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之前的记忆:不记得的,恰恰是最重要的

2023-05-08 14:16:4708:30 1672
声音简介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独家播出


主播:许诺

书目:《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

作者: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威廉



节目文稿:


这是一本系统介绍依恋理论,以及如何将依恋理论应用于心理治疗实践的书。

今天的节目我们就幼儿期的记忆这一内容里分享一下作者的观点。

为什么你不记得三岁之前的事情?当说记得是指能用语言叙述,是有情节的回忆。这类的记忆主要由大脑中海马负责。

大脑在海马的协助下记录下来的记忆才是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这些记忆里面是有人物、时间、地点的,是可以诉说的记忆。

但是,海马在生命的第二年或第三年才开始发挥功能,所以,因为人的大脑功能的局限性,我们当然就回忆不起来3岁之前的事情。

另一方面,从语言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到了快三岁时,才能够流畅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要用语言来表达三岁前的记忆是很困难的。

那么三岁之前是不是就没有记忆呢?

下面我们详细来说一说。

除了海马之外,大脑中还有一个负责记忆的器官,那就是杏仁核。杏仁核在人出生时就已经发育成熟,它记录的是人的内在世界的各种感觉和情绪,包括各种内脏器官(心脏、肺以及肠道等)带来的感觉,以及你所经历过的事情留给你的感受。

杏仁核在人出生时就开始发挥作用,意味着——孩子出生之后,不会说话,但是他/她对这个世界将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这些无意识的记忆是不出来的,但是它确实存在。

三岁之前,我们记得的是我们对那些经历过的事情的各种感受和情绪。

这些情绪和感受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关于我是谁的知识,就是对自己的基本感受。比如:自己是可爱/不可爱的,是快乐/不快乐的,身体是舒服的/不舒服的等等。

还有一类是关于与他人一起相处和自己相处的模式。这个模式会很大程度上会沿袭父母与其他人和他们自己的相处模式。

这个阶段,不出来,只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这些知识奠定了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与他人、与自己相处的基础,意味着我们每天自动就形成了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从这个角度上讲,三岁看大是真的。

那这样的话,对孩子的养育有什么启示呢?

1.想让孩子有不同的命运,先改变自己

孩子出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想办法让自己活下来。这是生物本能。那么,要活下来最主要的就是要适应养育着的行为模式,要最大程度上争取养育着最好的照顾。所以,孩子会调动所有的力气去模仿父母,像父母一样看待周围的世界,与父母的行为模式一致。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父母,除了像父母,没别的选择。

因此,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变得更好,首先是自己变了,孩子才能有变化。

这对于成年之前的孩子来说尤其明显,但并不是绝对的。人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可能会一些意外事件或重要他人,让他们有所改变,但是,这只能看运气。

2.会表达的孩子,情绪调节能力更好。

杏仁核激起的人的情绪反应往往是失控、过度的。海马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情绪进行微调,让情绪反应更适合当时的情况。

举个例子:在海马没有发育或者丧失功能的时候,人看到蜷缩在小路上的蛇和蜷缩在动物园玻璃后的蛇会是一样害怕的反应,但是海马功能良好的人,就可以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区分,人就会知道是没有必要害怕动物园里关着的蛇。

所以在调节情绪的时候,海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海马的功能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各种体验。

一个能够将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的人,意味着: 他对自己的感受是不带批判性的;他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对周围事物和他自己的感受;他不会长时间地陷入到某种情绪中;他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检视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具有反省自己的能力.........

情绪调节正是能意识到并接受自己的所有的感受,然后用反省功能分析感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再去指导行为。

一个能将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的人完全具备这三项能力。 所以,会表达的孩子,自然情绪调节能力就更好。

3.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感受,比什么都重要

三岁的孩子喊叫着:妈妈,我恨你!有些妈妈就会觉得好委屈,然后指责孩子,你凭什么恨我,我天天伺候你吃饭、穿衣……我付出了这么多,你居然这么说,你有没有良心……”

自然,孩子以后就不会,或者很少说恨妈妈了;或者,他会转而说很喜欢妈妈;再或者,会转一个很大的弯,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妈妈是好的……

人很聪明,总会想各种方法达成自己的目的。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意识层面上,他是肯定不会有恨妈妈的感觉了。但是,孩子并不是被妈妈说服了,而是他意识到这么说会危害到跟妈妈的关系,所以将这种感受排除在自己的觉知之外。

这种恨妈妈的感受就成了无意识的想法。连孩子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有恨妈妈这个想法。

因为这个想法没有被接受,也就失去了理解、处理的机会。所以,这个想法并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会通过他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呈现出来。

很可能他会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重复跟妈妈的模式。比如,他觉得他是喜欢朋友的,也对对方很好,但是对方就是觉得讨厌他。

那些不被接纳的感受、想法、体验,正是以这样莫名其妙的方式影响人们的。

要打破这个模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你足够信任这个朋友,能接受他的观点,二是这个朋友的观察足够准确。 这个过程只能发生在足够安全的关系里。

一个人遇上一个好人,他对自己的感受,与自己、他人相处的方式会发生变化,将会变得更好。但是,这个真的看运气。 

如果这个妈妈能在孩子说恨你的时候,就帮孩子理解、处理这种感受,尝试去接受孩子的恨,理解他说这个话的原因。就省去了后面的麻烦。

如果作为父母,能够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足够宽容的接纳能力,将会从根本上减少孩子以后在自我认识、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麻烦。

尽力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这是一个什么时候做都不晚的事情。因为人和自己以及他人的相处模式在小时候已基本定型,但是这个模式是灵活的,可以调整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小兔儿娜塔莎

无意识体验

小兔儿娜塔莎

有些地方还挺深奥的,还不太明白😉

猜你喜欢
拿不走的记忆

音乐黑马震撼视听走进灵魂歌手音乐记忆精雕细琢打造记忆终极幻想脑内大战一触即发!迪玛希Dimash「《记忆大师》铭心版主题曲」《拿不走的记忆》迪玛希首次...

by:华语音乐

决策之前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文丛系《新华日报》2017年1月创办“思想周刊”一年来其新论、政声、...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枯萎之前

虐恋第一人称,狗血

by:左左Panda_FLOW

日落之前

《日落之前》该曲创作背景源于作者的一段情感经历。当曾经深爱的人最终没能走在一起,在某个时间,走在那些曾经一起走过的地点,总会让人想起从前的美好,却满是遗憾。她曾...

by:华语音乐

赴宴之前

毛姆不善言词,喜欢静静在旁观察人。他能看进一个人的眼睛里、心里,看穿你的不安、你的虚伪、你的小家子气、你的贪婪。惊人的是,你读着这些看似在写他人的故事时,内心却...

by:联合读创书院

最初之前

《最初之前》是一部由青年作家张皓宸于2019年创作的重磅长篇小说。讲述男主张一寻回到过去,与曾经的遗憾对话,却发现关于时间线索的背后,还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与救赎。

by:涓涓流水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