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怎样结下怨敌的

2022-10-01 16:17:3606:44 40
声音简介

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攻打韩国,不为别的,只为一介书生---韩非。

韩非何许人也?

今天我们都称韩非为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法家成就最高的人。他虽然没有老子、孔子出名。但在战国时期,他却是一个可以改变历史的人。

据史书记载,韩非是韩国的宗族公子,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诸侯争霸、战乱连绵的空前动荡战国时期,韩非目睹了韩国屡次败于秦国,损兵削地,国势日衰,便多次上书韩王,希望韩王变法图强,但韩王均不采纳他的建议。

悲愤之下,他一口气写了《孤愤》、《五蠹》、《说难》、《内外储说》、《说林》等十余万言的著作。

韩非子的著书传到了秦国,这下不得了,秦王嬴政正在寻求一统天下的法宝,看了韩非子的书,爱不释手,并说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我要是能够见到那个人并且和他交往,死了也不遗憾呀。于是就有了前面我们看到的伐兵攻打韩国只为抢一人的战争。

韩非到了秦国,取得了秦王的信任,便上书秦王,劝说秦王用战争称霸诸侯、兼并天下。并提出战争是大国存亡的关键。秦国赏罚严明,兵率勇猛,地形便利要害,天下各国都比不上。但是四周邻近的诸侯还不归附,霸王的功名还无法成就。其原因就在于秦国的谋臣没有尽忠,并揭发秦王的宠臣姚贾私交诸侯等等。

这就为韩非与秦王的诸位谋臣不和埋下了种子。

后来,韩非子又上书《存韩》的建议,即劝说秦王伐赵国而暂时保存韩国。他说:“韩国作为秦国的小弟已经三十多年了,秦国只要出兵其他国家,韩国总是跟随在后面,所以,韩国和天下各国都结下仇怨,而利益则归于强大的秦国。而且韩国向秦国入贡尽职,与秦国的郡县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秦国攻打韩国,那韩国背叛秦国,魏国就会响应,赵国就会依据齐国作为后盾来与秦国对抗,如果这样的话,就等于用韩国、魏国去资助赵国,凭借齐国的后盾来巩固合纵联盟,若以这样的态势来和赵国争胜负,就是赵国的福气秦国的灾祸了。”

韩非的《存韩》上书洋洋洒洒,论证有据。秦王嬴政看了以后,下发给大臣李斯看。

李斯是谁呢?

当年与韩非子共学于荀子,即都是荀子的学生,他与韩非是同学,李斯自己也认为,能力不如韩非。

当他看到韩非的《存韩》上书后,自然不认同韩非的观点。他认为秦国身边有韩国存在,就像人的心腹有大病灶一样,如果秦国专注于齐国和赵国,那么韩国就一定会成为秦国的心腹之病而发作。

李斯大胆谗言,韩非到秦国来,未必不是韩国的奸细。韩非能言善辩且擅长以文辞掩饰欺诈的计谋,以便在秦国捞取好处,而为了韩国的利益来窥视秦王。如果秦国和韩国的交往亲密,那么韩非就重要了,《存韩》的建议是有利于韩非自己的打算。

李斯还说,韩非的言辞华丽,惑乱人心,很担心秦王被韩非华丽的言辞所迷惑而顺从了他从秦国捞取好处的野心,因而不详细考察事情的真实情形。

秦王将信将疑,于是派李斯出使韩国,李斯到了韩国,根本没有见到韩王。他更是心生不满。于是信书韩王,列举了历史上韩国背叛秦国的累累劣迹,对韩王说:“见不到韩王,恐怕还是您身边的大臣又在沿袭从前背叛秦国的计策,而使韩国又有失去土地的祸患了。“李斯给韩王的信,咄咄逼人。

经此几番较量,韩非就没有好下场了。

李斯和姚贾二人向秦王进谗言,诬陷韩非是韩国的奸细,“终为韩不为秦也。” 始终为韩国着想,而不是秦国着想。建议找个借口“诛之”杀了他。

秦王受蒙蔽,下令将韩非治罪。韩非本来想向秦王解释,但是没有得见。

李斯派人跟韩非送去毒药,逼迫韩非自杀。不久,秦王悔悟回过神来,派人去救韩非,但韩非已死于狱中。

史书记载,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有口吃,不会说话,而善于著书。他的学说先不被韩王重视,秦王看了他的著书,愿意发动一场战场来抢夺他,足见他的著书思想与秦王有多契合。但到了秦国,相见还不如想念,韩非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口吃不善言辞,是不是一个原因呢?开玩笑吧。

或许并非开玩笑。

 好在,韩非子的著书流传了下来,成了文化瑰宝。他提出的治理国家是要讲法制的,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法治就是规则,所有人都要遵守。这些,一直到现在都让我们受益无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大鱼游山河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by:YD工作室

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

by:儒释道传统文化

韩非子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为韩非对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

by:zhyh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by:故磊溪边

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

by:华羽苑菁

韩非子

韩非先生,赢政受教

by:正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