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讲明白了君王是怎样被重臣蒙蔽的

2022-10-21 16:56:4002:57 52
声音简介

韩非子写了一篇文章《孤愤》,把他作为一个推行法治的“智法之士”的孤特之势与悲愤心情写得淋淋尽致。其中也写了一些“当涂之人”即掌权者如何控制国家大权与控制君王的。

韩非子在文章中说,一般臣子遵循法令去办事,依照法律而履行职责不能称为控制大权的人。 “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控制国家大权的人,无视国家法令而擅自作为,破坏国家法律以谋取私利,耗费国家财富而便利私家,他的势力能够控制国君,这就是所谓控制国家大权的人。

他说,通晓法术即以法治的人明察秋毫,如果君王听信并任用他们,他们将洞察那些控制国家大权者的阴谋奸术;能推行法治的人刚劲正直,如果听信并任用他们,他们将纠察惩办控制国家大权者的不法行为。所以通晓法术的人被任用,那么尊贵弄权的大臣一定为法制所不容。因此通晓法术的人与当道掌权者,是势不两立的仇敌。

韩非子进而说,那些当道掌权的,有四种辅助的势力围绕他,君王很难不受蒙蔽。

当道掌权者控制国家的大权,那么国内外的势力就都要为他们所用。因此诸侯不依靠他们,那事情就不会被答应,所以其他诸侯国就要为他们唱赞歌;朝中百官不凭借他们,自己的功业就无法进献给君主,所以群臣人人都要为他们使用;郎中这些君主的侍从如果不依靠他们就不能靠近君主,所以君主身边的人都要为他们隐瞒罪行;治学术的不依靠他们,就会收入微薄地位低下,所以这些做学问的人就为他们吹捧。这四种辅助势力,是奷邪之臣所用来粉饰自己的手段。

控制国家大权的人不能够忠于君主而举荐法术之士,君主不可能超过奸臣的四种辅助势力而洞察所有臣子,所以,君主就越来越被蒙蔽而大臣就日益控制住国家的大权。

所以,君王容易受到重臣的蒙蔽。纵使君王调查研究,也不一定能了解到真实。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白话《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by:听友272815673

韩非子白话经典

战国末期,中国社会面临着一次重大的转型。各主要学派都在自己的学说理论上作出了反映。当时影响深远的,除了儒、道二家之外,以韩非、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在...

by:jiulong777

《韩非子》白话版

韓非子全集(白話文),共55章。韩非,约公元前280年至公元前233年,是韩国公子,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出生于韩国都城新郑(今中...

by:先秦诸子爱好者

翊文讲明朝

明朝那些事儿

by:翊文同学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大鱼游山河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by:YD工作室

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

by:儒释道传统文化