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山鹰”翔

2024-01-10 17:16:4903:40 591
声音简介

那时,只要听到连南民族歌舞团,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这支活跃在粤北瑶区的“红色文艺轻骑兵”,除了给百姓送来欢乐,同时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任务,带来党和国家对瑶汉人民的关怀。我的父辈告诉我:这是一支战斗在瑶山的“红色山鹰”。  1976年10月的某一天,连南民族歌舞团的德叔带着一名风度翩翩的英俊男子和一位长发飘飘的女子,来到连南民族中学高一(1)班的课室。班主任陈龙佑老师点了我的名,让我站起来。他们来到我的身旁,上下打量了一番,就把我带到学校办公室,用尺子在我身上量来量去,又让我踢踢腿、蹦蹦跳,我一脸茫然。校办陈主任告诉我说:“这是广东舞蹈学校来招生。”我从此踏入艺术殿堂。  1972年连南民族歌舞团小分队到小龙林场哨所为驻守民兵演出 (作者供图)经过五年专业艺术学校的培养,1981年7月,我毕业了,分配到家乡连南民族歌舞团工作。报到的第一天,团长张景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是第一个舞蹈专业院校毕业的瑶族学生。欢迎你回到家乡工作,希望你用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好好报效祖国、报效家乡,努力工作。”  我谨记团长的教诲,从此每天起早贪黑,带学员练功,帮演员上课,排练节目,学习采茶戏、表演唱、小组唱、魔术等,跟着前辈黄海耳、凌璇、范秀炎、刘海燕、彭彩彤、朱平忠等老师深入瑶山采风,学习作品创作……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专多能的又红又专的演员。工作第二年,组织就让我挑起重担,担任了连南民族歌舞团副团长一职。  回想起在连南民族歌舞团的工作经历,我最难忘的是下乡为乡民演出。  记得那时,上级要求我们团每年有80场下乡深入到公社、乡村的演出任务。瑶寨一般都在高寒山区,演出任务只能在夏季完成。我毕业回乡工作时,刚好是夏季,团里开会明确了我们下乡演出的任务:演出同时也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任务。  两个小分队下乡,我被分配到第一小分队。老团员对我们这些新演员进行下乡前培训,如何打背包,要准备席子、毛被、蚊帐、生活用品、常备药品,还要带上自己的演出服和演出小道具。他们还告诉我们,下乡演出要长期在山区爬山涉水,不能带水桶、脸盆洗澡,只能到晚上演出结束后,趁天黑,脱光衣服跳下小河、小溪里完成。听得我目瞪口呆,“红色轻骑兵”的演出竟是如此艰辛……  我们第一小分队的第一场演出是在三排公社牛头岭大队。我们提前一天搭乘公共汽车到三排公社招待所住了一晚,公社派人去通知大队部,大队部便派年轻力壮的阿贵到公社帮忙挑演出器材、发电机等上山(当时没有电、没有通信电话、没有通路)。第二天一早,我们跟着阿贵一起,爬过弯弯曲曲的山路,走了近三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一个小盆地(瑶族人称之为田洞),中间一个约五亩地的晒谷场,旁边一座夯土建筑的二层楼房就是大队部了。我们就在这里演出和住宿。  午餐是大队部派人拿了些米为我们煮的白米饭,妇女主任到自家菜园摘了些苦麦菜给我们做下饭菜,一饭一菜,就是我们一天的伙食。下午我们就忙着在晒谷场打木桩,支起大幕,挂起大白炽灯,搭起我们的舞台。因为瑶族群众居住地较散,来看演出要等他们收工后才能前来,所以我们的演出时间定在晚上九点。  入夜八点左右,我化好妆走出大队部,抬头环顾四周,只见高山上一闪一闪的火光,组成一条条“火龙”,从天而降,最后聚集到晒谷场。到处欢声笑语,快乐无比,此情此景,着实让我感动,更感到作为一名演员的使命光荣。当晚,我尽己所能地倾情演出。两小时的演出结束后,村民依依不舍地点燃火把,照亮回家的路。  欢声笑语的场面,顷刻静谧下来。我站在晒谷场的中央,望着点点火光渐渐消失在大山里。一阵山风拂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树木的清香。抬头仰望满天星光,月亮如玉盘般,耳旁还有山间的虫鸣声不断,我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与身旁飞舞的萤火虫一起快乐旋转……我庆幸,自己终于也成为一只“红色山鹰”,在大山里翱翔。

来源 | 羊城晚报 

主播 | 郑紫薇

编辑 | 郑宗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山菊花丨红色经典

【作品简介】《苦菜花》被普遍称之为中国版的高尔基《母亲》。小说以敌后抗日根据地复杂的残酷斗争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善良而又勇敢的革命母亲的形象。《迎春花》主要讲述...

by:山东文艺出版社

红色文化丨沈阳红色记忆

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沈阳地区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通过重点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沈阳开展革命工作的光辉历程,生动描绘了沈阳人民在黑暗中奋起的壮丽篇章,充分体现了...

by:沈阳出版社

盘山鹰

旧时候,土匪有四梁八柱,头一梁叫“托天梁”,是绺子里的师爷。因为师爷的胸口都纹着苍鹰,所以师爷也叫盘山鹰。盘山鹰,非僧非道,却能辨阴阳,通鬼神,占卜吉凶;非仙...

by:小川说书

佤山1934|长篇红色获奖小说

这是一部以1934年云南西南边疆班洪、班老地区佤族英雄儿女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抗击英帝国主义侵略,卫边护矿的“班洪事件”作为背景的出版小说。“班洪事件”不仅是沧源...

by:宽雨有声读书会

井冈山红色故事系列

各位听友,大家好,我叫陆建英,是井冈山市茨坪镇茨坪村人。作为茨坪村村民,同时又是红军烈士后代的我,总有一种责任感,总想把当年那段峥嵘岁月以及井冈山斗争时期井冈山...

by:井冈陆姐

铭记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本节目是1074交通台的王牌旅行节目《1074旅行密码》的子栏目。广西不仅有闻名天下的山水风光,也有着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而首府南宁是红豆的故乡,更是一座历史悠...

by:1074交通台

雏鹰翱翔

蓝天!我梦中的地方!

by:有声墨玉

红色歌曲 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歌曲。藏族民歌,由马倬编词曲。常留柱原唱,著名翻唱者有雍西、韩红等。《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民风的歌曲,据说其原曲是一支古老的酒歌,...

by:珠珠雯

声音主播

7.9万238.7万

简介:羊城晚报创刊于1957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办起的第一张大型综合性晚报,是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省级党报,深耕岭南,辐射全国至海外,曾有百万级发行量。2003年羊城晚报位列全球日报发行量20强。如今,羊城晚报已经发展成为集报纸、网站、客户端为一体的全媒体传播平台,2020年融合传播力指数综合得分在所有省级报纸中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