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讲,君王有“十大过”(十)

2022-10-16 03:43:1803:50 22
声音简介

韩非子讲君王十大过之九是“内不量力,外恃诸侯,则削国之患也。” 在国内不量力而行,在国外仰仗其他诸侯国,就是国家被削弱的祸患。

从前秦国进攻韩国的宜阳,韩国很着急。

韩宣惠王的大臣公仲朋对他说:“楚国这个盟国不可靠,还不如通过张仪跟秦国讲和。借这个机会用一座有名的城市贿赂秦国而向南一起讨伐楚国,这样就解除了秦国的祸患而把祸患转移到了楚国。”韩宣惠王:“好主意。”

公仲朋领命准备出使秦国,与秦国讲和。

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恐惧,召来他的谋臣,著名的纵横家陈轸,对他说:“韩国公仲朋准备西行与秦国讲和,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陈轸说:“秦国得到韩国的一座城市,驱使它的精锐部队,秦国、韩国联结一体而往南向楚国开来,这是秦王在宗庙祭祀中所祈求的东西,它一定会成为楚国的危害。大王您赶快派遣可靠的使臣,多给他一些车马,准备贵重的礼物,用来奉送韩国,对韩国说:‘我的楚国虽然很小,已发动了全部士兵准备来帮助你们,希望贵国向秦国表明你不屈的决心。为此希望贵国派使者来敝国境内,考察楚国发动士兵的情况。”

韩国的使者来到楚国,楚怀王因此便调动车马军队陈列在通往韩国的路上,对韩国的使者说:“请报告韩国国君,就说楚国的军队现在就要进入韩国境内了。”

使者回韩国报告给韩宣惠王,韩宣惠王非常高兴,制止住公仲朋到秦国讲和。

公仲朋说:“不行。以实际行动危害我国的,是秦国;从名义上发兵救援我国的,是楚国。听信楚国的空话而轻视秦国的实际祸害,这是危害国家的根源。”

韩宣惠王不接受他的劝告。公仲朋气愤地回去了,十天没有上朝。

公元前308年,秦国名将甘茂率军攻打宜阳(宜阳是韩国西部屏障,与东、西周一起成为秦东进的障碍),起初秦军并不顺利,但甘茂将军将个人钱财全部用于公赏,重赏之下,一鼓作气,终于拔掉宜阳。共斩首韩军6万。

整个战事历经5个月,其间,韩宣惠王不断派使者到楚国催促派兵,去楚国催促的使臣,络绎不绝,彼此相望,但楚军最终也没有来到宜阳。

宜阳之战以后,秦国的疆域扩展到了中原,宜阳成为秦国东扩的桥头堡,从此以后,山东六国转入战略防守阶段,直至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讲,宜阳之战也成了秦统一六国的里程碑。

而韩国呢,失去宜阳后其国土被分割为三段(韩国有上党(今山西南部)、南阳(今济源、焦作)、新郑三地,失去宜阳,即失去联结三地的枢纽),从此国力大衰。

所以说:在国内不量力而行,在国外依靠别的诸侯国,就是国家疆域被削弱的祸患。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韩非子大讲堂|韩非子|法家

【内容简介】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思想异常开放活跃。在这段并不算太长的时间里,涌现了老子、孔子、墨子...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大鱼游山河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by:YD工作室

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

by:儒释道传统文化

韩非子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为韩非对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

by:zhyh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by:故磊溪边

韩非子

韩非子所原者三,曰法,曰术,曰势。法者,以水之平、廌触不直者去之,王臣之罗网也。二柄者,赏罚也;为人主者,二柄不可与人,否则若太阿倒持焉。术者,以若渊不测之心,...

by:CV夜阑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