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讲的奖惩权力为什么要在君王那里?

2022-10-15 16:21:0103:46 23
声音简介

公元前481年,田成子(又名田恒,田常)发动政变,杀死了阚止和齐简公,拥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就是齐平公。之后,田恒独揽齐国大权,他的封邑远大于齐平公直辖的地区。这就是《庄子·胠箧》记载的田成子盗取齐国的事。

韩非子说,田成子之所以能盗取齐国,是因为当时君王齐简公把奖赏的权柄交给了他。

田成子从齐简公君主那里求得爵禄而赏赐给群臣,采用小斗斛进大斗斛出的办法向百姓施行恩惠,这样齐简公就失去了奖赏这一权柄而田常却使用了它,所以齐简公就被田常攻杀了。

无独与偶,当年宋国的重臣子罕对宋桓侯说:“奖励赏赐,是老百姓所喜爱的,君主您自己施行;杀戮刑罚,是老百姓所厌恶的,下臣我请求来掌管。” 子罕以前只是掌握经济大权,而当刑法大权归于其手,宋国国君宋桓侯直接被架空,直至被劫杀。

所以,韩非子说,君主靠的就是用奖赏和刑罚这两个权柄来制服臣下,如果统驭臣下的君主舍弃了奖赏和刑罚这两个权柄而让臣下来使用它,那么君主就反会被臣下制服了。

如果当今做臣下的统摄了奖赏和刑罚的大权,那么君主的危险就比齐简公、宋桓侯还要严重。

韩非子说,圣明的君主所用来控制他的臣下的工具,只是两个权柄而已。这两个权柄,就是刑和德。什么叫刑和德呢?他说:杀戮就叫做刑,奖赏就叫做德。

做人臣的害怕刑罚而想从奖赏获利,因此君主独自使用刑罚和奖赏,那么群臣就畏惧君主的威势而趋向君主奖赏的利诱。

可是,世上的奸臣却不是这样,他们对自己所讨厌的人,就能从君主那里窃取刑罚而治他的罪;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他们又能从君主那里窃取奖赏而赏赐给他。如果君主不能使赏罚的威势和权力从自己手中发出,听由他的大臣窃取自己的权柄而施行自己的赏罚,那么整个国家的人就都害怕奸臣而轻视君主,投靠奸臣而背离君主。这就是君主失去了刑德二柄的祸患。

韩非子进而打了个比喻,君王的这两个权柄,就如老虎的爪牙。老虎之所以能制服狗的原因,在于虎有锋利的爪牙,假如让虎去掉锋利的爪牙而让狗来用它,那么虎就反而要被狗制服了。

奖惩奖惩,这两个权柄,韩非子分析如何应用,很透彻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

《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斯坦福大学著名组织行为学教授杰弗瑞·菲佛集30多年经验之大成,将组织中的潜规则转变成可以研究的显规则。在你获取权力的道路上,有三...

by:Cplusfun

韩非子大讲堂|韩非子|法家

【内容简介】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思想异常开放活跃。在这段并不算太长的时间里,涌现了老子、孔子、墨子...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大鱼游山河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by:YD工作室

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

by:儒释道传统文化

韩非子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为韩非对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

by:zhyh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by:故磊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