原因,有两次不得不在葡萄牙的领地避险(亚速尔和里斯本)。只不过,哥伦布既然有手段用隐瞒航程、航向的方式,稳定住失去耐心(甚至差点暴动)的船员,自然也有办法让葡萄牙人以为他的航行失败了。虽然这点小插曲没有影响到哥伦布的计划,但很显然,在西班牙公布哥伦布的发现后,葡萄牙一定会有所动作。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哥伦布前的美洲

哥伦布是伟大的美洲"发现者",在他"发现"美洲之前,已经有人类在那里定居了。美洲印地安人在哥伦布到来四个世纪前已经在那生活了数百年。本纪录片带领观众走进一个与历...

by:德克听书

哥伦布传

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生活过,相信地圆说,认为可以从欧洲出发一路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哥伦布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

by:化学那些事

哥伦布传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Colombo),1450/1451年秋天-1506年5月20日)...

by:彭城观月

西班牙-哥伦布广场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亲爱的游客朋友,在马德里有不少的广场,今天我将带您游览著名的哥伦布广场。来马德里,一定不要错过这座哥伦布广场!...

by:恋景旅行APP

我发现哥伦布了 | 亲子共听 历史上的哥伦布

作者:【美国】罗伯特·罗素故事介绍:《我发现哥伦布了》通过一只鹦鹉讲述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故事。奥雷里欧是一只足智多谋的鹦鹉,一次偶然的机会,哥伦布与它结识,...

by:中国妇女出版社

西班牙-哥伦布纪念碑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好,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哥伦布纪念碑。哥伦布纪念碑位于靠近巴塞罗那港口的兰布拉大街尽头,是1886年为了...

by:恋景旅行APP

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

新开的专辑,注意!!本专辑过为搞笑,请勿喝水后收听

by:机枪兵小李_wj

大航海家哥伦布/疯肚演播

专辑简介:本专辑献给所有热爱生活、拥有梦想并能持续追逐,永不放弃的人。你的梦想或许是航天、航海或飞向遥远的太空,但凡你有梦想,就要努力实现它。就像哥伦布,他的梦...

by:疯肚

哥伦布|世界名人非常之路

【内容简介】主要收录了面临生死考验、流落到葡萄牙、大航海序幕、同莫妮兹结为伉俪、首次提出地圆说、提出“西航”想法、逃难到西班牙、得到真心的帮助、西班牙的希望、国...

by:维鱼文化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