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虐待?怎么办?

2023-05-08 14:16:5709:21 1553
声音简介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独家播出


主播:许诺

书目:《治愈隐性虐待:从心理虐待中康复的六阶段之旅》

作者:美国心理学家、临床社会工作者香农·托马斯


节目文稿:

我们都肯定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就是当一系列负向经历降临到你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会让你陷入对自己的怀疑,直到用一些事实去印证结论——我真的不行。

例如,我们认真地工作,努力地作出上级想要的方案,给出让对方满意的工作结果。

但是,上级似乎永远不满意,在工作时间内把活儿干完了按时下班,他说你没有集体意识,大家都加班你为什么先走;你和大家一起加班,他说你工作效率低;你作出一个方案,所有人都赞不绝口,他告诉你,PPT做得很差;你把PPT做得更出色,他告诉你,花里胡哨的东西没什么内涵。

这样的事情,总让你感到很苦恼。你本能地感觉到哪里出了问题,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和朋友诉说,虽然朋友安慰你,但你明显感觉到对方言语里露出的不耐烦与敷衍:这些事情太小了,小的不值得一提。是啊,这些事情太细小太琐碎,它们既不是严苛的言语攻击,也不是实质性的身体伤害。你也会扪心自问: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是不是自己太玻璃心了?

不过,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你可能遇到了有毒的人

作者告诉我们,看似不起眼的话语和行为可能是隐性虐待,他们隐匿在人群之中,给别人造成莫大的痛苦。

什么是隐性虐待呢?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逃离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解释一些隐性虐待,隐性虐待也叫“心理虐待”,因为伤痕、残缺和坑洞都隐藏在受害者的内心,并且操纵着他们的生活。施虐者的虐待行为伪装得如此之好,以至于受害者因此而受到的危害常常被忽视。更重要的是,遭受过心理虐待的人很难清楚地描述自己受到的伤害,治愈和康复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和一个人之间是正常的关系,还是病态的关系?

正常关系和虐待关系的区别在于,正常关系中的冲突不会使其中一方长期遭受孤立,也不会导致亲密关系恶化,不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生活中的某些关键领域需要调整和修复。

在正常的关系中,双方处于平等的状态,病态的关系是一方绝对压制另一方。正常的关系是彼此有起有落,不会总是由一方控场。病态的关系是一方总想控制对方,这种控制可能是明晃晃的要挟或攻击,也可能是暗搓搓的影响或诱导。我们要敏锐发现身边的这三类有毒人群:

一、自恋型人格障碍者

这类人认为自己最重要,全世界都应该围绕着自己转;幻想自己拥有完全的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认为自己最特别,只能跟其他特殊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交往;要求不停被夸赞,不是妒忌别人,就是认为别人在嫉妒自己。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

这类人冲动鲁莽,不顾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性格易激惹,动不动就斗殴或者攻击。他们不负责任,不能遵守与合法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做过的事情从不懊悔,总认为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是有道理的。

三、精神病态者

又叫“病态人格,变态人格”。精神病态者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具有共通之处,他们普遍缺乏共情能力,没有界限感,很难与他人建立真实的依恋关系,只能构建充满欺骗的人际关系,行为更充满破坏性。

三类人群的共同特征是:

1. 缺乏自知力,有全能感与夸大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

2. 缺乏界限感,无法遵守双方设定的界限;

3. 缺乏共情力,体会不到对方的感受,或者丝毫不在意对方的感受;

4. 缺乏反思力,自己总是对的,错的总是别人。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不一定做出十恶不赦的行为。这三类人群可能表现得像正常人一样,甚至取得杰出的社会成就。不过,只有和他们长期、近距离接触的人们,才会发现他们的真实面目。

那么我们如何从与他们的痛苦交往经历中挣脱出来?

在这种隐性虐待关系中,存在着两方:一类是施虐者,在这里特指自恋者、反社会者以及精神病态者;另一类是幸存者,在这里特指与这三类有毒人群共同生活的人。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人持有幸存者与施虐者存在共生关系的错误观念,认为幸存者离不开施虐者,一旦离开,根本无法独立生活。不过,真正的事实是,幸存者长期生活在有害的人际环境之中,他们的核心人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丧失了自我调适的能力。

作者指出幸存者一般要经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绝望。

在这一阶段,幸存者的感受是非常痛苦的。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与自我厌恶,幸存者看不到施虐者所做的隐性虐待,而是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该改变的是自己。在这一阶段,幸存者需要慢慢甄别施虐者的谎言,不要过度压抑自己的愤怒,不要期待一蹴而就的改变。

第二阶段是学习。

首先要学习的内容是施虐者怎样操纵人心。作者列举了六种隐形攻击方式。比如,煤气灯操纵、恶意宣传、飞猴、自恋攻击、间歇性强化以及理想化、贬值与抛弃阶段等。通过这些手段,施虐者降低幸存者的自我意识,推卸自己的责任,搭建排斥同盟

第三阶段是清醒。

幸存者开始意识到自己经历了什么,开始认识到谁才是目前问题的罪魁祸首。但是,这种清醒的认识可能出现反复,上一秒他还在指责施虐者,下一秒他就为想念施虐者而哭泣。不过,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开始慢慢恢复。他们开始思考,也开始愿意参与互助群体,一起共度难关。

第四阶段是界限。

这个阶段的核心是设限。幸存者拉开情感距离,期待康复与获得新生。在这个过程中,幸存者可以减少实质接触,比如限制接触时间、减少接触次数、延迟回复电话等,也可以保持情感距离。

第五阶段是恢复。

这个阶段的核心是恢复正常的生活。幸存者要重拾对生活的希望,不能让有毒的人一直破坏你的生活。打破旧秩序的方式是接受新鲜的事物,你可以享受假期,增加储蓄,恢复身体与情绪健康,等等。

第六阶段是维持。

正常的生活秩序,让幸存者感觉良好。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不要走上老路。人都是健忘的:当最艰难的日子过去之后,你往往想起的不是施虐者的种种坏处,而是想起与施虐者相处时那些短暂的美好时光。这很容易让你走回受虐的老路,周而复始地陷入到受虐的怪圈。因此,你要给自己建立一个充满希望的目标,把眼光放在未来的生活上,而不是回头看那些你已经越过的荆棘。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治愈隐性虐待

从心理虐待中康复的六阶段之旅

by:幸运小射星

治愈隐性虐待

在关系中,你知道有一些地方没对,但是不确定哪里没对,那一起来看看,就是问题在哪里

by:法净lilac

治愈隐性虐待:从心理虐待中康复的六阶段之旅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心理虐待也被称作“隐性虐待”,因为伤痕、残缺和坑洞都隐藏在受害者的内心,并且操纵着他们的生...

by:人民邮电_电子书

治愈精神虐待

1.解析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机制;2.复盘自恋型虐待的心理过程;3.为自恋型虐待幸存者提供心理支持;4.从断联到疗愈全程指导。

by:安娜说520

治愈隐形虐待

心理虐待,也被称作“隐形虐待”,因为伤痕、残缺和坑洞都隐藏在受害者的内心,并且操纵着他们的生活,施虐者的虐待行为伪装的如此之好,以至于受害者到的危害常常被忽视,...

by:易志遥

怎么办

一八六一年农奴“解放”骗局破产后,沙俄的广泛人民革命运动迫在眉睫,平民知识分子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天下为己任,直面现实,勇敢乐观探索未来的道路~

by:龙袍角带

小孩厌学怎么办 叛逆厌学怎么办

家庭情况不好,父母之间老是吵架或者动手打架,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叛逆。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父母老是以工作很忙为借口,很少跟孩子相处。或者是父母...

by:青春叛逆期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